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5)
- 2023(12816)
- 2022(11317)
- 2021(10580)
- 2020(8876)
- 2019(20637)
- 2018(20527)
- 2017(39273)
- 2016(21907)
- 2015(24740)
- 2014(24746)
- 2013(24235)
- 2012(22020)
- 2011(19855)
- 2010(19815)
- 2009(18072)
- 2008(17636)
- 2007(15390)
- 2006(13427)
- 2005(11838)
- 学科
- 济(80498)
- 经济(80378)
- 管理(66401)
- 业(60892)
- 企(51843)
- 企业(51843)
- 方法(37920)
- 数学(32684)
- 数学方法(32305)
- 财(23117)
- 农(22146)
- 中国(20818)
- 业经(19117)
- 制(18936)
- 学(18099)
- 理论(15859)
- 地方(15361)
- 务(14620)
- 财务(14552)
- 财务管理(14523)
- 农业(14421)
- 技术(13950)
- 企业财务(13802)
- 贸(13743)
- 贸易(13737)
- 环境(13709)
- 和(13355)
- 易(13332)
- 体(13200)
- 划(12956)
- 机构
- 大学(308133)
- 学院(306201)
- 管理(121610)
- 济(116975)
- 经济(114254)
- 理学(105869)
- 理学院(104664)
- 管理学(102882)
- 管理学院(102327)
- 研究(100236)
- 中国(72290)
- 京(65556)
- 科学(63215)
- 财(55538)
- 农(50565)
- 所(50153)
- 业大(47917)
- 研究所(45769)
- 中心(44968)
- 江(44944)
- 财经(44310)
- 北京(41125)
- 范(40815)
- 师范(40412)
- 经(40228)
- 农业(39592)
- 院(36369)
- 州(35858)
- 经济学(34532)
- 技术(33457)
- 基金
- 项目(213063)
- 科学(167020)
- 研究(156683)
- 基金(153268)
- 家(133533)
- 国家(132415)
- 科学基金(113656)
- 社会(96801)
- 社会科(91672)
- 社会科学(91648)
- 省(84452)
- 基金项目(82220)
- 自然(74565)
- 教育(73352)
- 自然科(72770)
- 自然科学(72752)
- 自然科学基金(71444)
- 划(70896)
- 编号(64566)
- 资助(62677)
- 成果(52862)
- 重点(47792)
- 部(47015)
- 课题(44918)
- 创(44823)
- 发(44398)
- 创新(41744)
- 制(41403)
- 科研(40532)
- 教育部(40447)
- 期刊
- 济(126847)
- 经济(126847)
- 研究(89650)
- 中国(60761)
- 学报(50594)
- 农(45854)
- 科学(45393)
- 管理(44564)
- 财(42607)
- 教育(40412)
- 大学(38445)
- 学学(36032)
- 农业(31720)
- 技术(27200)
- 融(23444)
- 金融(23444)
- 财经(21545)
- 业经(20567)
- 经济研究(19227)
- 经(18252)
- 问题(16345)
- 业(16029)
- 图书(15940)
- 科技(15462)
- 理论(15185)
- 版(14541)
- 技术经济(14105)
- 实践(13977)
- 践(13977)
- 现代(13567)
共检索到441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兴萃
根据早竹长势、竹叶大小与颜色和经验选择5类竹子分别代表竹子开花的不同阶段,后根据田间挂牌观察确定对应样品测定花芽分化各个时期竹叶、竹鞭iPA、Zr、ABA、IAA和GA35种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依据研究结果,将早竹花芽分化划分为3个时期,即“花芽诱导期”、“花芽的发端期”和“花芽形态建成期”。促进花芽生理分化的细胞分裂素主要是iPA,不是Zr;GA3和ABA一样,在花芽生理分化期是抑花激素,在花芽形态建成期则是促花激素;而IAA在整个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期均为促花激素。竹子花芽分化生理生化触动是通过iPA/ABA,iPA/GA32个激素比值调控进行的,即其比值上升到一定水平时,花芽诱导即启动,...
关键词:
早竹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调控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丁兴萃 田新立 潘雁红 郑友苗
研究不同覆盖时间不同年龄竹林的内源激素、营养和C/N的变化,揭示早竹覆盖栽培衰老生理机制,丰富植物衰老理论和指导退化竹林更新复壮。结果表明:1)覆盖促进早竹衰老是从竹鞭衰老开始的,与竹叶关系不大。2)根部GA3/ABA、IAA/ABA、(GA3+IAA)/ABA激素比值调控竹子衰老,(GA3+IAA)/ABA降低到一定阈值时触动竹鞭的衰老,反之,比值高抑制衰老;且以GA3/ABA为主,IAA/ABA为辅;而不是一般植物根部CTK合成量减少和向地上部分运输减少所致,CTK不是主要的衰老抑制型激素,没有参与早竹激素衰老调控,显示早竹衰老激素调控机制的特殊性,这是由竹子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3)早竹...
关键词:
早竹 衰老 营养 激素 C/N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金爱武 郦章顺 田关森 胡正坚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盖材料的保护栽培,均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竹叶、谷糠覆盖增温效果较为理想。地面覆盖酿热就是利用微生物的繁殖、分解、发酵产生的热量增温。酿热温度的高低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酿热物的碳、氨、氧和水的含量。对多种覆盖材料的碳氮比的测定和试验,豆饼、菜饼一类为高温型酿热物,稻草、麦秆一类为低温型酿热物,包括竹叶在内的阔叶树落叶、新鲜厩肥等一类介于两者之间。当碳氮比为20~30,含水量70%,有适量氧气时,微生物活动旺盛,酿热正常而持久。
关键词:
早竹 保护地栽培,覆盖 碳氮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分析了雷竹覆盖保护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使用有机物料覆盖的雷竹林地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3个覆盖处理(竹叶、砻糠和稻草)林地微生物总数是对照的30~60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竹叶和砻糠处理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稻草。
关键词:
雷竹 覆盖 保护地栽培 土壤微生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贵宾 钟浩 潘雁红 叶晓丹 袁娜 徐旻昱
对覆盖当年、3、6、9、12 a雷竹林地下茎和地上克隆分株形态可塑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林覆盖低于9 a时,总土层地下茎分枝强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增大,然而覆盖12 a时,却显著减小;竹林总土层地下茎分枝角度在覆盖3、6 a时显著减小;竹林覆盖3 a后,竹鞭总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显著减小;竹林鞭径、鞭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但鞭节长度随覆盖年限增长总体有逐渐减小趋势;竹林根冠比随覆盖年限增长,先增大后减小,覆盖12 a时显著减小;竹林总立竹叶柄长度,在覆盖6 a后显著减小;总立竹枝秆夹角基本无显著差异,但呈现随覆盖年限增长逐渐减小的趋势;竹林覆盖6 a后,立竹枝下高显著增大;竹秆高度、竹节间长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振生 景军胜 张宇文 张和平 常光平 奚雷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 ,对渭北旱塬的油菜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覆膜栽培增产效果明显 ,尤以膜上穴播栽培增产显著 ,比露地栽培增产 71.2 8%;膜侧栽培增产效果次之 ,比露地增产 33.36 %。 1999~ 2 0 0 1年3年大面积覆膜栽培的实践证明 ,膜上穴播不便于机械化操作 ,且费工费时 ;膜侧栽培利于机械化种植 ,群众乐意接受 ,3年累计在渭北旱原推广 2 .85万 hm2 ,增产油菜籽 1.85万 t,新增产值 332 6 .2万元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地膜覆盖 油菜栽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康荣 汪晓春 刘军 罗显树
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是改造低产水田、促进水稻高产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对10个试验点产量的统计分析,水稻全程地膜覆盖湿润栽培比对照增产1291.5kg/hm2,增19.7%,达极显著水平。对产量因子的分析表明:该项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加有效穗、穗总粒和穗实粒,分别增加11.3%、10.7%和10.5%,而千粒重的提高则不明显。该项技术在具体操作上,要严把杂交种、旱育秧、全层肥、湿润管、群体优5个技术关键。
关键词:
水稻 全程地膜覆盖 湿润栽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小蓉 蒲波 李浩 王昌桃 赵燮京
通过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田2种秸秆覆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的4年定位试验,进行了油菜土壤含水率与油菜产量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育期,覆盖处理土壤含水率含量均极明显地高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明显高于翻耕覆盖处理。油菜苔花期,覆盖处理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土壤含水率增加4.7%~29.8%,而免耕覆盖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又比翻耕覆盖处理高5.4%~13.0%;覆盖处理的油菜单株角果数极显著多于翻耕不覆盖处理(CK),增加2.0%~13.1%,而免耕覆盖处理又比翻耕覆盖处理增加1.6%~5.6%;覆盖处理的油菜产量比翻耕不覆盖处理(CK)的增产幅度为3.3%...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平 苏旺 高小丽 雷锦银 高金锋 王鹏科 冯佰利
为研究糜子开花后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探寻糜子在干旱地区的最佳覆盖栽培模式。以粳性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秸秆覆盖、起垄覆膜、双沟覆膜和全膜覆盖处理,并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籽粒灌浆期间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淀粉积累动态。结果表明,覆盖栽培糜子籽粒灌浆前、中期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水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颗粒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及淀粉分支酶(Q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P<0.05),且籽粒淀粉积累速率较快,最终淀粉含量高于露地栽培,其中全膜覆盖效果最佳,其籽粒中支链淀粉积累量的增加率达16.62%(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禾芬 凌丽娟 陈盛录 李式军
无纺布遮阳网浮面覆盖在冬季生菜栽培中的温度效应姚禾芬,凌丽娟,陈盛录,李式军(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系,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系)TEMPERATUREEFFECTSOFNOCLOTHCOVERANDSUNSHADENETONROMA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文萍 赵文革 刘建平 任小俊 南怀林 张超美
1998年在山西特早熟棉区进行棉花双膜覆盖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双膜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早熟增产效应。双膜覆盖能提高温度 ,提早生育 ,显著地促进了群体叶面积的发展进程 ,提高了群体光合生产率 ,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 ,并使之得到合理分配 ,最终获得早熟、优质、丰产
关键词:
棉花 双膜覆盖 生物学特性 生理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兵辉 王维 张红芳
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旱地玉米覆盖保水栽培试验,研究其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有明显增加和保蓄土壤水的作用,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作用更为显著,根区成为作物耗水与土壤保蓄水的关键区域,农田水分变化沿土层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0~3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显著层、30~8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次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明显层、80~1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层和土壤贮水增加一般层,且覆盖栽培可促进作物耗水量由田间无效蒸发耗水向有效的田间作物蒸腾耗水转化,使农田水分的有效性显著提升。由此,研究本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可为提高本区甚至西南高...
关键词:
旱地玉米 保水栽培 水分效应 干热河谷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叶春 卜洪震 胡跃高 曾昭海 肖小平 唐海明 杨光立
土壤水热状况是影响南方稻区冬种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重要环境因素。本文研究了露地无覆盖(对照)、稻草、渗水膜、普通膜和黑色膜覆盖处理对土壤水热、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各处理0cm-20 cm土壤温度依次为普通膜>渗水膜>黑色膜>稻草>对照,表明覆盖可提高表层(0cm-20 cm)土壤温度。稻草覆盖处理比对照提高0cm-5 cm土壤含水量5.9%,达显著性差异水平(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澄 王朝辉 李富翠 赵护兵 周玲 李小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和覆盖栽培模式对渭北旱塬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测土推荐施氮、顶凌追肥、垄覆沟播、秸秆还田覆盖等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水分利用效率及土壤水分周年变化的影响。【结果】旱地早春追肥使冬小麦增产6%—14%,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10%,达到12.2—13.6 kg.hm-2.mm-1;"减氮+垄覆沟播"增产达15%—41%,水分利用率提高10%—30%,达到12.2—16.5 kg.hm-2.mm-1。主要原因是,通过测土优化氮肥用量,采用基肥﹕追肥(3﹕1)方式,并与起垄覆膜栽培措施相结合可促进冬小麦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提高冬小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