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56)
2023(12854)
2022(11226)
2021(10203)
2020(8915)
2019(20135)
2018(20158)
2017(39416)
2016(21676)
2015(24533)
2014(24369)
2013(23963)
2012(22137)
2011(20199)
2010(20419)
2009(19674)
2008(19528)
2007(17777)
2006(15804)
2005(14499)
作者
(63556)
(53179)
(52882)
(50636)
(33415)
(25322)
(24347)
(20505)
(19815)
(18918)
(17913)
(17687)
(16789)
(16688)
(16593)
(16495)
(16399)
(15631)
(15400)
(15269)
(13289)
(13199)
(12843)
(12018)
(12007)
(11938)
(11874)
(11827)
(10762)
(10547)
学科
(86307)
经济(86193)
管理(64864)
(61871)
(49446)
企业(49446)
方法(39354)
数学(34658)
数学方法(34338)
(27278)
(25519)
中国(24284)
(22757)
业经(19874)
(18199)
贸易(18191)
(17714)
农业(17218)
(16722)
(16231)
银行(16185)
(15435)
(15326)
财务(15291)
财务管理(15246)
(14916)
地方(14890)
企业财务(14350)
(14211)
金融(14207)
机构
学院(316604)
大学(315442)
(131756)
经济(128950)
管理(118759)
研究(105351)
理学(101566)
理学院(100457)
管理学(98799)
管理学院(98209)
中国(81461)
(66220)
(64665)
科学(63597)
(57528)
(54322)
财经(50530)
(49023)
研究所(48829)
中心(48406)
业大(48100)
(45525)
农业(45493)
北京(41388)
经济学(40993)
(39892)
师范(39466)
(38431)
(37180)
财经大学(37147)
基金
项目(202766)
科学(158616)
研究(149023)
基金(146131)
(127179)
国家(126117)
科学基金(106864)
社会(94539)
社会科(89621)
社会科学(89591)
(80103)
基金项目(77209)
教育(69249)
自然(67714)
(67082)
自然科(66089)
自然科学(66071)
自然科学基金(64910)
编号(62020)
资助(59684)
成果(51093)
重点(46107)
(45526)
(43835)
课题(42453)
(42429)
(40998)
创新(39763)
国家社会(38963)
教育部(38953)
期刊
(149137)
经济(149137)
研究(94026)
中国(61587)
(53269)
(51198)
学报(49649)
科学(44866)
管理(43343)
大学(37460)
农业(35738)
学学(35428)
教育(32514)
(30925)
金融(30925)
技术(26879)
业经(25961)
财经(25461)
经济研究(23988)
(21899)
问题(20513)
(18641)
(17112)
技术经济(15898)
理论(15723)
(15658)
商业(15454)
统计(14512)
现代(14233)
实践(14054)
共检索到474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士梅  高维龙  
粮食生产经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振兴乡村经济意义重大。如何实现要素有效集聚是优化粮食生产经营的关键。要素集聚政策应顺应市场规律、趋利避害,其重点在于理解要素集聚内生机制。运用D—S模型讨论贸易成本对要素集聚内生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贸易成本可能弱化甚至抑制要素集聚内生机制,成为粮食生产经营制约因素。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集聚是优化粮食生产经营的有效手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洪平  
东阳市地处浙江中部,具有浙江丘陵地带山多、地少、田块小的所有特性,虽非产粮大县,但粮食产量在金华市11个区县中排在首位。现在,东阳各地农场式种粮大户不断涌现,规模经营已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方式。截至2014年底,东阳全市50亩以上种粮大户共有396户,承包耕地面积82953亩,户均209.5亩,占全市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的1/4。全市拥有水稻插秧机149台,粮食烘干机103台,主要粮食作物耕、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岳岷  刘元胜  
厘清粮食安全的价值维度,深刻认识粮食安全的本质,弄清影响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对症下药,实施有效的战略举措,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现,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未来意义。1.生产主体弱化和农地非农化,制约着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生产主体弱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制度变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拓宽了农民的经济自由,农业外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秀梅  石森昌  
本文利用双对数模型,就我国不同时期的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弹性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弹性变化的内在原因及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证检验,同时针对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易鹏  段豫川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相关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建立粮食产量与大宗粮食种类各自产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大宗粮食种类的冲击对粮食总产量的传递效应及其分别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程度,从增加粮食总产量的角度为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海清  王波  
在现实的经济体制、政策和资源条件下,农户收入已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农户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存在着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冲突;同时,现实粮食流通体制和农地制度束缚和制约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琳凤  李孟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及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虽然在1959~1961年和2000~2003年间粮食产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整体上仍呈上升趋势。长远来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并受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较大。当前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农业投入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呈不断上升的态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吴昭洋  何玉凤  王珊  
能否有效提升单要素生产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的基础所在。本文以我国30个省区2003-2015年间粮食单要素生产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Theil Index)分解-空间回归模型"这一实证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比较了粮食单产水平(yA)和劳动生产率(yL)两指标之间的关联与差异。结果表明:1)国内研究大都选择yA,而国际学界则更多采用yL作为测度指标。研究范式的差异是造成指标选取差异的根源所在,不同测度指标的选取也会深刻影响粮食政策制定与实施的一般性倾向;2)两指标均呈现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彼此间并不存在均匀的线性相关关系。两指标经整体与局部空间层面的泰尔指数分解后均呈现较为明显的相异趋势;3)空间回归分析中,农地流转和中间投入品等变量对两指标的影响机制在回归系数的方向、大小和显著性等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以yL为因变量的模型拟合效果显著优于yA。精准化与差异化的施策方式为本文的政策启示所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广燕  刘珊珊  王东阳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稳定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全国水稻第一生产大县湖南省宁乡县为例,基于工业化、城镇化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全局视角下,采用实证分析法,立足于一手调研数据与材料分析,深入剖析了其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优势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宁乡县在城镇化、工业化加快推进中,其粮食生产面临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复种指数下降、补贴政策不完善、坚守耕地红线压力加大等多方挑战,同时也具备地方财政收入高、农民增收带动能力强、规模化程度高等优势条件。在政策建议部分,本文对不同规模生产效率对比分析,提出了宁乡适度规模经营的具体标准和发展建议。综合判断,如宁乡县继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应瑞瑶  郑旭媛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民的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正发生转变。有关粮食生产演变原因的传统解释似乎无法很好地解释这一种情况:同为长三角地区的发达省份——江浙两省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并具有相似的劳动力转移背景,但在粮食生产演变上却相异。研究表明,浙江多丘陵山区的地形特征限制了机械的发展,导致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弹性较小。农户是理性的,基于劳动力机会成本的考虑及无法改造自然的情况下,处于丘陵、山地的农户在耕地经营方式上将可能由粮食改种经济作物,或维持仅以满足口粮为目的的低效率粮食种植,或直接撂荒,最终导致浙江粮食播种面积锐减。进一步得出结论,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并不是所有经济发达地区的粮食生产都将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分析了我国粮食主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农机总动力>旱涝保收面积>机播面积>机耕面积>农村用电量>机电排灌面积>化肥用量>成灾面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耕地、水资源状况、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业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淑华  
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是否安全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而且还影响到其他各行各业能否协调发展,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将粮食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对我国而言,由于人均耕地资源匮乏,种植生态环境恶化,种粮的实际成本、机会成本过高等原因,使得我国近十年来粮食产量与粮食结构一直在警戒线上下徘徊,难以确保粮食安全。面对此种境况,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加强环境保护,降低农民的种粮成本,控制人口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种植结构等,以确保我国粮食总量丰裕,粮食种植结构合理,从而实现我国粮食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莹  穆月英  
粮食生产既是产生能量物质,也是消耗能源的过程。在当今全球性能源紧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从能源视角研究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能值核算出发,对主要投入的能源要素进行无量纲整合,在我国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框架,运用改进的随机前沿(SFA)模型对粮食生产的能源效率变化进行实证分解,并进一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粮食生产能源效率变化进行解构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近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总能耗上升但相应能效却呈现周期式下降;劳动力产出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