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4)
2023(18119)
2022(15590)
2021(14375)
2020(12166)
2019(27223)
2018(26987)
2017(51402)
2016(27882)
2015(30995)
2014(29959)
2013(29713)
2012(27004)
2011(24374)
2010(24337)
2009(22180)
2008(21252)
2007(18795)
2006(16386)
2005(14258)
作者
(80378)
(66624)
(66595)
(63194)
(42379)
(32082)
(29941)
(26067)
(25256)
(23840)
(22723)
(22527)
(21255)
(21142)
(20727)
(20699)
(19986)
(19949)
(19207)
(19111)
(16597)
(16338)
(16144)
(15215)
(14999)
(14840)
(14673)
(14596)
(13497)
(13289)
学科
(109697)
经济(109591)
管理(80221)
(78432)
(65551)
企业(65551)
方法(49429)
数学(42472)
数学方法(41914)
(30422)
中国(29420)
(27160)
业经(26205)
(24704)
技术(24085)
(23473)
贸易(23460)
(22843)
地方(22563)
农业(20292)
(20031)
理论(19160)
(16695)
环境(16460)
(16348)
财务(16263)
财务管理(16234)
(15967)
银行(15892)
产业(15884)
机构
学院(387014)
大学(386983)
(153806)
管理(151747)
经济(150583)
理学(132057)
研究(131124)
理学院(130585)
管理学(128121)
管理学院(127448)
中国(95223)
科学(83837)
(82402)
(67859)
(67680)
(66115)
业大(61722)
研究所(60584)
中心(58818)
(57200)
财经(54522)
农业(53418)
北京(51477)
(50729)
师范(50099)
(49648)
(48010)
经济学(46515)
(45784)
技术(43873)
基金
项目(271200)
科学(213253)
基金(195935)
研究(195223)
(172838)
国家(171423)
科学基金(146811)
社会(122669)
社会科(116405)
社会科学(116376)
(108066)
基金项目(103640)
自然(96602)
自然科(94412)
自然科学(94386)
自然科学基金(92759)
(90461)
教育(89978)
资助(80512)
编号(78387)
成果(62477)
重点(61531)
(59654)
(58756)
(58683)
创新(55137)
课题(54847)
科研(51840)
国家社会(50565)
教育部(50015)
期刊
(165351)
经济(165351)
研究(111481)
中国(76148)
学报(66141)
(60978)
科学(59518)
管理(57087)
(50406)
大学(49651)
学学(46764)
教育(46029)
农业(42724)
技术(35842)
(29752)
金融(29752)
业经(28402)
经济研究(27564)
财经(26045)
(22978)
(22500)
科技(21508)
问题(21253)
图书(20467)
技术经济(20194)
(18457)
(17591)
业大(17402)
商业(17385)
理论(17188)
共检索到563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及其外溢效应。实证发现,使用技术、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集聚替代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探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非线性关联是可行的;省域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边际作用递减并最终收敛,省域人力资本、技术和创新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效应呈递增的发散特征;物质资本要素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相邻省市的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劳动力要素集聚度的变化对本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要素集聚下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及其外溢效应。实证发现,使用技术、资本、劳动和创新要素集聚替代技术创新指标体系探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间非线性关联是可行的;省域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边际作用递减并最终收敛,省域人力资本、技术和创新要素集聚下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效应呈递增的发散特征;物质资本要素集聚、技术要素集聚和创新要素集聚效应下的技术创新对省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相邻省市的人力资本要素集聚和劳动力要素集聚度的变化对本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消极溢出作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彭永樟  
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丁  郭彬  
以各要素集聚为门槛变量,运用双重门槛模型,研究了要素集聚、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关系;在区域特有的要素集聚水平下,适度的金融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红锦  曾敏杰  
新兴产业作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但是,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以及其它省会核心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非常大。明确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关系,才能更有效地以核心城市带动相邻落后城市的新兴产业发展。基于创新要素和集聚效应双重视角,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11—2015年新兴产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研发效率和科研机构占比两大创新要素对相邻区域新兴产业发展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产业集聚和R&D投入则产生虹吸效应。最后,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一乔  赵鑫  
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港、澳、台)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金融集聚、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效应看,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表现出了规律性的地域差异,促进作用强度与金融集聚水平成反比。从中介效应看,技术创新在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为33.59%。此外,受各地区技术创新转化能力的影响,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最强,东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过程中,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高金融资源的吸引力,为金融集聚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保持金融集聚在合理发展区间,提升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继增  邓千千  
本文利用2006—2017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母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OFDI逆向技术溢出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中,存在以金融集聚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2)无论是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维度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维度来看,随着地区金融集聚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均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变化趋势;(3)我国东部及少部分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处于门槛值之上,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而部分中部地区的金融集聚并未跨越门槛值,尚处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抑制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查发强  陈宝兰  
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入手,将中国制造业的28个细分行业分为4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在控制了研发费用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和行业规模等后,采用非线性门限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本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该影响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产生先正后负的影响。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切忌走入盲目集聚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行业的要素特征和发展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查发强  陈宝兰  
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入手,将中国制造业的28个细分行业分为4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在控制了研发费用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和行业规模等后,采用非线性门限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本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该影响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产生先正后负的影响。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切忌走入盲目集聚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行业的要素特征和发展阶段,采取差异化的集聚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查发强  陈宝兰  
从行业异质性的视角入手,将中国制造业的28个细分行业分为4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在控制了研发费用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因素和行业规模等后,采用非线性门限模型考察了不同类型制造业行业的产业集聚对本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集聚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单调递增(递减),该影响在不同行业、不同集聚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即随着产业集聚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产生先正后负的影响。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切忌走入盲目集聚或降低集聚度的误区,应针对不同行业的要素特征和发展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婷  张爱美  
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各省市创新效率,引入创新要素集聚水平构建包含权重矩阵的面板数据模型,在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校创新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及对周边地区的间接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各区域中,高校创新人力和财力要素集聚对本区域创新效率的直接溢出效应都是非线性的,集聚水平只有在适度的门槛范围内才能有效发挥集聚效应;三大区域内高校两大创新要素集聚的间接溢出效应多为负值,说明区域内部高校间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技术、新发明在不同城市间转移共享,进而抑制了创新效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各区域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性,但产业结构普遍表现出负向影响,说明当前各区域产业结构与其创新效率提升所需结构并不匹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创新要素配置、提高要素使用率、促进创新效率提升等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地理集聚特征与空间相关性,并在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对比了两大要素地理集聚对区域研发创新与转化创新影响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6年各省高技术产业与人才地理集聚度有所提升,研发创新和转化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产出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转化创新产出具有一定负向直接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对各省高技术研发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人才集聚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非常有效,而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关联效应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素英  钦彦祥  张烨  
以中国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得出本省创新投入可以通过1条直接路径和3条间接路径影响本地及其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利用ESDA、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路径下创新资金投入对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明显促进效应,创新人员投入则显著提高了本省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本省创新人员投入通过"挤占效应"阻碍了其它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在创新投入的"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同效应"及官产学研的"协作效应"等空间溢出机制作用下,创新资金投入通过3条间接路径促进了其它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