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7)
- 2023(5799)
- 2022(4875)
- 2021(4256)
- 2020(3588)
- 2019(8040)
- 2018(7742)
- 2017(15582)
- 2016(8367)
- 2015(8953)
- 2014(8889)
- 2013(8929)
- 2012(8277)
- 2011(7545)
- 2010(7449)
- 2009(6538)
- 2008(6337)
- 2007(5749)
- 2006(4999)
- 2005(4348)
- 学科
- 济(45322)
- 经济(45309)
- 业(21781)
- 管理(19555)
- 方法(17613)
- 数学(15852)
- 数学方法(15759)
- 企(15620)
- 企业(15620)
- 地方(14505)
- 农(12331)
- 业经(9991)
- 地方经济(9792)
- 产业(9787)
- 中国(9757)
- 农业(8768)
- 学(7669)
- 财(7099)
- 结构(6999)
- 贸(6462)
- 贸易(6461)
- 制(6458)
- 技术(6457)
- 环境(6329)
- 易(6191)
- 体(5378)
- 和(5190)
- 发(5134)
- 融(4828)
- 金融(4825)
- 机构
- 学院(121943)
- 大学(120061)
- 济(55550)
- 经济(54678)
- 管理(47360)
- 研究(43345)
- 理学(41994)
- 理学院(41457)
- 管理学(40842)
- 管理学院(40611)
- 中国(30273)
- 科学(27334)
- 京(24729)
- 农(22073)
- 所(21730)
- 财(20756)
- 研究所(20206)
- 业大(19672)
- 中心(19324)
- 江(18010)
- 经济学(17675)
- 农业(17453)
- 财经(17275)
- 范(16463)
- 师范(16272)
- 经济学院(16143)
- 院(15699)
- 经(15675)
- 北京(14880)
- 经济管理(14079)
- 基金
- 项目(89010)
- 科学(71853)
- 基金(65342)
- 研究(63887)
- 家(57609)
- 国家(57183)
- 科学基金(49312)
- 社会(43128)
- 社会科(41294)
- 社会科学(41285)
- 省(36406)
- 基金项目(35446)
- 自然(30791)
- 自然科(30040)
- 自然科学(30034)
- 划(29983)
- 自然科学基金(29545)
- 教育(28116)
- 资助(25442)
- 编号(24669)
- 发(22159)
- 重点(20762)
- 部(19311)
- 创(19047)
- 国家社会(18644)
- 成果(18564)
- 发展(18164)
- 展(17914)
- 创新(17895)
- 课题(17079)
共检索到168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君丽
通过建立东部-中西部要素结构变动模型分析了我国当前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禀赋不同的情况下,特别是东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资本价格相对变动的情况下对两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结论是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本流出会促使产业部分环节向中西部转移,并促进两个地区向更高一层产业链环节攀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以2004~2009年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市场份额与上海、浙江等省市商务成本及其构成要素综合得分作相关分析,探讨产业转移与区域商务成本变动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区域和具体产业的不同,产业转移与区域商务成本及其构成变动的相关关系具有差异性。若某区域特定产业为转出状态时,产业转移与区域要素成本及其构成呈现负相关,与交易成本及其构成多数呈现正相关;若某区域特定产业为转入状态时,产业转移与区域要素成本及其构成则呈现正相关,与交易成本及其构成多数呈现负相关。这对于区域政府制定相关产业转移支持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商务成本 相关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伟 金朝辉 邓贵川 万谍
本文首先建立汇率变动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分析汇率变动通过资源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的机制,发现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消费转移四个因素的影响。之后考虑到“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各省份主要贸易伙伴的构成,本文构建了省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该促进作用随各省份第二产业(贸易品)消费占比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上升、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下降或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占比上升而增强;(2)“一带一路”倡议本身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由此,本文认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制定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鼓励服务消费以及改善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双边贸易结构等政策。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资源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汉清
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业转移承载着要素转移,要素转移不一定伴随着产业转移。无论是要素转移还是产业转移,根本动因都是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产业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产业收益低的地区向产业收益高的地区转移;要素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要素收益低的地区向要素收益高的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出转入地区利弊参半,而要素转移对流入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带来强大推动力,对流出地区经济发展则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要素转移 产业转移 产业收益 利益最大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白国强
以"双转移"为核心内容的产业转移园建设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引领作用。而其本身也有一个因应内外部条件变化而转型升级问题,对此需作深入研究。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向关联的分析框架,以广东为例,重点分析产业转移园建设中劳动力、资本和土地资源的配置响应,以及转入地和转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绩效。在此基础上,从园区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园区产业发展等方面揭示了广东产业转移园建设中的要素响应问题。本文认为产业转移园的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改善要素供给。因此,一要以园区提质扩容促进要素集聚。重点要突破园区建设瓶颈,促进园区要素高效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戴宏伟 王云平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区域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原
文章就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作用机理展开研究,分析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提出通过市场拓展实现产业转移、进而达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
市场拓展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琼 吴雅兰
基于199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全国31个省市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响应方向和程度不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变动通过价格穿越和FDI渠道影响东部产业结构,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影响西部产业结构。因此,人民币贬值时期,东部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来疏通价格穿越渠道,提高FDI质量的甄别效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人民币升值时期,西部通过提高服务与技术贸易比例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价格穿越 FDI 国际贸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力 林志玲
CEPA及其补充协议的实施,改善了粤港两地经贸关系,港资服务业的进入如火如荼。文章分析了CEPA签订前后,粤港珠区域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及粤珠地区制造业优势的变动情况,探讨香港服务业扩散对广东及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广东地区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思考。
关键词:
服务业扩散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于泳波 周子为 易子涵 王利军
本文以2005—2018年的省级数据为样本,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潜能的关键作用并构建了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从技术流入与输出双向视角检验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对区域间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先进制造业集群显著促进了区域间技术转移,对技术流入与输出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别;产业结构升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区域间技术转移的过程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作用仍有待提升;市场潜能仅对后半段中介路径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市场潜能越大越能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间技术转移的促进作用,且对技术流入的调节效应更强。基于此,本文提出政策启示如下:鼓励各区域先进制造业集群差异化发展,强化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垂直关联,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以及在低集群地区充分挖掘区域市场潜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仁祥
文章在分析经典要素理论基础上,对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进行简要评述。研究发现要素流动促进产业转移,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要素流动的规模和层次。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资本流动 技术流动 产业转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凤霞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区域产业素质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进行了明确地定量分析,认为区域产业素质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关联作用。因此,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必须促进区域产业素质升级。
关键词:
区域产业素质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琪
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服务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注入—吸收"机制,如果不能理性地把握好服务业承接度,很容易造成非合意性的产业结构趋同。文章通过对我国东部地区8省市2005~2012年服务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同构度的计算,发现东部地区各省市之间服务业结构已经呈现了高度的同构化趋势。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同构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从破除区域行政壁垒、培育服务业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服务业集聚力、创新引资政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国际服务业转移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龙 张力
产业转移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构建出区域产业转移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1997—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和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产业转移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上产业转移对高、中、低技能就业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技能就业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高技能就业增加主要源自于产业转移引起的技能需求上升,而中、低技能就业的增加源自于产业转移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受到产业协同集聚度的门限效应影响。相比之下,无论是产业转出地还是转入地中等技能就业获益最大,高技能就业次之;受制于协同集聚水平,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入地低技能就业影响不显著。此外,中等技能就业在结构上对产业协同集聚更为敏感。就东部地区而言,当协同集聚度低于某一水平时,中高和中低技能就业呈现互补式增长;进入中间区段后,中高技能就业增长会挤出中低技能;之后协同集聚进一步提升,产业转移会同时抑制两部分就业的增加。而在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中低或中高单一技能层次的就业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成祖松 王先柱 冷娜娜
通过在泛长三角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probit模型对产业转移粘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区位特征因素来看,当地是否拥有转移企业需要的原材料、土地可获得性及成本优势、劳动力数量等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从集聚效应因素来看,当地是否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是否拥有产业集群、是否有较大的市场等对企业做出转移决策有较大的影响;从区域政策因素来看,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增加了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我们发现所有显著因素中,集聚效应中对产业粘性的边际效应最大,集聚效应在产业粘性中起主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