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62)
- 2023(6645)
- 2022(5314)
- 2021(5042)
- 2020(3877)
- 2019(8777)
- 2018(8579)
- 2017(16039)
- 2016(8764)
- 2015(9711)
- 2014(9608)
- 2013(9518)
- 2012(8867)
- 2011(8050)
- 2010(8254)
- 2009(7482)
- 2008(7370)
- 2007(6915)
- 2006(6311)
- 2005(5489)
- 学科
- 农(48322)
- 济(39550)
- 经济(39525)
- 农业(32196)
- 业(30251)
- 管理(16168)
- 业经(15990)
- 农业经济(12343)
- 方法(11225)
- 地方(10891)
- 中国(10882)
- 发(10304)
- 数学(10071)
- 数学方法(9997)
- 企(9630)
- 企业(9630)
- 村(9417)
- 农村(9399)
- 发展(8607)
- 展(8507)
- 制(8434)
- 建设(8000)
- 土地(7638)
- 策(6720)
- 收入(6719)
- 劳(6680)
- 劳动(6678)
- 体(6607)
- 及其(6471)
- 人口(6365)
- 机构
- 学院(125252)
- 大学(118271)
- 济(51299)
- 经济(50234)
- 农(47719)
- 管理(47223)
- 研究(43160)
- 理学(40844)
- 理学院(40432)
- 管理学(39791)
- 管理学院(39577)
- 农业(36115)
- 中国(34039)
- 业大(28765)
- 科学(27023)
- 京(24585)
- 农业大学(22544)
- 中心(21769)
- 所(21652)
- 江(20739)
- 研究所(19600)
- 财(19332)
- 范(17276)
- 省(17157)
- 师范(17118)
- 业(17096)
- 经济管理(16859)
- 州(15971)
- 发(15538)
- 财经(14819)
- 基金
- 项目(85372)
- 科学(66736)
- 研究(66346)
- 基金(59598)
- 家(51989)
- 国家(51359)
- 科学基金(43471)
- 社会(42252)
- 社会科(39486)
- 社会科学(39475)
- 省(36782)
- 基金项目(32560)
- 编号(29681)
- 教育(28928)
- 划(28680)
- 农(28604)
- 自然(25852)
- 自然科(25187)
- 自然科学(25183)
- 自然科学基金(24753)
- 成果(23071)
- 资助(21809)
- 发(20744)
- 课题(19676)
- 重点(18946)
- 部(18674)
- 创(17846)
- 业(17367)
- 国家社会(17314)
- 发展(16986)
共检索到192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要杰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实质是国家层面上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是将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组织等要素合理、有序地引向农村,由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共同富裕。而财政资源均等化、金融资源自由化、农地产权明晰化、劳动资源公平化、技术推广行政化和组织资源合理化等六大政策措施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
关键词:
要素重组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其目的是要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除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差距,防止农村因市场化而引致的衰落。因此,新农村建设必须重点解决好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三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农民收入 生产组织 公共产品 新农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胜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阶段要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的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中央对此作了全面的部署,接下来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关键取决于人的因素,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才能够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基层干部 素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兴山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三峡库区移民县。近几年,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我县"水电起步、矿山突破、林果特开花"和"打造百亿兴发、接待百万游客"的经济发展战略,整合全县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遵循三项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原则,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结合原则,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推动原则。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一、政府要素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1.新农村建设客观上要求政府在要素配置中给予倾斜新农村建设的远景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乡发展差距大,新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日新 吴剑辉
通过市场、政府行政干预、非营利组织等要素配置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资源配置的良性机制,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改善、农村公共品投入的增加、农民道德水平的上升、农村民主管理机制的形成。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试图从要素配置的角度,寻求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忠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政府的组织引导、群众的主动参与、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以及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同时,要从宏观层面入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之阻隔,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及其路径依赖,使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与聚集。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更依赖于因地制宜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府 农民 生产要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要素配置 市场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吉文
村级模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模式。文章通过对各种村级模式的分析,归纳和提炼了影响村级模式的一般、关键与核心因素,提出了获取核心要素的对策,对村级模式选择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村级模式 核心要素 层次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饶开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发挥主体作用离不开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转化,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还着重阐述了新型农民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关键词: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钢 王文龙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治理机制进行全面创新,超前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但中国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仅仅依靠内源性发展难以扭转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只有把内源性发展动力和外源性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郫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局课题组
郫县积极开展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革试点,探索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实现路径,有效激活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大力吸引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 现代农业 新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