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0)
2023(3488)
2022(3040)
2021(2621)
2020(2289)
2019(5044)
2018(4836)
2017(9798)
2016(5247)
2015(5861)
2014(5800)
2013(5919)
2012(5477)
2011(4947)
2010(4984)
2009(4329)
2008(4269)
2007(3674)
2006(3283)
2005(2766)
作者
(15970)
(13340)
(13188)
(12461)
(8106)
(6204)
(6069)
(5163)
(4995)
(4732)
(4504)
(4381)
(4165)
(4097)
(4022)
(4000)
(3985)
(3943)
(3721)
(3693)
(3271)
(3232)
(3218)
(2971)
(2912)
(2871)
(2829)
(2818)
(2715)
(2710)
学科
(27670)
经济(27658)
(13930)
管理(12546)
方法(11330)
(10498)
企业(10498)
数学(10052)
数学方法(9957)
产业(8523)
(7562)
地方(7384)
业经(7101)
中国(5460)
农业(5137)
结构(5120)
技术(5009)
地方经济(4745)
(4171)
环境(4012)
产业结构(3681)
(3541)
贸易(3540)
(3507)
(3438)
(3404)
(3380)
(3318)
理论(3112)
(2978)
机构
学院(77626)
大学(76189)
(35010)
经济(34366)
管理(30742)
理学(27092)
研究(27076)
理学院(26751)
管理学(26313)
管理学院(26162)
中国(18228)
科学(16817)
(16214)
(15258)
业大(13735)
(13254)
(12531)
研究所(12184)
农业(12148)
中心(12001)
(11753)
经济学(10703)
财经(10452)
(10017)
(9952)
北京(9856)
师范(9846)
经济学院(9844)
(9440)
经济管理(9390)
基金
项目(55496)
科学(44481)
基金(40340)
研究(39501)
(35457)
国家(35194)
科学基金(30460)
社会(26338)
社会科(25305)
社会科学(25300)
(23142)
基金项目(22069)
自然(19335)
(19198)
自然科(18851)
自然科学(18847)
自然科学基金(18561)
教育(17347)
资助(15822)
编号(15016)
(13724)
重点(12527)
(12158)
(11848)
创新(11309)
发展(11276)
国家社会(11235)
(11123)
成果(10968)
计划(10665)
期刊
(37067)
经济(37067)
研究(21685)
中国(14975)
(13468)
科学(12082)
学报(12003)
管理(10864)
农业(9577)
大学(9149)
学学(8768)
(8693)
业经(6938)
技术(6857)
教育(6378)
经济研究(5984)
问题(5478)
(5293)
财经(4983)
技术经济(4673)
科技(4628)
(4519)
统计(4235)
(4169)
商业(4168)
现代(4166)
资源(4003)
(3731)
金融(3731)
决策(3580)
共检索到108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勇  王国顺  周湘  
国内外从要素投入角度研究产业由来已久,但关于要素角度的产业划分法,意见并不统一。产业研究中有关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问题研究较多,对资源、信息、网络密集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个要素角度的产业划分体系及产业区分方法——直观判断法、要素贡献测量方法,最后探讨了要素角度产业划分的意义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关干产业划分问题.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四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农业的出现;第二次,手工业的产生;第三次,机器工业的兴起;第四次,以高技术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的发展。所谓高技术;包括:微电于、激光、基因工程、超导体、梭能等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平  闫卫阳  
本文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确定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然后,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通过多要素叠加分析,对我国一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的理论边界进行渐进式调整,以确定我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范围边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小平  闫卫阳  
本文基于城市综合实力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计算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实力值,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聚类确定出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然后,以37个中心城市为发生元,通过多要素叠加分析,对我国一级经济区和二级经济区的理论边界进行渐进式调整,以确定我国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的范围边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果庆  
在文献划分基础上,本文建立计算FDI企业对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贡献指标体系,并以此分析了FDI企业对我国近期工业部门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FDI主要是通过进入我国技术密集型工业群,以提升我国工业结构;但也应看到跨国公司控制了我国技术密集型工业会导致我国工业竞争力空心化的潜在危险,为此,我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欣  李秀敏  穆晓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要素报酬所占比重经历了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波动过程。劳动要素报酬所占比重过低,在长期层面上必将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寻找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从中国对外贸易视角出发,将贸易对象按收入水平划分,分析其结构特点,并构建计量回归模型,探讨其对国内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量有明显差别;随着贸易对象地区收入水平的提升,对收入水平越高地区的出口量增加越有利于劳动要素收入提高,而对其进口量的增加更有利于资本要素收入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五湘  白二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军  宋德勇  
随着20世纪末由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概念后,世界经济的竞争本质上已成为技术进步与知识创新及智力投入的竞争,以自然资源、人力和资金投入为特征的传统产业正转向以技术、创意与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知识产业。知识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极大提高,要求人们更系统地分析界定知识产业的行业构成。本文论述了知识产业的基本特征,知识产业划分的各种方法,提出了指标分析法划分知识产业的设想及方法,并作了相关的应用分析,指出各种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可提高知识产业划分的客观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五四  
按市场划分整合产业结构李五四当今世界各国现行的产业结构是经历了数百、甚至数千年的社会分工发展而沿袭至今的,无论是按照其形成的历史顺序而划分的一、二、三产业结构,还是按照国家管理方式而形成的部门划分和行业划分的产业结构,其形成的原因和社会功能取向大致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镜   邱爽   张又萍   王丽娟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河南省18个地区的截面数据,运用3E体系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相对发展度以及障碍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10—2021年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演变类型以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1)2010—2021年河南省文旅融合发展水平由严重失调向中度失调转变,整体处于萌芽阶段,各地区融合等级在逐年提升,且整体呈现南高北低、中高东西低的聚集趋势;(2)根据融合发展类型归纳出3种融合类型、6种文旅融合演变类型,融合发展类型逐渐向优先文化发展演进的地区增多;(3)发展环境作为文化与旅游子系统中最显著的障碍因素,是河南省实现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需要重点攻克的因素,在文旅融合实践过程中以旅彰文显著,但以文促旅不足,旅游需积极向文化借力,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秀琼  
根据游客消费行为特征中的旅游者访问频率、逗留时间以及旅游景点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旅游显性比较优势、旅游位序比指数,采用四象限分类法将旅游区分为重点旅游区、深渊旅游区、崛起旅游区和传统旅游区四类。本文进一步结合Bult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Plog的旅游者心理学分类理论研究基于旅游者角度的旅游区划分在旅游市场营销中以及旅游流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顺法  李向民  
产业融合在整个经济系统中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它的直接效应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关系、产业组织形态等方面发生根本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其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为适应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本文依据产品价值构成的变化,用产业进化的观点对现有产业进行创造性解构,提出了分别以精神产品、服务产品、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组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创意产业深刻影响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处于产业体系的中心位置。最后,对产业演变趋势做了验证性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树宽  姜红  
产业创新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产业创新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同。本文论证了基于创新结构效应的产业类型划分机理及其判定方法,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8个工业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5种不同的产业类型。针对我国每类产业的特点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大为  
文章对马克思的生态理论进行回顾,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最大化为依据,在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完善和拓展了产业分类方法,增加了第四产业——知识产业和第五产业——环境产业,从而形成基于生态经济的五次产业分类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