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7)
2023(7403)
2022(5477)
2021(4932)
2020(3824)
2019(8435)
2018(8552)
2017(16660)
2016(9265)
2015(10170)
2014(10346)
2013(10114)
2012(9043)
2011(8167)
2010(8507)
2009(7890)
2008(7818)
2007(7145)
2006(6685)
2005(6027)
作者
(26195)
(22573)
(21805)
(20799)
(13755)
(10641)
(9819)
(8670)
(8559)
(7625)
(7624)
(7252)
(6903)
(6828)
(6764)
(6752)
(6519)
(6471)
(6339)
(6152)
(5542)
(5503)
(5437)
(5284)
(5084)
(5039)
(5026)
(4674)
(4546)
(4417)
学科
(44351)
(44334)
经济(44289)
(30947)
农业(29438)
管理(18635)
中国(16027)
业经(15336)
地方(12696)
(11423)
(10189)
企业(10189)
方法(10083)
农业经济(10005)
发展(9486)
(9477)
(9006)
数学(9003)
农村(8986)
数学方法(8916)
(8867)
土地(8202)
人口(7596)
城市(7214)
(7186)
(7171)
(6730)
劳动(6729)
收入(6728)
及其(6599)
机构
学院(132252)
大学(126530)
(57826)
经济(56464)
管理(49529)
研究(48295)
(44312)
理学(42584)
理学院(42114)
管理学(41429)
管理学院(41207)
中国(37722)
农业(33401)
科学(29038)
(27481)
业大(26935)
(23925)
中心(23197)
(22093)
研究所(21521)
(21431)
农业大学(20456)
(18289)
师范(18171)
财经(17220)
经济管理(16891)
(16843)
(16838)
(16775)
经济学(16680)
基金
项目(88722)
科学(70643)
研究(67301)
基金(64230)
(55696)
国家(55114)
科学基金(47633)
社会(44853)
社会科(42067)
社会科学(42057)
(35950)
基金项目(34759)
(29122)
编号(28932)
自然(28705)
自然科(28015)
教育(28012)
自然科学(28011)
自然科学基金(27480)
(26946)
资助(23708)
成果(22018)
(21700)
重点(19327)
(19225)
课题(18967)
国家社会(18958)
发展(18173)
(17922)
(17698)
期刊
(73701)
经济(73701)
(51010)
研究(40042)
农业(34418)
中国(31152)
科学(20215)
学报(19836)
业经(18948)
大学(16212)
(15681)
学学(15557)
(15237)
金融(15237)
(14481)
管理(13523)
农业经济(13522)
农村(13362)
(13362)
问题(13049)
教育(11708)
技术(10635)
世界(9210)
农村经济(8865)
(8775)
经济研究(8697)
经济问题(8640)
资源(8389)
城市(7948)
财经(7642)
共检索到20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利国  闫沙庆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某些地方政府不顾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农民的意愿,推动农民被动地城市化,引发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因此,需要理性地反思农民被动城市化问题,科学地做出应对。这就要合理的选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合理推动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戴中亮  
从城市化的视角对当前失地农民问题进行了重新解读,提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本质在于城市吸纳能力与农村劳动力的释放规模之间的失衡,并在此基础之上详细剖析了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弛  张荣  彭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征用面积越来越大,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怎样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又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为  
本文探讨了 90年代农民消费结构 ,说明消费结构改变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收入的提高 ,而是农民的大幅度流动 ,并通过模型验证了经验假说。作者阐述了农民消费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 ,它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将是暂时的。要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城市化将农民转移出去 ,发展第三产业 ,改变收入的增长源 ,变自给性消费为市场消费。农民消费结构的自主性改变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的内需 ,才能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晔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城乡统筹。传统的城市化观点认为农村凋敝是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其表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业用地的荒芜,宅基地的低效利用以及乡村文化的式微。这种观点认为城乡之间的关系是资源单向流动、城市剥夺农村的关系。然而,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回流现象的增多,城市反哺农村的"涓滴效应"近几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丹清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孟平  
农地对于农民来讲 ,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 ,亦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去农地的转居农民 ,随着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 ,将可能在生存、就业和发展等方面遇到困难。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用来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问题的现行制度安排存在明显缺陷。为了弥补这些制度缺陷 ,在重新安排相关制度时 ,应当允许农民从农地非公共目的的转让中取得一定收益 ,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正鹏  
农村城市化以农村(主要是农村城镇体系)为载体,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把农民市民化研究的视角伸向了农村。提出农村城市化,不否认城市化仍然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和载体,但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城市化应该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主要舞台和载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龙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经济扩散效应日益明显,产业转移开始加速,中型城市由于其特殊的条件而成为这次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者,也成为农民转移的首选地,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中型城市的软硬件环境,加速农民的城市化进程,早日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乐芬  赵辉  安然  李佳  沈颖妮  
:本文通过对南京、昆山、无锡三个样本地区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土地存在严重依赖的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差,生活水平较之前的农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高,就业技能比较高,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偿比较多,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不是农民个体的风险问题,而是影响深远的群体风险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林兴  
一、农村城市化的土地资源背景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弟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立足的空间,也是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基础条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缪青  
21世纪的中国已经驶入了人口城市化的快车道,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除了硬件建设外,必须对城市和社区软实力的培育给予充分关注。文章提出农民市民化和城市融入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新一轮的观念和知识更新,能够站在城市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公共生活参与和公民教育。而且,新理念要能够转换成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机制。文章就工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包括公共生活参与平台和制度、为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的项目管理,以及持续的公民教育等展开了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