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0)
- 2023(9775)
- 2022(8370)
- 2021(7494)
- 2020(6332)
- 2019(14271)
- 2018(14140)
- 2017(27731)
- 2016(14570)
- 2015(15890)
- 2014(15809)
- 2013(15686)
- 2012(14369)
- 2011(12813)
- 2010(12962)
- 2009(11986)
- 2008(11834)
- 2007(10828)
- 2006(9501)
- 2005(8519)
- 学科
- 济(63641)
- 经济(63566)
- 管理(51013)
- 业(50517)
- 企(43235)
- 企业(43235)
- 方法(25846)
- 数学(22354)
- 数学方法(22184)
- 技术(18073)
- 财(17513)
- 农(16525)
- 业经(16325)
- 制(16157)
- 中国(16014)
- 地方(13831)
- 技术管理(12600)
- 产业(12233)
- 体(11628)
- 农业(11147)
- 银(10401)
- 银行(10373)
- 务(10345)
- 财务(10326)
- 财务管理(10304)
- 学(9969)
- 行(9901)
- 融(9890)
- 金融(9888)
- 划(9818)
- 机构
- 学院(207960)
- 大学(206510)
- 济(93759)
- 经济(92127)
- 管理(83853)
- 理学(72649)
- 理学院(71939)
- 管理学(70997)
- 管理学院(70589)
- 研究(67807)
- 中国(50825)
- 财(44020)
- 京(41740)
- 科学(38031)
- 财经(34234)
- 所(32655)
- 江(32332)
- 农(31366)
- 经(30934)
- 中心(30908)
- 经济学(29353)
- 业大(29219)
- 研究所(29214)
- 经济学院(26550)
- 北京(25810)
- 财经大学(25304)
- 州(24661)
- 院(24479)
- 农业(24291)
- 范(24253)
- 基金
- 项目(140142)
- 科学(113327)
- 研究(104842)
- 基金(103071)
- 家(88783)
- 国家(88055)
- 科学基金(77228)
- 社会(70549)
- 社会科(67297)
- 社会科学(67286)
- 省(56759)
- 基金项目(54932)
- 教育(47978)
- 自然(47510)
- 自然科(46444)
- 自然科学(46435)
- 划(46189)
- 自然科学基金(45724)
- 编号(40168)
- 资助(40120)
- 创(35654)
- 创新(32393)
- 成果(32303)
- 制(32229)
- 重点(31768)
- 部(31462)
- 发(31356)
- 国家社会(30004)
- 课题(28727)
- 教育部(27706)
共检索到312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子昂 姜尔加 何长清
本文从推动天然气产业增长的关键要素组合创新创造价值的角度,突出科技与管理创新等非物质要素创新的核心作用理念,提出要素组合创新增值机制概念,并构筑其动力模式,以阐释天然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制。文后指出了转变天然气经济增长方式8项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思怡 陈姿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方针以来,福建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虽取得了不少成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但总体上依然没有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相关制约和提高生产方式改进的因素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讨。
关键词:
投资 创新 经济增长方式 转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翔 邓峰
将区域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纳入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下,把创新分为本地创新和周边地区创新,利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地区创新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优化是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间传导环节,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贡献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关系。打破区域壁垒,加强区域间尤其是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天勇
转变增长方式、制度创新与提高经济效率中共中央党校周天勇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率。必须通过宏观和微观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规范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刺激其劳动、智能、技能、技术和资本等要素的供给,调动其节约资源和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宝安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虽然有所转变,但由于受传统经济增长观念和体制性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转变的总体效果不理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在延续,在某些领域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没有实现转变,甚至还有恶化趋势。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 财政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两个最典型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二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从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判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创新,关犍在于增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书剑
投资制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杨书剑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远竹 任恒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柴盈
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法,对深圳近3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及转变历程进行梳理,研究表明:深圳由粗放型增长成功转变为集约型,主要取决于发展自主创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包括战略导向机制与产业政策、空间整合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交会的创新平台和风险融资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彭致圭
全面创新企业“六大机制”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山西省副省长彭致圭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机制不活、体制不顺、制度不断、管理不善、装备不良、包袱不轻、资金不足、环境不佳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机制不活上,而机制不活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伟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现今已发展到了这样一个转折关头:传统的粗放型数量扩张受资源、环境和国际市场的制约增大,越来越难以为继,要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方式,即以技术创新和对稀缺性资源有效利用为特征的集约式增长。这一转变,对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来说都是必要的,但由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粗放式扩张程度不尽相同,各部门在国民经济总体中的地位不同,因而转变增长方式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确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必须正视实现两个转变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方面要在现存体制条件下采取具体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施新平
商贸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增长方式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是技术、劳动、资本三种要素共同驱动的结果;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市场化指数、城镇化率、批发零售行业区位熵、进出口贸易额占GDP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对数、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人均铁路里程的对数提升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贸流通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