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5)
2023(4907)
2022(4361)
2021(4177)
2020(3682)
2019(8426)
2018(8696)
2017(17692)
2016(9840)
2015(11401)
2014(11480)
2013(11584)
2012(11204)
2011(10233)
2010(10527)
2009(10001)
2008(10110)
2007(9440)
2006(8670)
2005(7920)
作者
(30152)
(25419)
(24630)
(23696)
(15550)
(11940)
(11515)
(9708)
(9268)
(9077)
(8324)
(8307)
(7892)
(7887)
(7646)
(7628)
(7590)
(7402)
(7279)
(7207)
(6425)
(6106)
(6072)
(5742)
(5620)
(5530)
(5526)
(5501)
(5114)
(4971)
学科
(41544)
经济(41489)
管理(26754)
(26064)
方法(20979)
数学(19030)
数学方法(18820)
(18544)
企业(18544)
中国(14681)
(13314)
(10788)
(9845)
(9333)
贸易(9326)
(9149)
农业(8529)
(8293)
(8096)
银行(8071)
(7799)
业经(7514)
(6579)
金融(6578)
(6358)
(6235)
(6206)
劳动(6187)
理论(5876)
(5796)
机构
大学(153821)
学院(150644)
(64094)
经济(62773)
管理(55432)
研究(49964)
理学(47209)
理学院(46679)
管理学(45835)
管理学院(45555)
中国(39935)
(33011)
(31813)
科学(29891)
(26065)
(25726)
财经(25174)
研究所(23249)
(22786)
中心(22679)
(22644)
业大(22138)
北京(21299)
农业(20553)
经济学(20436)
(19890)
师范(19675)
财经大学(18633)
经济学院(18582)
(17904)
基金
项目(89782)
科学(69664)
研究(65469)
基金(65228)
(56564)
国家(56060)
科学基金(46871)
社会(41806)
社会科(39651)
社会科学(39639)
基金项目(34341)
(33667)
教育(30900)
自然(29216)
(28946)
自然科(28528)
自然科学(28519)
自然科学基金(28029)
资助(27922)
编号(27198)
成果(23868)
(20961)
重点(19752)
(18603)
课题(18239)
教育部(18044)
(17593)
国家社会(17361)
人文(17203)
科研(17075)
期刊
(72437)
经济(72437)
研究(46824)
中国(30910)
学报(24898)
(23272)
(22795)
科学(21443)
管理(20631)
大学(19010)
学学(17391)
教育(16111)
农业(15709)
(15642)
金融(15642)
财经(13010)
技术(12180)
经济研究(11867)
业经(11349)
(11248)
问题(10509)
图书(10284)
(9372)
理论(8797)
统计(8206)
实践(7876)
(7876)
技术经济(7853)
国际(7783)
(7594)
共检索到23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叶正茂  
根据新古典分配理论,劳动的价格由其边际产出决定,劳动所得比重取决于其边际产出和投入数量,这不仅是生产达到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评价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合理的标准。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看,我国实际的劳动报酬占比低于劳动对产出的贡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资本深化虽然有助于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但是由于较低的利率扩大了资本的使用规模,这使得资本深化对我国的劳动报酬占比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此外,劳资力量对比、经济波动对劳动报酬具有显著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实际劳动报酬占比偏离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通过生产函数和联立方程模型,发现在非农就业增长、投资和劳动报酬占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部门的过程中,由于未能获得与其边际产出相等的工资报酬,使得劳动报酬占比下降而资本所得份额上升,资本所得份额的上升促进了投资,投资的增加保证了非农就业的持续增长。我们通常把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和高投资率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表现之一并给予特殊关注,但是,本文所揭示的劳动报酬占比变化的内在机制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特征,也表明高投资率和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并不是经济失衡的表现,它们是非农就业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保证非农就业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劳动报酬占比的下降虽然恶化了居...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统计资料的限制和统计口径的变化使得劳动报酬比重测算存在诸多困难。本文分析了资金流量表和投入产出表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优缺点,并提出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度劳动报酬比重的新思路,从而为测度劳动报酬比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国民核算资料提供新的参考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测算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具有可行性、准确性和稳定性等优点,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常进雄  王丹枫  
本文运用1998年至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劳动份额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运用生产函数估计了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分析了劳动份额偏离劳动贡献的原因。本文发现劳动份额偏低,且先下降后上升,逆经济周期变化趋势比较明显。从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来看,劳动者所得低于其对产出的贡献,在企业的初次分配中存在着对劳动者不公的现象;通过考察劳动对产出贡献的变化趋势,我们发现,劳动对产出的贡献在逐渐上升,虽然进一步拉大了与劳动份额的差距,但是对后期劳动份额的提高也起了正面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者的谈判能力以及经济波动是导致劳动份额偏离劳动贡献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士斌  郭晓峰  
1978—2007年的有关数据表明:贵州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从1998年开始明显趋于下降,且比西南邻省下降幅度大、速度快。这既与英美等国劳动报酬比重相对稳定的"卡尔多"特征事实不一致,也与日韩工业化过程中劳动报酬比重趋于上升相悖。贵州初次收入分配格局扭曲,已成为贵州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瓶颈。贵州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导致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与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等深层次调整和改革,才能最终改变这种不利于劳动者的初次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车伟  张士斌  
文章收集并使用1978年以来有关数据,具体研究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变动状况。按照国际通用的方法,文章对中国劳动报酬数据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与调整前劳动报酬占GDP份额出现显著下降不同,调整后劳动报酬份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部分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仅仅在最近几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中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不是劳动报酬占GDP份额的下降,而是这一比例水平长期过低,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似乎陷入了一种低水平稳定状态。作者认为,劳动报酬占GDP份额低是一种不利于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淑清  
初次分配的公平环境尚未建立,劳动报酬低,尤其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较低,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劳动者不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难以拉动内需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面对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正确处理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的关系,逐步降低税负,落实收入倍增计划,制定合理的工资涨幅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快速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变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的有效途径,也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基本要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龙  张泽华  
依据刘易斯"拐点"中对于保留收益的描述构建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为了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实证研究不仅提出了用以解决资本存量问题的二阶加权差分计量方法,还加入了用于衡量劳动力保留收益水平和差距的新变量。稳健的回归结果表明劳均资本、生活成本对劳动报酬份额存在正向影响,而劳动力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劳动力数量对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符合模型预期。与此同时,福利分析指出,对于初次分配是否有利于劳动者不能仅以劳动报酬份额为标准,否则会产生误判。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斌  
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是否合理,以及谁是挤占劳动者报酬的主因等议题,一直备受争议。作者运用1978-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法构成项目的数据,计算了历年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占比,以及四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比较了各国劳动者报酬占比数据。研究得出中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企业是挤占的主因、政府因税收刚性而间接挤占了劳动者报酬等认识;进而提出了稳定经济增长、提高中低收入组群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以"宽税基、低税率"思路推进税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和政府以"转移支付"手段承担中低收入组群的教育投入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金华  李忠华  白子芳  
本文在勾画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的基础上,指出近年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的下降主要缘于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和制度创新时更多地向企业倾斜,而忽视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企业因过分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而忽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因自身素质差而降低了与企业谈判的能力。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合力:政府要维护市场秩序,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向劳动者适当倾斜;企业要在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劳动者要借助于国家的帮助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与企业谈判的能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丁建中  董湘岩  高峰  
劳动的贡献和报酬新论丁建中董湘岩高峰在关于劳动在生产中的实际贡献和劳动应得报酬问题上,传统经济学理论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妨碍了经济理论尤其是分配理论的发展。因此,根据生产实践,重建关于劳动的贡献和报酬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笔者提出的“三元价值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光明  
数据质量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我国劳动报酬占比的准确测算,进而影响其在纵横向对比分析中的应用。文章从劳动报酬指标的核算口径、GDP数据的修订、核算资料的来源等三个方面,剖析了数据质量问题对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测算的影响机制,探讨了其中必要的规避办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紫哲  魏冬  
本文分全国整体和区域层面检验了两种要素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与劳动报酬占比的关系,结果显示,劳动、资本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都可以有效促进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且资本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大致相当,但劳动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优化带来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较大差别。此外,技能劳动供给与劳动报酬占比之间普遍存在U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报酬占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陶生  
《劳动的贡献和报酬新论》评析余陶生丁建中等同志在《劳动的贡献和报酬新论》(简称丁文)①中认为,“在关于劳动在生产中的实际贡献和劳动应得报酬问题上,传统经济理论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以致妨碍了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分配理论的发展。”因此,提出要重建关于劳动的贡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伟  范德成  王韶华  
笔者从要素投入与要素分配关系的视角,探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途径。通过C-D生产函数构建模型,笔者对要素分配的内在决定因素及各因素变动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劳动报酬占比的途径有四个:一是提高利率,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成本;二是降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以降低资本产出弹性;三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以减少资本供给;四是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以增加劳动力产出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