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0)
2023(13242)
2022(11177)
2021(9789)
2020(8438)
2019(18899)
2018(18137)
2017(34728)
2016(19121)
2015(21136)
2014(21102)
2013(21031)
2012(19750)
2011(18134)
2010(18150)
2009(16976)
2008(16533)
2007(15068)
2006(13321)
2005(11887)
作者
(60198)
(50669)
(50663)
(48049)
(31916)
(24391)
(22990)
(19910)
(18890)
(17718)
(17490)
(16693)
(16269)
(15872)
(15837)
(15675)
(15536)
(15031)
(14505)
(14488)
(12891)
(12436)
(12279)
(11608)
(11490)
(11208)
(11066)
(11048)
(10299)
(10066)
学科
(100212)
经济(100132)
管理(51743)
(48590)
方法(39417)
(37231)
企业(37231)
数学(35331)
数学方法(35069)
地方(23579)
(23074)
中国(22129)
(21300)
(20037)
业经(18530)
(16315)
贸易(16310)
农业(16152)
(15753)
地方经济(15166)
环境(14410)
(14274)
(12605)
(12372)
金融(12370)
(11987)
银行(11920)
(11667)
财务(11652)
财务管理(11623)
机构
大学(287757)
学院(286866)
(127864)
经济(125497)
管理(105069)
研究(104591)
理学(91365)
理学院(90198)
管理学(88649)
管理学院(88104)
中国(76001)
科学(67015)
(59874)
(58499)
(55382)
(53780)
研究所(50916)
业大(48170)
农业(46695)
中心(46624)
财经(43672)
(43084)
经济学(40970)
(39604)
经济学院(36950)
北京(36914)
(36781)
(36506)
师范(36003)
(33360)
基金
项目(195250)
科学(152631)
基金(142590)
研究(133797)
(127966)
国家(126945)
科学基金(106605)
社会(87621)
社会科(83136)
社会科学(83108)
(76876)
基金项目(76000)
自然(70062)
自然科(68453)
自然科学(68427)
自然科学基金(67226)
(65219)
教育(60404)
资助(57433)
编号(51274)
重点(45102)
(43989)
(42696)
成果(40636)
(40385)
计划(38236)
科研(38200)
创新(38002)
国家社会(37239)
课题(35837)
期刊
(140615)
经济(140615)
研究(81672)
学报(54419)
(51895)
中国(51521)
科学(46881)
(41495)
大学(39195)
学学(37738)
管理(36271)
农业(34739)
经济研究(24444)
(23221)
金融(23221)
技术(22812)
财经(22460)
教育(21669)
业经(20994)
(19481)
问题(18657)
(18611)
技术经济(16111)
(14984)
(14848)
统计(14654)
商业(13963)
业大(13798)
科技(13357)
(13355)
共检索到418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米娟  张楚宜  
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索洛增长方程,通过实证检验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经济增长受资本、劳动、制度和要素集聚四个因素影响的差异情况,特别是研究要素集聚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差异性,以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晖  金凤君  
回顾了技术要素集聚的基本理论,对技术要素集聚的形成动因与形成条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要素集聚的相关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以及集群理论等。文章的最后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与技术要素聚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人们了解技术要素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可对解决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宜庆  钟宇生  
本文依据1990~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金融数据,选用HHI指数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金融集聚度;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各地区的资本集聚度、劳动要素禀赋指数和技术集聚度;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得出区域金融集聚度与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结果表明: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最高,金融集聚作用系数排在第三位。金融集聚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最明显;全国、东北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珂  廖艳  杨洋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时空角度重新审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利用实证数据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清正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20倍,平均每年以约10%的增长,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本文在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问题,依据定性研究结果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制度变迁、资本等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作用;1978-2012年,市场化程度等对我国经济增长都起到正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东部受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外贸水平等具有正向作用;中部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米娟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此项研究通过对地区经济差异的统计描述,并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在传统的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要素和制度要素两个变量来考察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得出了结论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锐  
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通过对2004-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中部和西部区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东部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已经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经济增长。本文建议应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产业聚集战略,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彩君  徐维祥  唐根年  
本文分析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展,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按照对CP模型基本假设放松部门和生产要素两方面的约束条件分类,并进行了梳理,同时根据集聚水平测度的不同角度对现有实证研究进行了归纳,最后评述了研究现状的不足和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清  
借助丹尼森方法 ,对福建的区域工业增长进行了要素分解与分析。从要素的贡献水平及其变动中得出了一个大体的评价 :即福建工业正处于从依靠增加投入、数量扩张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集约式增长转型的加速阶段。为此 ,必须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实行正确的中小企业政策 ,依靠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充分发展非国有经济来实现工业的进一步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颖  
劳动力和资本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不仅影响了区域内产业规模及经济的增长,其空间流动和集聚效应也是新地理经济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文章基于生产要素空间视角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并从劳动力集聚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解读了要素空间变动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实证表明:劳动力要素聚集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其在空间上具备同质性;人力资本要素的聚集与中国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促进关系,但这一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其在空间上具备异质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炜  史晋川  孙福国  
我们以长江三角洲内圈层的上海、江苏省七市和浙江省六市为分析对象,根据历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74个市县基本分析单位1995年~1997年的GDP平均实际增长率和整体增长率作一比较。各市县1995年~1997年平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依次从大到小排列在前10位的是新昌县(25.72%)、嘉善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家章  宗晓华  
本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并对其收敛性进行分析。通过采用Malquist生产率指数对1978~2005年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近30年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因素,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明显。但是技术效率变动的差异却导致了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发散趋势,而后者是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艺  李靖霞  李林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迅  陈军  
制造业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重庆市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然后以此产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