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3)
2023(14419)
2022(12302)
2021(10895)
2020(9386)
2019(21308)
2018(20554)
2017(39981)
2016(21938)
2015(24486)
2014(24193)
2013(24357)
2012(23135)
2011(21153)
2010(21229)
2009(19952)
2008(19681)
2007(17880)
2006(15999)
2005(14461)
作者
(68663)
(57759)
(57434)
(54831)
(36643)
(27931)
(26071)
(22477)
(21722)
(20433)
(19984)
(19168)
(18584)
(18506)
(18331)
(17991)
(17499)
(17106)
(16779)
(16489)
(14651)
(14304)
(14213)
(13260)
(13222)
(12738)
(12680)
(12572)
(11754)
(11451)
学科
(111410)
经济(111301)
管理(61872)
(59047)
方法(46986)
(46584)
企业(46584)
数学(42271)
数学方法(41957)
(28559)
(25862)
中国(24701)
地方(24232)
(23269)
(22238)
税收(20771)
(20604)
业经(20506)
(18982)
贸易(18975)
(18356)
农业(17959)
(17254)
(16169)
财务(16153)
财务管理(16112)
企业财务(15355)
环境(15152)
地方经济(15056)
(14420)
机构
大学(330832)
学院(328023)
(145742)
经济(143069)
管理(120331)
研究(118540)
理学(104270)
理学院(103012)
管理学(101290)
管理学院(100702)
中国(87517)
科学(74241)
(68913)
(68821)
(64892)
(62764)
研究所(57019)
财经(54249)
业大(53270)
中心(52638)
农业(51672)
(49786)
(49244)
经济学(46884)
北京(43207)
经济学院(42404)
(41592)
财经大学(40070)
(39979)
师范(39393)
基金
项目(218557)
科学(170656)
基金(160862)
研究(150025)
(144230)
国家(143090)
科学基金(120239)
社会(98071)
社会科(93108)
社会科学(93078)
基金项目(84892)
(83878)
自然(79377)
自然科(77580)
自然科学(77550)
自然科学基金(76244)
(71853)
教育(67967)
资助(66518)
编号(57447)
重点(50042)
(48569)
(47850)
成果(46700)
(44976)
科研(42962)
创新(42285)
计划(42038)
国家社会(41884)
教育部(41085)
期刊
(159793)
经济(159793)
研究(101176)
学报(61802)
中国(59267)
(57481)
(53265)
科学(52320)
大学(44893)
学学(43062)
管理(42215)
农业(38291)
(28765)
金融(28765)
经济研究(28206)
财经(27998)
技术(25103)
教育(24530)
(24105)
业经(22918)
问题(21174)
(20552)
(17856)
技术经济(17749)
(17193)
(16532)
统计(16429)
(16277)
国际(16156)
业大(15364)
共检索到49118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房林  赵倩  邹卫星  
文章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1999—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地区差异性条件下,分析资本有效税负、消费有效税负和劳动有效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两种有效税负地区差异不明显,降低资本有效税负,提高消费有效税负均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劳动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其中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为正,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为负。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房林  赵倩  邹卫星  
文章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1999—2015年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地区差异性条件下,分析资本有效税负、消费有效税负和劳动有效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两种有效税负地区差异不明显,降低资本有效税负,提高消费有效税负均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劳动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性,其中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为正,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为负。经济开放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韩  鲍宗客  
本文在巴罗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方法分析发现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为负,同时计算出了使我国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18%,这高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税负水平,税负需要适当降低,但减税空间并不大。文章进一步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行为税的减税效应进行分析,发现各税种对促进消费和投资的效应是不同的。最后,针对加强减税效应、扩大民生支出和发挥增税效应方面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研  张大红  
提高国内林业产出是解决我国林木产品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林业产出受资本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影响。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对我国2005—2016年的相关林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之前,资本要素投入增长对于林业产出增长贡献率最大;2013年之后,林业技术进步对林业产出增长贡献率超过资本要素;我国林业就业人员数量逐渐下降,林业劳动要素投入增加对于林业产出贡献无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玉龙  
近年来,研究有关税收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多,但从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却不多。在宋则行先生推导的国民经济增长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税收和政府支出因素的同时,再做出如下假定:资本的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政府只对剩余价值征税;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税收不会改变产品间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宏观税负的总体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华  
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本文借助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从数据的平稳性、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提高会严重影响投资,并进而对实际GDP产生负的冲击。这一结论表明我国的税收政策实践与凯恩斯主义原理相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胡凯  胡杨昱娇  
本文采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税负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分析表明,地区宏观税负水平基本适度,但边际宏观税负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消极影响不容忽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降低欠发达地区的税收负担水平,规范横向税收分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戎  张凯强  
本文借鉴Romer&Romer(2010),使用叙事记录法(Narrative Record)识别外生性税负变化,结合SVAR模型分析外生税负变化的经济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外生性税收政策事件使得税收收入占GDP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将显著地降低实际GDP 4.2%。这表明减税将有效扩大产出,促进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零售总额受正向税收冲击的影响则分别降低6.4%和4.1%。(3)在加入广义货币供应量之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当局在税收政策收紧时将同时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货币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的态势。本文的结论将为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亚  王琪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国际社会开征碳税的呼吁声越来越强。而碳税的征收必然影响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文章选取1991~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数据推算出我国碳排放规模,通过假定征收不同形式的碳税来分析开征碳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征收碳税与我国经济增长呈反向变动关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汪柱旺  
利用1994-2007年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GDP总量与政府非税收入互为因果,即经济增长能促进政府非税收入的增长,非税收入的增长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若分项考察中央与地方政府非税收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则地方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强。然而,地方经济发展更多地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增长,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我国目前财政体制还有不完善之处。因此,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应保持政府非税收入的合理规模,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税收入范围,并进一步健全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及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沛  李克俊  
本文应用经济增长模型对1985~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R&D经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得到要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必须特别重视人力资本的结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健  
本文计算了我国1998~2003年间各地区宏观税负,并利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及其内部税负差异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税负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税负水平最低,且各经济区之间税负差异逐年递增;就各经济区内部税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内部税负差异虽然逐年下降,但相比中部地区仍较大。本文将从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三方面分析造成税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贤掌  黄耀军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GDP之比)曾有一段时间逐年上升,但从1985年以后,却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228%下降至1996年的1007%。同时,不同地区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税收负担的不平等性也增加了。为了进行深入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李健健  龚芳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理论界的许多实证分析表明,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们要正确理解文化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使其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蒙荫莉  
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宏观税负水平成负相关关系,过重税负水平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又不能把税收简单地一减了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