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6)
2023(14308)
2022(12361)
2021(11215)
2020(9606)
2019(21949)
2018(21711)
2017(42460)
2016(22866)
2015(25463)
2014(25107)
2013(25241)
2012(22917)
2011(20296)
2010(20178)
2009(18723)
2008(18551)
2007(16141)
2006(14288)
2005(12625)
作者
(66171)
(54825)
(54669)
(51572)
(34869)
(26111)
(24832)
(21518)
(20772)
(19594)
(18856)
(18574)
(17353)
(17269)
(16692)
(16636)
(16509)
(16362)
(15645)
(15611)
(13653)
(13318)
(13148)
(12472)
(12290)
(12116)
(12116)
(12072)
(10960)
(10821)
学科
(95364)
经济(95253)
(91385)
(81546)
企业(81546)
管理(79642)
方法(45433)
数学(36205)
数学方法(35849)
业经(30425)
(30295)
(29248)
中国(22350)
(21926)
财务(21864)
财务管理(21844)
农业(21543)
企业财务(20709)
技术(19733)
(18460)
理论(17965)
(17682)
地方(17331)
(17033)
(16661)
贸易(16653)
(16266)
(16160)
(14989)
环境(14584)
机构
学院(327747)
大学(325537)
管理(138409)
(131645)
经济(128852)
理学(120049)
理学院(118843)
管理学(117064)
管理学院(116474)
研究(101500)
中国(77729)
(68877)
科学(63401)
(59480)
(56130)
业大(50938)
(50145)
财经(48167)
(48157)
中心(46592)
研究所(45622)
农业(44206)
(43877)
北京(42878)
(40232)
师范(39881)
(38854)
经济学(38121)
(36694)
商学(36687)
基金
项目(224758)
科学(178073)
研究(165173)
基金(163967)
(141898)
国家(140636)
科学基金(122843)
社会(104718)
社会科(99310)
社会科学(99278)
(88859)
基金项目(88054)
自然(80462)
自然科(78616)
自然科学(78600)
自然科学基金(77252)
教育(74189)
(73169)
编号(67715)
资助(66475)
成果(53385)
重点(49167)
(48888)
(48822)
(47631)
创新(44874)
课题(44850)
(44016)
科研(42741)
国家社会(42605)
期刊
(144933)
经济(144933)
研究(92587)
中国(58402)
管理(52744)
(51313)
学报(49332)
(47074)
科学(46230)
大学(37753)
农业(36062)
学学(35503)
教育(31568)
技术(29431)
业经(26425)
(25772)
金融(25772)
财经(23254)
经济研究(21834)
(20404)
(19898)
图书(19715)
问题(18830)
技术经济(18182)
现代(16185)
科技(16169)
理论(15850)
商业(15338)
(14495)
实践(14444)
共检索到471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王庆华  刘伟  
同大多数基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要素误置与产业发展的文献不同,采用一个以中观产业为研究出发点的分析框架,并通过设定要素产出弹性时变对其加以扩展,首次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要素误置对效率损失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业各行业的要素误置呈现异质性;服务业仍沿袭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TFP的增长有限且主要源自要素误置程度变化的推动。现阶段,要素误置引致的产出缺口达到34%;各行业要素误置的纠偏对整体产出变动的贡献逐渐增加,但主要表现在生产性服务业,而生活性服务业的要素误置依然严重。弱化和消除服务业要素误置,关键在于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藩篱,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东坡  王树华  
服务业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要素错配是我国服务业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现象,但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并未得到足够关注。实证结果表明,劳动要素错配的影响大于资本要素,要素错配类型和程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估算结果表明,2004-2010年间要素错配对服务业产出造成9%-11%的损失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东部地区的要素错配对本地区服务业产出损失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三大地区劳动要素错配对服务业产出损失的贡献都大于资本要素错配的贡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根年  管志伟  秦辉  
本文采用区位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分散度指数反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总体态势,发现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地。但并非所有制造业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程度呈正相关,一些制造业空间聚集过度并呈现生产要素拥挤迹象,生产要素配置存在输入剩余和输出亏空。根据利润——规模指数关系特征,分析判断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合理性,并据此将制造业归类为集聚推进型、集聚适度型、集聚过度型三大类型。DEA分析结果表明:典型集聚过度型制造业客观存在生产要素的输入过剩和输出效率损失问题,应当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策略、或进行异地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  陈甬军  
对资源误置引致福利损失的计量是判定要素市场扭曲的直接证据。本文定义资源误置引致的福利损失为潜在产出缺口,即实际产出与帕累托最优配置情形下潜在产出的差额。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检验了制造业劳动要素的资源误置程度,计算了劳动要素误置引致的福利损失。研究表明:劳动要素在制造业两位数代码产业内、产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配置扭曲。样本考察期间,劳动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增长快于工资率增长,已经扭曲的劳动要素配置状况进一步恶化。本文的研究对于产业间、产业内资源配置的优化与自由要素市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柏惠  寇恩惠  杨龙见  
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的资源误置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此做出回应。本文扩展了Hsieh&Klenow(2009)模型,建立了包括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的三要素理论框架,使其更贴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利用2007—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多档税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模拟不同税率简并方案的效果。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间,完全消除多档税率的影响,将会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提升1.645%;不同的税率简并方案都能提升生产率,但单一标准税率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关系在多个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多档税率造成的扭曲还会传递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由此导致的额外生产率损失分别为1.327%和0.884%。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采矿业税率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减少税率差异对生产率具有提升效果这一发现。本文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证明了增值税单一税率的重要性,为通过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能源产业面板数据,测算能源产业要素配置状况与效率损失。研究发现,中国能源产业存在明显要素错配现象,且部分子行业要素错配呈现加剧态势。能源产业要素错配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能源开采区要素配置较为合理,能源加工区次之,能源均衡区要素错配最明显;不同能源行业中要素供给不足与过剩现象并存。要素错配对于能源产业产出缺口、产出变动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贡献具有显著异质性,区域间的要素错配损失贡献更高。由此,提出加快推动新技术渗透、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鼓励多种资本运营等建议,以期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爽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能源产业面板数据,测算能源产业要素配置状况与效率损失。研究发现,中国能源产业存在明显要素错配现象,且部分子行业要素错配呈现加剧态势。能源产业要素错配具有显著区域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能源开采区要素配置较为合理,能源加工区次之,能源均衡区要素错配最明显;不同能源行业中要素供给不足与过剩现象并存。要素错配对于能源产业产出缺口、产出变动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贡献具有显著异质性,区域间的要素错配损失贡献更高。由此,提出加快推动新技术渗透、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鼓励多种资本运营等建议,以期为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呈阳  周海波  胡汉辉  
在平衡地区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与要素资源迁移速度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由此导致的要素资源的空间错配造成了经济效率的损失。借鉴要素资源行业间错配的研究方法,本文引入空间维度,在将劳动力细分为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的基础上构建了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N行业M地区生产模型,以江苏为案例,采用1500家企业调研的一手数据,测算了目前作为产业转移主体的传统产业中资金、高端人才和普通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错配形态、程度和由此导致的产出缺口。测算结果描绘出要素资源空间错配的形态:经济先发地区供给不足,而后发地区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剩,这表明产业转移的速度滞后于要素迁移的速度,应当进一步推进产业由先发地区向后发地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基于2005—2020年中国省级农业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从要素市场扭曲和空间失衡的角度探究了农业要素市场关联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要素市场具有关联性,农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育会影响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扭曲和资本市场扭曲降低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农业生产要素空间失衡会造成周边地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损失,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从空间效应分解来看,资本市场扭曲的间接效应甚至超过了直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根据全要素生产效率分解,劳动力市场扭曲和资本市场扭曲的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损失,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效率损失。因此,降低农业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率至关重要,发展农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降低农业外包服务成本,提高农业金融的可及性,是促进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效市场发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宋凯艺  
采用20072015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经营效率,以及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基础上,采用SBM-DEA模型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市场扭曲问题;在考虑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等非期望产出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商业银行考虑非期望产出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钰芬  陈锦颖  
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正确认识创新要素配置现状,是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将Brandt传统要素错配测算模型拓展至创新领域,规避创新价格水平获取难题,兼顾创新经济价值与成果共享特性,放宽不变产出弹性假定,构建创新要素错配测算新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测算我国地区间创新要素错配程度及效率损失,结果表明:地区间创新要素错配明显缓解,现阶段创新人力错配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地区创新要素错配程度差异显著但逐步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异质性尤为明显;大部分中西部落后地区创新要素配置过度,创新效率偏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提升空间巨大。本研究有助于客观掌握创新要素配置状况,为推进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白俊红  卞元超  
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中的一项典型特征,要素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中国创新生产活动及其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基于创新生产效率的视角,以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为主要切入点,在详细阐述二者对创新生产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分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创新生产效率损失的影响效应,并基于反事实检验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造成的创新生产效率损失缺口。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劳动力要素市场和资本要素市场均呈现出较强的扭曲态势;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生产效率损失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二者均显著抑制了中国创新生产活动的开展及其效率的提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宋凯艺  
采用2007~2015年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测算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经营效率,以及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基础上,采用SBM-DEA模型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要素市场扭曲问题;在考虑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等非期望产出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商业银行考虑非期望产出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显著为正。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正,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均是不显著的。采用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在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过程中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宏运  李谷成  周晓时  
本文构建农业要素错配与产出变动的分析框架,基于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核算了中国农业要素产出弹性,并考察了各地区的农业要素错配程度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资本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出先改善后加深再改善的趋势,而在东北地区不断改善。劳动要素错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断缓解,在东北地区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土地要素在东部地区配置相对不足,在西部地区投入相对过度,且各地区的土地要素错配均未得到明显"纠正"。(2)从产出变动的视角看,1978—2015年,资本、劳动和土地要素错配对中国农业产出变动的平均影响分别为0.02%、0.05%和-0.10%。从产出损失的视角看,农业要素错配造成中国农业产出年均5%的损失且不断增加。最后本文认为,优化地区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减少农业产出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启林  赵永亮  杨子晖  
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出口企业扭曲(或错误)配置劳动力要素,本文通过Blinder-Oaxaca分解法将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外部市场的订单(业务)波动类型分为四组,以此考察不同波动情形下资源错配的企业生产率损失。市场处于膨胀期(订单增长期)的企业相对萧条期(订单递减期)企业由此会付出更大的生产率损失,即"市场机会损失"更显著;订单外销导向(比内销导向)的要素扭曲配置代价更高,即存在显著的出口"干中学损失"。此外,要素扭曲配置还会导致"多样性收益损失"。除了信息不充分,要素和产品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劳动力调整粘性,也会导致企业非意愿逆向调整(扭曲配置),进而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肩负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