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3)
2023(7662)
2022(6450)
2021(6004)
2020(4833)
2019(10857)
2018(10685)
2017(18684)
2016(11059)
2015(12236)
2014(12253)
2013(11502)
2012(10432)
2011(9316)
2010(9257)
2009(8216)
2008(8153)
2007(7389)
2006(6277)
2005(5416)
作者
(34363)
(28402)
(28340)
(26827)
(18251)
(14053)
(12685)
(11219)
(10996)
(10300)
(9861)
(9476)
(9463)
(9332)
(9080)
(8941)
(8650)
(8402)
(8364)
(8284)
(7426)
(7039)
(6962)
(6654)
(6548)
(6480)
(6445)
(6222)
(6000)
(5971)
学科
(34325)
经济(34281)
管理(29158)
(28185)
(22268)
企业(22268)
方法(15082)
数学(12789)
数学方法(12637)
(12141)
中国(10418)
(10322)
(9418)
(9218)
贸易(9210)
业经(9114)
(8985)
理论(8556)
农业(8191)
(7193)
教学(6984)
技术(6981)
教育(6931)
(6661)
财务(6651)
财务管理(6630)
地方(6628)
企业财务(6240)
环境(6219)
(5813)
机构
学院(151326)
大学(147555)
(52909)
管理(51846)
研究(51764)
经济(51669)
理学(44997)
理学院(44416)
管理学(43407)
管理学院(43173)
(37708)
中国(37212)
科学(36679)
(31276)
农业(30420)
业大(30277)
(28530)
研究所(26330)
(24775)
(23702)
中心(23281)
技术(20901)
农业大学(20297)
(19869)
(19787)
师范(19455)
(19271)
北京(19020)
财经(19020)
(19007)
基金
项目(105485)
科学(79579)
基金(72608)
研究(71665)
(67327)
国家(66707)
科学基金(54566)
(44721)
社会(42363)
社会科(39973)
社会科学(39962)
基金项目(39069)
自然(37865)
(37556)
自然科(36992)
自然科学(36977)
自然科学基金(36331)
教育(34877)
编号(29328)
资助(28968)
重点(24946)
(22862)
(22556)
计划(22346)
成果(22217)
课题(21810)
(21622)
创新(21220)
科研(20903)
科技(20518)
期刊
(56594)
经济(56594)
研究(39213)
学报(34610)
中国(34102)
(33543)
科学(27224)
大学(24535)
学学(23415)
教育(23396)
农业(23147)
(19126)
管理(18002)
技术(13593)
(12986)
业经(11128)
(10930)
金融(10930)
业大(10573)
(9630)
经济研究(9295)
农业大学(9023)
财经(8749)
科技(8172)
职业(7803)
问题(7654)
(7542)
商业(7538)
资源(7027)
林业(6976)
共检索到219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立华  梁正伟  王明明  谷晓岩  王志春  杨福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覆膜栽培对盐碱地水稻生长的影响,并对盐碱地水稻覆膜栽培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可促进水稻抽穗,提高了盐碱地水稻穗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和收获指数,但由于覆膜采用了宽窄行种植模式,改变了插秧密度,导致膜上密度增大,抑制了水稻分蘖,造成水稻产量略低于常规栽培。与常规栽培相比,覆膜栽培降低了盐碱地稻田表层土壤pH值和盐分含量,有利于水稻植株前期的生长,以分蘖期为例,覆膜栽培处理表层(0~10 cm)土壤pH值较常规栽培处理下降了0.3个单位,电导率(EC)下降了0.35~0.48dS/m。盐碱地水稻覆膜栽培可较常规栽培节水17%,提高了水分生产力,并且有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宇  隋鑫  任海  李旭  李春江  
以超级稻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滨海稻区水稻生育性状、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蘖肥与穗肥比例2∶5∶3的B处理,获得了单产10.40t.hm-2,比A处理(2∶4∶4)、C处理(2∶6∶2)、D处理(2∶8∶0)分别增产了3.5%、3.9%和7.7%;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均高于A、C、D处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军利  康跃虎  窦超银  
【目的】探讨糯玉米生长及产量对盐碱地改良过程中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以期为干旱区利用覆膜滴灌技术可持续利用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滴灌种植1年、2年、3年和4年的地块上糯玉米的出苗率、株高、茎周、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探讨糯玉米对盐碱地土壤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滴灌条件下盐碱地上第一次灌水为30 mm左右,而后利用埋设在滴头下方20 cm深处的负压计调控土壤基质势在-10kPa的灌水方法能够保证较高的出苗率达到90%以上以及获得较高产量,即使是滴灌种植第1年。同时糯玉米的株高、茎周、生物量、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滴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辉  赵烁  杨兴旺  金梦玲  杜远鹏  管雪强  翟衡  
【目的】研究盐碱地葡萄发芽滞后的土壤原因及调控技术,提高葡萄在盐碱地土壤上春季生长发育的质量。【方法】以广北二分场盐碱地栽培的三年生欧美杂交种鲜食‘夏黑’葡萄为试材,行距3.0 m,株距1.5 m,篱架,单干单臂树形,干高80 cm。于2018年3月葡萄出土上架,灌溉催芽水后搭建‘裙膜’,即在干高50 cm处沿立柱上拉一道丝,以其为顶点将宽幅为80 cm的白色塑料薄膜从两侧交叠用绑丝固定,两侧以约45o夹角分别向行间地面拉开,并用土压边,形成密封的小三角即‘裙膜’,每个处理铺设两行。以平栽不覆盖‘裙膜’为对照,研究‘裙膜’对地温及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裙膜’有效提高地温的同时改善了地上部的生长,促进了盐碱地葡萄的生长发育进程。其中,根际10 cm土层平均地温约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5℃,升温早且持续时间长,缩小了地温与气温的差距;葡萄发芽物候期比对照提前10—15 d,外在表现为葡萄发芽早且发芽整齐;显著提高了葡萄的新梢生长质量,新梢生长量(长度)、第三节位节间长度及粗度分别比平栽对照显著提高34.9%、23.8%、20%,叶面积、叶片重则分别显著提高39.9%、56.6%,叶片厚度有所增加但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裙膜’覆盖显著提高了葡萄的叶片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27.6%、30%、6.8%,光化学淬灭系数(qP)比对照显著提高21.9%,表明在提高地温环境中,PSⅡ反应中心开放程度大,用于光化学途径的能量增加,光合作用得到提高。为探讨盐碱地土壤升温滞后的原因,在泰安同一气候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发现,盐碱土的土温对气温的响应明显滞后于棕壤土,延迟3 h左右。两种土壤的含盐量及由其导致的土壤电导率、土壤容重及土壤孔隙度差异最大。田间测定结果表明,盐碱土比棕壤土的通气性差,滨海盐土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高达1.45 g?cm~(-3),属于很紧实状态,比棕壤土的容重高11.7%,土壤孔隙度降低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及土壤氧气扩散速率(ODR)也分别显著比棕壤土低49.9%和13.8%。【结论】‘裙膜’覆盖显著提高盐碱地地温,缩小了气温和地温的差异,有效改善了葡萄发芽进程,提早了葡萄发芽物候期,改善了新梢生长质量,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旗  王立新  孙广友  杨阳  
文章应用"3S"技术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方法,对松嫩低平原盐碱地资源现状及其开发潜力进行分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现有盐碱地125.6万hm2,轻、中度盐碱地占到盐碱地总面积的70%以上,土壤肥力较高,具有实施"种稻改碱"工程、建设水稻基地的资源优势。杜尔伯特南部、大庆—肇源—肇洲、肇源、泰来片、大安东北、乾安、通榆东北部片、镇赉—泰来等区,盐碱地集中连片,水土资源配置良好,可作为重点开发区规模化发展水稻;大安—通榆—洮南区、镇赉区、林甸区和肇东区的水土资源条件稍差,可适度发展水稻。两者合计具有发展约33.3万hm2水田的资源潜力。大庆—安达—肇州区和通榆—长岭区,草地退化严重,地势相对较高,水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立东  王东阁  徐久升  王宇  展广军  魏晓敏  
采用盆栽与蒸渗仪对比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使植株叶水势、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主要影响表现在光合产物的减少,进而降低了水稻茎秆中淀粉的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加速了淀粉的水解,促进了贮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分蘖期遭受水分胁迫使胁迫期水稻分蘖数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明显减小。拔节孕穗期遭受水分胁迫在单阶段胁迫中减产幅度最大,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紧随其后,分蘖、拔节孕穗期连续中度胁迫减产幅度超过任一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晓岩  梁正伟  黄立华  马红媛  
研究了东稻2号在不同播量条件下的秧苗素质,以及在盐碱地大田种植、人工插秧条件下不同播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下降,每盘播量50,80,100,120 g明显优于150 g与200 g,秧苗个体生长良好,素质较高。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产量的播种量为每盘80 g(500 g/m2),平均为5 284.7 kg/hm2,比其他处理分别高出9.9%,6.1%,9.8%,16.1%,1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于彩虹  陆文龙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O50.480%,K2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O50.142%,K2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O50.60 kg,K2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刘美菊  官玉范  曹峻  戢正华  李家军  汪晓春  沈康荣  林杉  
湖北省十堰市地处秦巴山区,水稻是该地区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季节性缺水和生长前期低温是制约当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覆盖地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覆膜后追肥困难,生产上往往采用一次性基施氮肥,由此可能造成覆膜水稻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出现缺氮的现象,该体系内的氮素吸收利用规律报道较少。2004—2006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布置了田间试验,研究覆膜湿润栽培体系中水稻生长速率、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优化水稻覆膜湿润栽培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共包括4个处理:1)常规淹水种植,不施氮肥;2)覆膜湿润栽培,不施氮肥;3)常规淹水种植,一次性基施氮肥150kg/hm2;4)覆膜湿润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江辉  邱胜彬  刘诚明  徐建新  买合木江  
探讨了气象因素、地下水矿化度、土壤质地及结构、农田灌排条件等对地下水临界深度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制定了干旱盐碱区的地下水临界深度标准,并提出了从盐均衡角度来计算农田排水模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娟  
盐碱地的农业高效利用,作为一项技术性难题,长期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辽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受盐碱影响的土地面积较大,给粮食增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带来隐患。本文结合辽宁省盐碱地治理的实际,在总结和肯定以往开发治理成效的同时,剖析了当前辽宁盐碱地开发治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据此提出加快推进辽宁盐碱地开发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承宏  吴娜  刘吉利  赵匆  何海锋  
【目的】本文研究施磷量对盐碱地柳枝稷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确定适宜的施磷量,为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盐碱土壤改良和柳枝稷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宁夏银北地区,以能源作物柳枝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0、30、90 kg/hm~(2 )3个磷肥施用量(分别用P0、P30、P90表示),研究不同处理对柳枝稷生长、土壤盐碱含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在柳枝稷成熟期,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盐碱含量均表现为P0>P30>P90,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均为P90>P30>P0,与P0相比,P9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盐碱含量、提高了养分含量。施磷有助于柳枝稷生长,促进植株对氮素及磷素的吸收利用,提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3种施磷水平下,土壤氮素收支平衡均为亏缺状态,土壤磷素收支平衡仅在P90处理下表现为盈余。【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磷量为90 kg/hm~(2)既能保证柳枝稷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又能缓解盐碱压力,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并维持合理的氮、磷素收支平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岩  柳新伟  崔德杰  徐双  赵亚慧  
为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棉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东营滨海盐碱地设置棉花大田试验,设不施氮肥、氮肥基施、氮肥分施(1/2基施、1/2花期追施)、控释氮肥4个处理,测定分析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积累及氧自由基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等。结果表明:棉株氮素和地上部生物量的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施氮能增加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并能提高作物叶片氮素浓度,花铃期是植株氮素和生物量积累的关键时期;控释氮肥及氮肥分施皆能有效提高棉花叶片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及脯氨酸含量,进而提高作物抗逆性减缓衰老;控释氮肥处理子棉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子棉产量2年分别比不施氮肥处理提高26.8%,氮肥农学利用率较氮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立华  沈娟  冯国忠  王志刚  高强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处理对盐碱地水稻产量性状及吸肥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轻度盐碱化稻田上,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水稻产量可较不施肥处理提高95.5%,水稻吸氮量、吸磷量和吸钾量可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00kg/hm2、30kg/hm2和80kg/hm2。盐碱化稻田土壤供肥能力较低,氮肥分次施用是提高其利用率的重要措施,水稻种植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常出现亏缺,因此,今后在盐碱地水稻种植中一定要注意氮肥的合理投入以及氮磷钾的合理配施,并不断加强提高磷肥有效性的研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凤璐  朱筛成  李嘉尧  成永旭  
为了探索盐碱地稻蟹种养中河蟹适宜的放养密度,在黄河口盐碱地进行为期180天的稻蟹共作试验(雌蟹:雄蟹=1:1),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1.5 inds/m~(2)、0.75 inds/m~(2)和0.38 inds/m~(2),分别记为D150,D075,D038组)对河蟹生长和养殖性能、可食组织系数、生化组成、生理代谢、饵料贡献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河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升高,而产量和饵料系数显著降低。(2)各密度组的河蟹可食组织系数和总可食率无显著差异。(3)随着养殖密度降低,雌、雄蟹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雌蟹的肝胰腺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4)就生理指标而言,雌蟹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活力随养殖密度降低而显著升高,而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类似地,雄蟹肝胰腺中ALP活力在D038组最高,而肝胰腺中MDA含量和血清中T-AOC显著降低,在D038组最低。(5)不同放养密度下河蟹的第一食物来源均为饲料(39.39% ~ 52.33%),且随养殖密度的降低,食源中饲料占比呈上升趋势,而食源中本底蟹占比呈下降趋势。(6)各组的部分总收入和部分总利润无显著差异,D038组的投资回报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综上所述,虽高密度组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收入,但低放养密度组的河蟹取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且利润和投资回报率最高。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黄河口盐碱地的稻蟹模式中河蟹适宜的放养密度为0.38 inds/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