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6918)
2022(5745)
2021(5147)
2020(4249)
2019(9065)
2018(8703)
2017(16163)
2016(8975)
2015(9582)
2014(8935)
2013(8854)
2012(8059)
2011(7272)
2010(7055)
2009(6134)
2008(6086)
2007(5051)
2006(4331)
2005(3500)
作者
(30001)
(25326)
(25086)
(23580)
(16007)
(12459)
(10954)
(9900)
(9605)
(8850)
(8711)
(8313)
(8261)
(8114)
(7987)
(7814)
(7601)
(7483)
(7264)
(7229)
(6639)
(6322)
(6029)
(5814)
(5668)
(5590)
(5526)
(5349)
(5220)
(5198)
学科
(32549)
经济(32514)
(24731)
管理(23447)
(17842)
企业(17842)
方法(15707)
数学(14350)
数学方法(14244)
(10935)
(10132)
(8519)
(7953)
贸易(7952)
中国(7762)
(7761)
农业(7680)
业经(7558)
技术(6105)
环境(6007)
(5310)
(5289)
财务(5288)
财务管理(5284)
地方(5156)
企业财务(5043)
产业(4804)
(4613)
(4464)
(4437)
机构
大学(128483)
学院(128082)
(50369)
经济(49553)
研究(48698)
管理(46485)
理学(41610)
理学院(41062)
管理学(40201)
管理学院(40010)
(38096)
科学(35550)
中国(34242)
农业(30991)
业大(29700)
(27168)
(27033)
研究所(25715)
中心(21661)
农业大学(20891)
(20260)
(18355)
(17245)
(17174)
财经(17093)
科学院(16876)
(16687)
(16310)
北京(15948)
(15815)
基金
项目(100572)
科学(77801)
基金(74852)
(71497)
国家(70971)
研究(60977)
科学基金(58294)
自然(41921)
自然科(40998)
自然科学(40981)
基金项目(40451)
自然科学基金(40297)
社会(40035)
(39202)
社会科(38061)
社会科学(38051)
(34371)
资助(29276)
教育(26758)
重点(23804)
计划(23090)
(21561)
编号(21236)
(21225)
(21108)
科技(21101)
科研(20543)
创新(20025)
(19972)
(18077)
期刊
(46389)
经济(46389)
学报(35117)
(33602)
研究(29963)
科学(27863)
大学(24532)
学学(24101)
农业(23441)
中国(21125)
管理(14487)
(14088)
(13474)
业大(11450)
农业大学(9613)
(8886)
经济研究(8783)
业经(8323)
财经(7907)
科技(7830)
技术(7770)
(7663)
金融(7663)
林业(7579)
资源(7523)
(6778)
中国农业(6669)
自然(6568)
问题(6550)
技术经济(5983)
共检索到171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慧  李树杏  杨占烈  何强  甘雨  张武汉  向关伦  孙平勇  舒服  邓华凤  
为了探讨水稻在覆膜直播和常规手栽2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干物质以及光合生产特征,以早熟型杂交籼稻安优136、香早优2017,迟熟型杂交籼稻金优785、Ⅱ优838这2种类型4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覆膜直播湿润栽培和常规手栽水作栽培2种种植模式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及叶面积、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在2种不同种植方式下主要生育期(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成熟期)单株茎干物质量、群体干物质量,以及各主要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单株叶、茎、鞘干物质的表观输出量、输出率、转化率均表现为覆膜直播高于常规手栽。迟熟型品种的干物质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霍中洋  姚义  张洪程  夏炎  倪晓诚  戴其根  许轲  魏海燕  
【目的】探讨播期对直播稻干物质生产特征和光合生产特征的影响。【方法】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具有代表性的4个水稻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对直播稻干物质的积累、分配、运转及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1)无论是从单茎还是群体来看,拔节、孕穗、抽穗、蜡熟和成熟期的干物重均随播期的推迟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愈加明显。(2)随着播期的推迟,播种期至拔节期和拔节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呈一定的上升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则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各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随播期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兴涛  张洪程  许轲  郭保卫  陈厚存  曹利强  戴其根  霍中洋  魏海燕  李明银  李桂云  吴中华  
【目的】研究能最大发挥水稻潜力的钵苗大穴摆栽规格与合理密度,探索水稻省工超高产栽培新途径。【方法】以超级稻品种武运粳24、南粳44为供试材料,采用新型3连孔、2连孔塑盘育秧,以常规单孔塑盘育秧为对照,分别设置5种不同移栽密度,研究钵苗新型摆栽生产潜力及合理密度配置。【结果】(1)3连孔、2连孔、单孔,分别栽插15×104hm-2、18×104hm-2、24×104hm-2穴产量最高,三者又以2连孔最高。(2)不同类型钵苗间,产量、成熟期干物重以及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阶段积累量、比例和群体生长率等均表现为:在较少基本苗栽培条件下(36×104hm-2)单孔>2连孔>3连孔,在中等基本苗条件下(7...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建国  张昊  李林  刘登望  万书波  王飞  卢山  郭峰  
为解决南方缺钙红壤旱地花生空壳问题,探明施钙与覆膜对花生干物质生产、熟相、产量构成及品质的影响,以大籽品种湘花2008和南方典型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缺钙红壤为材料,设置3个基施钙肥梯度(不施钙、施钙375 kg/hm~2、施钙750 kg/hm~2,分别标记为Ca0、Ca375、Ca750)和2种栽培方式(露地与覆膜栽培),采用土柱栽培,测定花生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SPAD值)、熟相、干物质、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提高了花生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干物质,而施钙更好地促进了生殖器官生长,提高收获指数,降低根冠比。其中,Ca750-OF、Ca750-PF生殖器官干物质比对照(Ca0-OF)增幅达74. 0%,94. 3%。增施钙肥,叶片净光合速率在苗期和花针期逐渐升高,但在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降低。露地栽培处理(OF)叶片SPAD值在苗期:Ca750> Ca375> Ca0; 2015年覆膜栽培(PF)叶片SPAD值在苗期、花针期、饱果期、成熟期中施钙处理高于不施钙(Ca0)。成熟期花生单株产量与SPAD值呈一元二次方程曲线关系(y=-0. 020x~2+1. 034x-1. 930,R~2=0. 308**),且极显著相关。Ca0处理生育后期贪青晚熟,植株不能正常衰老;随施钙量增加,花生熟相明显,叶色由青转黄,正常衰老、成熟,产量较高。施钙与覆膜栽培增加了单株总果数、饱果数,提高了出仁率、荚果饱满度、脂肪含量及油亚比,降低了烂果数、空果数、每千克果数,进而提高了荚果产量和改善了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俊  史亮亮  邱俊荣  蓝华生  詹愈忠  陈建清  刘雁飞  
以常规稻美香占和杂交稻天优99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均以比例为3∶5(B3施有机肥11 25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不施有机肥(B0)处理显著提高21.21%、27.97%,主要是由于有机肥和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水稻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树杏  郭慧  李敏  孙永健  马均  
以杂交籼稻品种冈优527为试材,于幼穗形成期设置短期轻度水分胁迫(Short and light water stress,SLS)、长期轻度水分胁迫(Long and light water stress,LLS)、短期重度水分胁迫(Short and heavy water stress,SHS)以及长期重度水分胁迫(Long and heavy water stress,LHS)4个水分处理,并以习惯水层灌溉(Traditional flooding,TF)为对照。研究复水后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运转。试验结果显示:在幼穗形成期水分胁迫后,水稻叶面积、叶绿素a/b、SPAD值、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玉秋  张强  陈天佑  辛明金  刘翠红  邬立岩  张本华  孔爱菊  崔红光  任文涛  
为了探索可降解种膜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在辽宁地区的可行性,在辽宁省辽阳、新宾等地,以普通直播和机械插秧为对照,研究可降解种膜直播对土壤不同土层温度、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可降解种膜直播与对照相比,对耕层地表和地表下5cm处温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地表下10cm处温度的影响显著(P<0.05);在水稻生长前期,对提高土壤温度作用较大,且主要体现在浅层,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对较深层土壤的温度影响加大。与普通直播相比,可降解种膜直播早6d出苗,出苗率高17.6%。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林  马均  冉茂中  
为明确强化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研究对比研究了了三角形强化栽培和常规栽培两种栽培方式下7个超级稻品种(D优527、协优9308、协优527、II优602、国稻1号、两优培九和准两优527,以汕优63作对照)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品种的增产途径存在差异,常规栽培条件下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在于群体颖花量显著提高;而强化栽培条件超级稻高产品种的产量优势则在于库容扩大后具有较高的结实率;2不同栽培方式下超级稻高产品种均具有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量大、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轲  唐磊  郭保卫  张洪程  霍中洋  戴其根  魏海燕  
为研究不同水直播方式水稻植株倒伏的差异,在稻麦两熟制下,以2个常规粳稻(常农粳7号、超级稻南粳44)和2个杂交粳稻品种(甬优2638、甬优7号)为试材,设置水直播点播和条播2种方式,于齐穗后30 d,研究了不同直播方式高产水稻植株地上部分各节间抗倒伏能力的差异,并对倒伏指数、抗折力与茎秆主要物理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条播方式水稻倒伏比例较大,水稻植株基部第2,3节间抗折力和弯曲力矩,点播方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条播方式倒伏指数显著较高。点播方式水稻株高、重心高度高于条播方式,但相对重心高度低于条播方式。点播方式水稻基部第1,2节间长度显著小于条播方式,基部3个节间的茎秆内径长均显著高于条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邢晓鸣  李小春  丁艳锋  王绍华  刘正辉  唐设  丁承强  李刚华  魏广彬  
【目的】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及施肥方式对机插常规粳稻群体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2013—2014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以当地常规粳稻武运粳24号进行机插种植,试验设置3种缓控释肥(掺混肥、4个月树脂尿素、硫包衣尿素)以及一次性施肥和一基一蘖两种施肥方式,共7个处理,分别为掺混肥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BSRB)、4个月树脂尿素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PCU)、硫包衣尿素的一次性基肥施用(B-SCU)、掺混肥的一基一蘖施用(BT-BSRB)、4个月树脂尿素的一基一蘖施用(BT-PCU)、硫包衣尿素的一基一蘖施用(BT-SCU)和当地高产施肥方式(CK)为对照,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殿荣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刘义玲  
对不同水稻栽培方式群体株高、叶片和穗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乳苗抛栽群体株高低于手插秧和抛秧,不同栽培方式株高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乳苗抛栽群体上层叶片比较平展,穗型比手插秧方式和抛秧方式小,各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群体形态特征的影响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占魁  刘景辉  段宇坤  焦立新  庞云  刘瑞芳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用高粱品种植株物质生产特性及其在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育进程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健宝、乐食、牧特利、标兵不能够正常抽穗开花,因此不能成熟。不同饲用高粱品种的株高、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均呈"S"型曲线变化,株高以蒙农青饲1号增长速度较快,牧特利最慢,8月19日之后各品种的株高陆续达到最大值,以苏波丹的株高为最高,达到277cm,牧特利最低,为175cm;牧特利的可见叶和展开叶片数增加速度最快,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多,为18.8片:健宝最慢,平均主茎叶片数最少,为13.8片。饲用高粱的茎叶比呈"双峰"曲线变化,叶鲜干比和茎鲜干比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各供试品种叶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自常  王志琴  刘立军  杨建昌  李永丰  
为探讨直播旱种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扬稻6(籼稻)和扬粳4038(粳稻)为材料进行直播,设置麦秸秆掩埋水种、麦秸秆覆盖旱种、麦秸秆掩埋旱种和常规水种(秸秆不还田,对照)4种处理。结果表明:同常规水种相比,掩埋水种产量增加,增加幅度为10.2%~11.5%,同对照差异显著;掩埋旱种和覆盖旱种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为3.0%~6.6%,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掩埋水种、掩埋旱种和覆盖旱种均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及RVA最高黏度和崩解值。秸秆还田后籽粒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籽粒中蔗糖合酶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掩埋旱种、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敖雪  谢甫绨  曹慧  张湘  张惠君  王海英  
以两对叶型不同的大豆近等位基因系品系为材料,设置4.5,6.0,10.5,15.0,19.5,24.0,28.5万株/hm2的密度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大豆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叶型近等基因系叶片叶色值的影响不大,但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较大,尖叶组的净光合速率在低密度(4.5,6.0万株/hm2)和高密度(28.5万株/hm2)条件下较高,而圆叶组净光合速率在较低密度和正常密度(6.0,10.5,15.0万株/hm2)下较高,生育前期种植密度处理对不同叶型大豆的生物产量影响较小,而生育中后期,尖叶组和圆叶组各生育阶段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敏  陈风波  翁凌云  曾华盛  
为探究人工直播技术在中国南方大量采用带来的效果,基于中国南方4省420个农户574个水稻生产周期的投入产出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技术效率3个角度,多维度考察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播技术采用显著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2)直播技术采用对水稻土地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3)直播技术采用降低水稻技术效率,但是在区分农户种植规模情况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增加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该影响变得不显著。因此,水稻直播技术采用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背景下的重要应对策略,该技术变化是中国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重要体现。另外,种植规模小的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可以承担一定程度的产量损失,表明水稻生产方式已经从集约式完全转变为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为发挥人工直播技术对水稻生产效率的正向影响,应挖掘该技术的优势和潜力,着重完善其配套设施和条件,如平整土地和土地互换,并进一步推动直播技术在达到一定水稻种植规模的农户中推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