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9)
2023(13959)
2022(12201)
2021(10969)
2020(9307)
2019(21412)
2018(21045)
2017(41680)
2016(22213)
2015(24876)
2014(24810)
2013(24850)
2012(22917)
2011(20716)
2010(20631)
2009(19020)
2008(18082)
2007(15859)
2006(14086)
2005(12402)
作者
(64732)
(53842)
(53760)
(51174)
(34400)
(25825)
(24217)
(21171)
(20553)
(19141)
(18398)
(18382)
(17163)
(16908)
(16694)
(16558)
(15974)
(15778)
(15403)
(15242)
(13316)
(13300)
(12936)
(12204)
(12122)
(11976)
(11728)
(11587)
(10940)
(10415)
学科
(112172)
经济(112069)
管理(63657)
(60242)
方法(48529)
(48325)
企业(48325)
数学(43141)
数学方法(42781)
(25374)
(25207)
中国(24413)
地方(23958)
(21656)
业经(21305)
农业(17966)
(16255)
贸易(16247)
(15749)
(15626)
环境(15164)
地方经济(14867)
理论(14745)
(14562)
(14318)
财务(14257)
财务管理(14229)
技术(13610)
企业财务(13524)
(13499)
机构
大学(326160)
学院(323250)
(141908)
经济(139199)
管理(129872)
理学(113427)
理学院(112205)
管理学(110441)
管理学院(109854)
研究(109101)
中国(79207)
(68094)
科学(65504)
(62150)
(53988)
财经(50761)
(50387)
研究所(49245)
中心(48289)
业大(47852)
(46317)
(45636)
经济学(44505)
北京(42757)
(41216)
师范(40854)
经济学院(40076)
农业(39282)
(39155)
财经大学(37871)
基金
项目(222654)
科学(176110)
基金(163929)
研究(161941)
(142331)
国家(141207)
科学基金(122143)
社会(104951)
社会科(99716)
社会科学(99688)
基金项目(87145)
(85560)
自然(78747)
自然科(76922)
自然科学(76907)
自然科学基金(75573)
教育(73689)
(71582)
资助(68093)
编号(64392)
成果(51699)
(49763)
重点(49285)
(47469)
(45673)
国家社会(43887)
课题(43747)
教育部(43214)
创新(42636)
科研(42421)
期刊
(154284)
经济(154284)
研究(98343)
中国(55455)
学报(50196)
管理(47019)
科学(45977)
(45891)
(44612)
大学(38380)
学学(36401)
农业(30929)
教育(30470)
技术(27697)
经济研究(26148)
(26088)
金融(26088)
财经(25796)
业经(22575)
(22040)
问题(19911)
技术经济(17759)
理论(15892)
统计(15358)
图书(15300)
(15057)
科技(14503)
现代(14230)
商业(14189)
实践(14105)
共检索到46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才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的动态性和路径选择性构建模型,测算无劳动力、资本错配下的收入差距,并且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际状态相比,无要素错配状态下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小,意味着要素错配恶化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要素错配加剧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如2016年由于要素错配的存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提高20.5%,且整体上引起经济增长缺口达到4.6%;较高的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均消费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要素错配又加剧这种阻碍效应,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贺京同  何蕾  
基于国民经济全行业的视角,从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了2002—2013年间,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间要素配置对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劳动力的行业配置可以解释劳动生产率提升的18.4%;相反,资本生产率具有明显的"结构负利",资本配置效应可以解释资本生产率下降的77.4%;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而言,劳动结构效应持续为正,而资本结构效应则以负值为主;2008年以来,资本结构效应的严重下滑,解释了TFP增速下降的近50%,且年均降低GDP增长率的7.5%。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卫萍  耿磊  
本文采用协整方法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根据这一理论,以19 9 0-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均G D P进行协整分析,通过G rang 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证实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孟禹  杨芳  
从经济主体行为出发,讨论了城乡收入差距与要素流动的内在关系,结合新经济地理学分析范式,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重庆为例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和STR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人口城镇化存在倒“U”关系,要素流动和政府参与度对缩小差距存在时滞性和时变性,城乡差距正向影响经济增长,但作用逐步放缓,且具有非线性转换特征。基于此,应加强区域化分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继续深化户籍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整财政支出和农地流转政策,激活农村要素市场,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治  
文章立足资源型城市,着眼于宏观经济中的生产要素配置问题,以山西省为例,利用Lilien指数对城市生产要素配置进行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构建模型研究其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劳动力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劳动力配置效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依此结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进程中首要应该建立资源要素错配的修正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娜  祁怀锦  
文章对我国2000~2006年行业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水平、国有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通过对1985~2007年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初期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表明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对短期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荆松  刘倩楠  
文章建立了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三变量基于协整关系分析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因果关系、长短期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较低、城镇化率较大时会伴随着经济的加权增长;在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情况下,要从收入分配机制着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依靠城镇化的推动是无效的;城镇化的发展能很好的控制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三大地带为基本地缘格局的区域差距也在不断的扩大与升级。并且,这种差距表现为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从三大地带来看,不仅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而且三大地带内部的差距也有不断扩张的趋势。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的伴生现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区域差距会自行缩小。但是,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和相关的实证研究都已表明,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仅无法使区域经济差距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迹象。那么,区域差距与经济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以及区域差距-区域增长-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联动关系,就成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宇  安晓庆  
汇率在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并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汇率变动对不同收入水平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中低收入和低收入经济体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汇率变动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两大间接渠道的影响效果会因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利用变量替换和TSLS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得出政策启示,即任何经济体使用汇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必须与经济发展阶段协调一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饶晓辉  廖进球  
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本文在计算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间转换动态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负;当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区制状态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为正。同时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所估计的非线性模型具有良好的动态特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潘爱芹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主要从定量方面对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为了深入剖析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找出经济增长中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症结,以期提供可供参考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彦菁  孙丽江  
文章选取1978~2012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人均GDP的实际数据为样本,运用VAR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短期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后者是前者产生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菲  赵凯  
借用Eviews5.0,运用陕西省1980-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其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协整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在长期中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在这28年间,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总体影响是拉大的。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来看,短期中经济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却不能刺激经济的增长;在长期中,陕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小南  
居民收入主要是由经济增长情况所决定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居民收入有着直接作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实现经济不断的同时推动收入的同步化,可以获得较为优良的循环效应。如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仍然处于劣势地位,则会为社会的和谐构建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实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探讨,力求为具体的经济决策行为提供有效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徐翔  
本文借助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教育差距、劳动生产率、物质资本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差距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向影响;教育差距在前两年对物质资本生产率和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正向影响,长期影响一直为负;教育差距除在第二年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外,其余年份一直为负向影响,从累积效应看,教育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为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