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2)
- 2023(10530)
- 2022(8893)
- 2021(8108)
- 2020(6976)
- 2019(15213)
- 2018(15216)
- 2017(28714)
- 2016(15432)
- 2015(16987)
- 2014(16403)
- 2013(16048)
- 2012(14589)
- 2011(13243)
- 2010(13518)
- 2009(12568)
- 2008(12493)
- 2007(11417)
- 2006(10192)
- 2005(9227)
- 学科
- 济(58858)
- 经济(58780)
- 管理(56530)
- 业(53585)
- 企(46781)
- 企业(46781)
- 方法(23984)
- 技术(20625)
- 数学(20250)
- 数学方法(20062)
- 财(18121)
- 制(17466)
- 中国(16913)
- 农(16075)
- 业经(15347)
- 技术管理(13550)
- 体(12334)
- 学(11644)
- 务(11331)
- 财务(11302)
- 财务管理(11276)
- 银(10850)
- 银行(10811)
- 企业财务(10799)
- 农业(10761)
- 地方(10536)
- 理论(10524)
- 体制(10502)
- 行(10334)
- 划(10282)
- 机构
- 大学(219405)
- 学院(219208)
- 济(91868)
- 经济(90002)
- 管理(87214)
- 理学(75115)
- 理学院(74317)
- 研究(73474)
- 管理学(73253)
- 管理学院(72804)
- 中国(55239)
- 京(45972)
- 科学(43830)
- 财(43595)
- 所(36510)
- 农(34916)
- 江(34699)
- 财经(33980)
- 中心(33336)
- 研究所(32926)
- 业大(31882)
- 经(30816)
- 北京(28627)
- 经济学(28207)
- 范(27462)
- 师范(27149)
- 农业(27102)
- 州(26595)
- 院(26504)
- 经济学院(25342)
- 基金
- 项目(148861)
- 科学(119212)
- 研究(110242)
- 基金(108476)
- 家(94691)
- 国家(93910)
- 科学基金(81573)
- 社会(72116)
- 社会科(68624)
- 社会科学(68604)
- 省(59676)
- 基金项目(57808)
- 自然(51389)
- 教育(51168)
- 自然科(50143)
- 自然科学(50131)
- 自然科学基金(49350)
- 划(49328)
- 编号(43219)
- 资助(42474)
- 创(37264)
- 成果(34902)
- 创新(33967)
- 重点(33957)
- 部(33494)
- 制(33069)
- 发(32237)
- 国家社会(30655)
- 课题(30527)
- 教育部(28995)
共检索到332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承超 王志阁 王媛媛
作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要素资源对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2012—201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析要素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存在明显的循环累积效应;资本错配对医药制造业和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分别有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且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劳动力错配对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投入或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对某些行业和地区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有显著的所有制差异;控制变量中,资本密集度有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形资产率则对技术创新有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博 李启航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地区技术创新效率,进而构建非线性面板门限模型考查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对1998—2009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只有当所有制结构低于门限值水平的时候,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技术创新效率才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进而讨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承超 王志阁
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要素资源错配与技术创新的时空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技术创新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和空间相关性;要素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呈现显著的正向区域内空间溢出,区域间空间溢出则不显著;要素资源错配对技术创新的时空效应呈现显著的地区和行业差异,时空效应在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方面也存在差别。鉴于此,应根据东、中、西部各自的实际,建立相应的资源聚集与技术创新模式;保持市场主体创新战略的平稳性,发挥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循环累积效应;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发挥资本密集度和市场集中度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要素资源错配 技术创新 时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庆君 李雨霏 毛雪
在市场化不完全的条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差异,从而产生金融错配现象,由于金融错配的存在,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测度不同所有制结构间金融错配程度和分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由所有制歧视导致的金融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推动金融发展、消除所有制歧视是改善金融错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金融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李华伟 邱赛
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将重塑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以混合所有制企业为研究对象,考虑高管薪酬的不同表现形式,从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和在职消费的角度,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是否控股对二者关系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货币薪酬、股权薪酬和在职消费均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高管薪酬激励越大,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越高。国有资本控股对高管薪酬与企业技术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从而从高管薪酬设计的视角,证实国有控股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因此,应积极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程度,积极关注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的持股情况,切实多层次多形式加强高管激励,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 高管薪酬 股权性质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和旺 郑世林 王宇锋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应用循环的CDM(结构)模型,检验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创新产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高于民营企业,但是其商业化绩效(人均销售额和人均利润)却显著低于民营企业。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创新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民营企业较高的企业绩效并非来自其较高的创新效率。
关键词:
所有制类型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大洲,关士续
所有制、企业家与企业技术创新王大洲关士续要根本扭转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效益长期下滑的状况,重建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塑造适合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从现代企业理论的视角,探讨企业制度安排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延兵
不同所有制企业因产权性质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创新激励。本文比较分析了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弱,私营企业具有专利创新优势但其整体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创新投入少但在新产品和劳动生产率上拥有显著优势。产权性质差异是导致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外商投资企业依赖于母公司的技术转移是导致其创新投入少但拥有新产品优势的主要原因。为提升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私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激励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研发基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蒋兰陵
文章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四类不同所有制结构类型纳入FDI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溢出影响的分析框架,考察异质所有制结构的FDI技术效率溢出程度。利用2005~2010年3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差分广义矩法(GMM)按照企业所有制结构分类检验外商直接投资对行业技术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各类企业自身的生产制造能力提升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基础,外资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结构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按销售产值加权的溢出效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效应,且私营企业的表现最为突出。但是,按从业人员加权的技术溢出结果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正面积极影响,私营企业...
关键词:
异质性所有制结构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青 胡雪萍
运用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并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这三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三类制造业企业中均存在技术无效率,且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行业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出口导向程度则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青 胡雪萍
运用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25个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并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含港澳台)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对这三类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三类制造业企业中均存在技术无效率,且不同所有制企业样本行业技术效率值差异较大;从影响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支出均与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出口导向程度则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对技术创新效率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西贝 李海燕
以创新要素为切入点,构建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框架,通过计算2010—2020年中国第二产业A股上市公司实物资本、劳动力和创新要素的配置水平与加总TFP,对两者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第二产业要素市场存在明显错配,创新要素配置失衡水平显著高于实物资本和劳动力,且创新要素对实物资本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能够有效降低两者的扭曲程度。要素配置水平和TFP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产业发展初期能够通过对要素的偏向性配置提升TFP水平,但长期持续的资源配置扭曲则会抑制TFP的增长。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三种要素的配置状况在行业、股权性质以及地区层面上均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的有效性。故中国应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要素市场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和市场结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关键词:
创新要素 资源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景荣 樊坚强 张文卿 童明余
利用2010-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不同技术来源对各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考察各所有制企业对外源性技术来源的吸收效率。结果发现,不同技术来源对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所有制不同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国外技术引进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国内技术购买对民营企业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它类型企业没有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作用,对民营企业没有显著影响;自主研发显著促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而对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考察吸收效率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各种来源技术吸收效率整体较低且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恭军
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上的错配行为可能会影响地区雾霾污染。基于2011—2018年中国216个城市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和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空间关联下地区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引资质量低下、交通出行增加等会直接加剧当地雾霾污染,而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带来的雾霾污染,则会通过空间外溢显著加剧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还会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而间接加剧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的土地资源错配行为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对本地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并不显著。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还存在明显的技术创新门槛效应,当地区技术创新超过一定水平时,土地资源错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会得到有效缓和。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解决“以地谋发展”和雾霾治理两难困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宇佳
土地资源错配会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利用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资源错配通过扭曲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显著抑制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土地资源错配主要降低了高技术绿色专利,且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负向影响仅在中西部地区和规模较小的城市中存在。我国应完善财税制度和地方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减少土地资源错配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直接影响,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