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1(40)
- 2020(40)
- 2019(100)
- 2018(78)
- 2017(191)
- 2016(108)
- 2015(110)
- 2014(129)
- 2013(151)
- 2012(146)
- 2011(170)
- 2010(201)
- 2009(155)
- 2008(133)
- 2007(177)
- 2006(144)
- 2005(192)
- 2004(155)
- 2003(177)
- 2002(138)
- 学科
- 济(1021)
- 经济(1021)
- 体(366)
- 中国(340)
- 国民(329)
- 国民经济(305)
- 计算(297)
- 系(288)
- 体系(287)
- 方法(275)
- 管理(257)
- 数学(251)
- 数学方法(251)
- 地方(212)
- 学(186)
- 教育(185)
- 业(166)
- 地方经济(147)
- 制(137)
- 农(128)
- 财(124)
- 企(116)
- 企业(116)
- 发(116)
- 和(112)
- 策(111)
- 及其(107)
- 融(102)
- 金融(102)
- 发展(93)
- 机构
- 大学(1571)
- 学院(1422)
- 济(893)
- 经济(857)
- 研究(804)
- 中国(718)
- 管理(475)
- 京(442)
- 财(426)
- 所(422)
- 科学(413)
- 研究所(348)
- 北京(345)
- 理学(342)
- 省(340)
- 理学院(333)
- 江(330)
- 管理学(329)
- 中心(325)
- 管理学院(322)
- 财经(305)
- 院(276)
- 经(270)
- 经济学(264)
- 委(256)
- 家(251)
- 农(243)
- 部(243)
- 师范(240)
- 范(240)
共检索到4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罗伟忠
GDP作为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虽有其自身缺陷,但却是科学的,然而中国式的GDP确确实实很不科学,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式的GDP的生成制度、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公平。如何才能使GDP不会迷失其本原的意义和价值呢?请看本文给出的一些答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中国2012年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这个数字放之全球相当不错,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3.2%,其中美国2.3%,欧元区-0.4%,日本2.0%,俄罗斯3.6%,印度4.5%,巴西1.0%,南非2.3%。同时,人们再次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3月1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联合举行专家座谈会,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在会上表示,必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保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2009年与1978年相比,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平均增长9.9%。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位置不断上升,现已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小嘉
2011年5月7日,《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在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中国经济史中GDP估算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近代史所、当代中国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平
被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的GDP,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如何看待GDP,如何改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超 严立 庆蕾
一、绿色GDP的提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指标,是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但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忽视了如资源、环境、人口等很多指标,因此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样就容易过高地估计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例如,由于环境污染使生病的人数增加,但医疗卫生产业却因此得到更快的发展,那么GDP的数值当然会增加。中国在近20多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这种“增长”又是通过多少自然资本损失和生态赤字换来的呢?中国科学院牛文元教授曾经指出,多年来计算的平均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l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这种代价是相当昂贵的,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的经济发展之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冻菊
人们对于“发展”一词的认识,依次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因此人们对GDP指标所起作用的局限性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种种改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对此作了简要评析。
关键词:
GDP 改进方法 评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冻菊
作为生产总量指标理论基础的生产性劳动的概念和内涵有一个演变过程,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演变,并从该演变中归纳出GDP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生产性劳动 生产总量指标 GDP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家亮
作为参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早期创建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美国于1950年开始同步编制季度和年度国民账户。目前,美国按季度核算并发布现价及可比价支出法GDP、现价收入法和生产法GDP;按年度核算并发布3种方法的GDP现价数据以及支出法GDP的可比价数据。本文在搜集、汇总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美国年度、季度GDP核算方法、资料来源、数据发布与修订等,希望能对了解相关内容的读者有所帮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蒋萍
根据中国的统计方案非法生产不包括在GDP中,这既不符合国际统计标准,又影响了GDP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将非法生产包括在统计范围内。目前国家统计方案虽然未明确表示将非法生产包括在GDP中,但中国的GDP中很可能隐含了相当大一部分非法生产的份额。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推算,但采用的方法大多为模型法,本文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本文建议由统计部门牵头,在规范的概念框架下用统计方法对非法生产进行全面核算。
关键词:
非法生产 国内生产总值 模型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田欣 陈燕
能源是推动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驱动力,为了衡量各类能源消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论文基于静态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10个国家的GDP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的消耗促进了GDP的增长,而水电的消耗对GDP的增长没有促进作用。考虑到各国能源结构的异质性,利用Logit模型分别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能源结构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美国的天然气消耗对提高GDP具有重要的影响,日本的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消耗推动了GDP的发展,而中国的天然气和水电消耗对其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因此,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更多地使用天然气和水电等清洁能源有助于经济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人
GDP、民生和物价相生相克,是三道永恒的难题,贯串于经济理论和经济工作的始终。长期以来的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过热,标志在通货膨胀,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以及社会和谐。宏观调控的原则在于保持三者之间的适度和平衡,在"十二五"规划和2011年计划中有了部署,关键在于落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