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8)
2023(5097)
2022(4093)
2021(3771)
2020(3324)
2019(7299)
2018(6733)
2017(14094)
2016(7035)
2015(7838)
2014(7834)
2013(7879)
2012(7206)
2011(6439)
2010(6711)
2009(6785)
2008(5954)
2007(5488)
2006(4964)
2005(4858)
作者
(18628)
(14920)
(14754)
(14284)
(9548)
(7153)
(7148)
(6159)
(5674)
(5544)
(5252)
(5197)
(5047)
(4833)
(4806)
(4552)
(4495)
(4396)
(4318)
(3960)
(3920)
(3697)
(3519)
(3506)
(3382)
(3373)
(3257)
(3183)
(3128)
(2982)
学科
(33641)
银行(33496)
(31885)
(29892)
金融(29892)
(24044)
经济(24019)
(23336)
管理(18454)
(18260)
企业(18260)
中国(17852)
(17819)
业务(12058)
中国金融(11838)
方法(11821)
(11319)
制度(11318)
数学(11021)
数学方法(10971)
(10868)
(10812)
保险(10721)
银行制(10225)
(8567)
财务(8555)
财务管理(8539)
企业财务(8230)
(7078)
体制(6572)
机构
大学(89863)
学院(89579)
(42795)
经济(41720)
中国(40847)
管理(35316)
(29635)
银行(28460)
理学(28219)
理学院(28014)
管理学(27742)
管理学院(27572)
研究(26796)
(26449)
(26268)
(23049)
金融(22674)
财经(20058)
(18239)
(18227)
人民(17737)
中心(17472)
国人(16483)
中国人(16431)
中国人民(15856)
财经大学(15472)
经济学(15229)
(14279)
经济学院(13968)
(12819)
基金
项目(52492)
科学(41518)
研究(40271)
基金(39708)
(32403)
国家(32100)
科学基金(28817)
社会(27123)
社会科(25934)
社会科学(25929)
基金项目(20415)
(19412)
资助(17654)
教育(17468)
自然(17236)
自然科(16886)
自然科学(16884)
自然科学基金(16627)
编号(15916)
(15814)
成果(13223)
(12833)
(12103)
(11836)
国家社会(11529)
(11475)
重点(11471)
(11207)
教育部(11196)
人文(11037)
期刊
(48257)
金融(48257)
(42718)
经济(42718)
研究(36588)
中国(20975)
(20794)
管理(12466)
财经(10745)
(10736)
学报(8895)
(8884)
科学(8737)
理论(7803)
大学(7698)
中国金融(7510)
学学(7507)
实践(7224)
(7224)
经济研究(6939)
技术(6143)
农村(5890)
(5890)
国际(5763)
财会(5568)
会计(5347)
业经(5145)
问题(4826)
上海(4757)
(4675)
共检索到16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玖   陈淑霞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袁靖  王忠辉  
操作风险是银行业最古老的风险之一,伴随着银行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很多国际活跃的银行业早已重视操作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但是直到巴塞尔委员会将操作风险纳入银行业三大风险之一,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才受到广泛的关注。操作风险是当前国际银行业面临的最重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敏  
近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迅速增加,但因缺乏统一规范,抵贷资产在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规范。本文对抵贷资产接收、管理、处置变现环节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把好抵贷资产入口关、加强对抵贷资产的全过程管理等具体对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阎庆民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2004年发布以来,操作风险被纳入第一支柱资本监管范畴,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模式及计量技术均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我国主要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不断深化,中国银监会与各商业银行也积极借鉴国际先行经验,不断完善制度框架,摸索操作风险管理和监管实践的"中国化"。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与流程再造的思路,并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三步走"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明圣  
一、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涵义及特征在金融业的监管与经营中,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很早就引起金融机构的重视,并在19世纪70~80年代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特别是信用风险,从现代银行产生的第一天开始,银行就通过承担信用风险来获得利润。但是,对操作风险来说,尽管该概念的提出有很长的历史,但把操作风险作为金融风险管理的三大风险之一,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近年来,由于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阎庆民  谢翀达  骆絮飞  
本文简述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特点,研究提出以"目标"和"过程控制"为导向的信息科技风险核心监管指标构建方法,并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可用于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在信息科技风险资本计量方面,基于损失数据、情景分析、BEICF(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构造了信息科技风险资本单独计量的框架,设计出"时间+金额"的科技风险损失(间接损失)量化方法,提出了基于标准法和损失分布法的信息科技风险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东  刘强  徐尚悦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稳定国内的金融秩序同时面对同行业的竞争,需要专注于自身金融核心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了将自身的IT技术领域部分或者全部外包给IT外包公司,利用其IT技术领域的专长,作为自身运营、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IT外包公司的引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降低了银行在IT建设上投入的综合运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平  聂喜旺  师青山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圣  
极值理论(EVT)是用来研究极端事件分布特性的理论。EVT理论应用于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衡量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POT方法,以点过程方法为基础,选择一个安全阈值,忽略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另一种方法BM (Block MaXima)考虑操作损失事件的发生时间,并选择采用GEV分布。对操作风险的EVT衡量方法的改进,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方向:一类是对POT和BM方法进行改进,把随机变量的非平稳性、相关性特性纳入模型的构建、参数估计和模型检验之中;另一类方向是设法建立新的统计建模分析方法,如因果关系模型、贝叶斯网络技术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许友  任会朋  
该文采用2006-2013年样本数据,总结出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存在四大现象:低频高损案件中造成的损失最大,农业大省为案件多发地带,内部欺诈是操作风险的第一要因,权力与操作风险成正比。紧接着,该文从内外因素两个角度,运用AHP法对各指标赋值,从经济、社会、法律、组织、内控、人员六个方面构建出一套操作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山西省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山西省农村金融机构操作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中的内控和人员是导致操作风险的要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忠阳  
近年来操作风险管理的兴起成为全球金融界的重要现象,业界和监管界对其定义、性质和管理框架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在操作风险衡量技术上,以损失分布法为代表的量化方法正在兴起,但面临数据难题和有效性争论。在管理策略和方法上,风险规避、控制降低、多样化分散、风险转嫁和风险吸收等多种策略,以及保险、业务外包、提取资本金、风险定价等多种手段,开始被应用于操作风险管理,面临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我国金融机构应该从中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的理念、制度和方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桂修  吴先聪  
本文收集了2000—2006年我国金融机构因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损失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依据巴塞尔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标准和业务部门划分原则,对我国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了概括性归纳: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操作风险发生最经常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勾结的欺诈行为;我国金融机构应该建立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操作风险加以防范与控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亚芬  
本文拟对日本金融机构在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面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介绍。本文构成如下:第一部分描述操作风险特征和强化操作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强化操作风险体系概要和操作风险总括部门的设置情况。第三部分介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包括操作风险计量意义与技术上的注意事项。最后部分论述计量以外的操作风险把握和评估事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袁靖  刘永久  李东进  
本文从国内外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数据和部门分类数据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中外银行业操作风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银行操作风险集中在内部欺诈。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操作风险严重且集中的原因:信用体制和法律制度急需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内控制度和激励制度存在弊端;银行业仍然是分业经营模式,而且产品结构单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