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9)
- 2023(6050)
- 2022(5009)
- 2021(4480)
- 2020(3804)
- 2019(8559)
- 2018(8389)
- 2017(16412)
- 2016(9077)
- 2015(10308)
- 2014(10231)
- 2013(10357)
- 2012(9940)
- 2011(9166)
- 2010(9622)
- 2009(8761)
- 2008(8847)
- 2007(8039)
- 2006(7316)
- 2005(6524)
- 学科
- 济(43829)
- 经济(43790)
- 业(24637)
- 管理(22308)
- 企(18914)
- 企业(18914)
- 方法(17255)
- 数学(13881)
- 数学方法(13712)
- 农(12655)
- 业经(11443)
- 中国(10377)
- 学(10160)
- 产业(10003)
- 地方(9425)
- 农业(8853)
- 贸(8675)
- 贸易(8674)
- 易(8402)
- 理论(8122)
- 财(7813)
- 融(7497)
- 金融(7495)
- 制(7395)
- 技术(7320)
- 和(6587)
- 银(6323)
- 银行(6291)
- 行(6115)
- 环境(5949)
- 机构
- 大学(147423)
- 学院(144792)
- 济(61407)
- 经济(60347)
- 研究(52812)
- 管理(52231)
- 理学(44930)
- 理学院(44343)
- 管理学(43559)
- 管理学院(43289)
- 中国(37144)
- 科学(32406)
- 京(31210)
- 所(27515)
- 财(26999)
- 农(26430)
- 研究所(25240)
- 江(22407)
- 中心(22316)
- 业大(22155)
- 财经(21743)
- 范(21687)
- 师范(21492)
- 农业(20929)
- 经(19565)
- 经济学(19508)
- 北京(19417)
- 院(17996)
- 经济学院(17656)
- 州(17621)
- 基金
- 项目(94001)
- 科学(74640)
- 研究(68809)
- 基金(68482)
- 家(60331)
- 国家(59848)
- 科学基金(50356)
- 社会(44908)
- 社会科(42838)
- 社会科学(42824)
- 省(36970)
- 基金项目(36174)
- 划(31422)
- 教育(31304)
- 自然(31077)
- 自然科(30342)
- 自然科学(30331)
- 自然科学基金(29832)
- 资助(27092)
- 编号(26981)
- 成果(23361)
- 发(21967)
- 重点(21897)
- 部(21018)
- 创(19946)
- 课题(19266)
- 国家社会(19151)
- 创新(18633)
- 教育部(17942)
- 发展(17624)
共检索到21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慧爽 刘东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并且不断加快。文章从要素禀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提出破除国际产业转移障碍的对策是:国际产业承接国的政府和企业应该着力培养制度环境,使内部市场经济趋向良性循环,降低产业转移刚性和障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动态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国政 张毅 黄小勇
本文以商务部认定的湖南、江西省四个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为样本,对比分析要素禀赋、政策支持和金融资源配置的异同及其影响,在总结归纳各自承接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精品园区+核心企业+直接融资+金融助推"的较优模式,认为政策支持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直接因素;要素禀赋的影响力有弱化趋势;金融资源配置是影响承接力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对待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业转移企业,承接的工作重点应各有侧重。因此,承接产业转移要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方向一致,注重与本地的产业互补相结合,并需要金融部门的主动参与和服务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亚玲 王朝全
文章论述了核心能力刚性是制约成熟大型公司发展与管理突破性创新的深层次原因。从探讨核心能力刚性的产生入手,研究了成熟大型公司内核心能力刚性如何制约突破性创新的发展,并提出了超越核心能力刚性以发展突破性创新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核心能力刚性 突破性创新 超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李梅 庄晋财 李楚 陈聪
迂回生产方式下,产业发展中的企业为了谋求降低交易费用,获取聚集的知识溢出效应,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的空间演化,体现出从纵向延伸到横向拓展,从区域内到区域外,从"点"到"线"再到"网"的动态特征,有其内在的一般规律性,并具体表现为不同演化形态下的区域内纵向延伸、区域间纵向延伸、区域内横向拓展、区域间横向拓展、产业链网结构五种模式。从现实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忽略产业链空间动态演化规律,陷入"只见企业,不见产业"的"企业转移陷阱",无法实现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目标。遵循产业链空间演化规律,通过"承接集群式转移"、"引进桥梁企业或关键节点企业"等方式实现产业链...
关键词:
产业链 空间演化 西部 产业转移 整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明忠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受其自身所能支配和拥有的金融资源约束:金融资源的多少影响劳动者转移前的技能培训、对劳动者工作搜寻的过程有直接影响、影响劳动者转移过程中的家属安置及其转移方式。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支持: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疏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资金融通渠道;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治 陆建明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迅速提升的同时污染排放也不断增加,要素禀赋和污染转移对中国制造业实现清洁增长的影响效果如何,深入研究该问题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建立出口商品碳排放含量指标,对全球163个国家1995-2007年的出口商品碳排放含量进行了测算,并以中国制造业为例,具体检验了要素禀赋假说和污染天堂假说在全球和中国是否成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污染天堂假说在全球样本下并不成立,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碳排放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②中国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长期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理论上这种贸易分工不应增加污染排放,然而伴随FDI大量流入中国制造业,其通过产业关联间接...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雅君 张雅俊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因有别于传统生产要素的技术—经济特征而成为现代生产要素。培育数据要素市场需要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畅通数据要素交易流通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三重构建目标。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建设有序推进,但基础制度仍不完善,尚未充分挖掘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并释放发展潜力。当前面临着数据安全保护不足、开放共享流通不畅、数据权属不清、双重信任困境难规避、定价和交易体系不健全等现实挑战和制约因素。破解数据要素市场化困局,未来应基于“制度支撑—交易体系—市场监管—技术赋能”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径,以数据要素分类分级为起点,通过数据要素确权、定价和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等制度基础支撑数据要素有效供给;加快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构建;推动科学立法与规范监管,保障和支撑数据要素市场交易及运行。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应加速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赋能数字中国建设。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市场 数字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斐 刘学敏
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资源禀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富集的资源条件往往使政府在产业博弈中更倾向于发展资源类产业,但当资源趋于枯竭时,城市发展便会出现诸多问题。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禀赋条件约束的困境,从可开采储量约束和存量约束两个角度,探究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禀赋约束机理,并阐释对这种禀赋约束的突破机制。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转型 资源禀赋 条件约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志雄 罗佳惠 韩经纬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关键词:
双循环 产品空间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伟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汉清
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产业转移承载着要素转移,要素转移不一定伴随着产业转移。无论是要素转移还是产业转移,根本动因都是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产业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产业收益低的地区向产业收益高的地区转移;要素转移的区位路径,总是从要素收益低的地区向要素收益高的地区转移。产业转移对转出转入地区利弊参半,而要素转移对流入地区经济发展能够带来强大推动力,对流出地区经济发展则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要素转移 产业转移 产业收益 利益最大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宋德勇 赵菲菲
本文从理论视角分析环境规制引致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提出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及区域要素禀赋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并以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U型相关关系,环境规制强度跨越门槛值时,环境规制提高产业转移的活跃度;自然资源禀赋和要素资源禀赋在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的大小及作用方向受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自然资源禀赋和要素资源禀赋在环境规制与产业转移之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据此,合理设定环境规制强度、优化区域要素禀赋对提升产业转移效率,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要素禀赋 中介效应 产业转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龙斌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成本大幅提高推动国内加工贸易必须向中西部转移。然而,由于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差、通关效率低、竞争对手多等制约因素,中西部地区要想顺利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必须多途径、多方式突破物流瓶颈,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条件,提高加工贸易的通关效率,同时争取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倾斜。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产业转移 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琼隽
本文从理论范式进步的角度,考察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与理论框架拓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全球化不同于自由贸易的基本假定,政府干预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可缺少因素,因而需要恰当地将代表政府干预的变量因素嵌入到以自由市场为制度特征的国际贸易纯理论框架,使贸易模型更能贴近当今国际经济现实。本文选定国家竞争战略为这一变量因素,作为国家利益冲突本质特征函数的变量;假设"北方"、"南方"两国,分别拥有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要素禀赋,前者是可以通过市场获得的要素,后者则是指一国在全球市场中采取竞争战略等非市场机制所获得的要素;再进一步地,假定北国是无形要素丰裕的国家,南国是无形要素不丰裕的国家。于是,本文得...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至寒 金太军 徐枫
社会适应作为城市新移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逻辑中介,具有嬗变为融合、同化、分离或边缘化四种不同情景的非定向性。目前,新移民社会适应实践因资本禀赋存量之阙如与配比之失调而呈现同化、分离或边缘化的趋向。其内在原因是资本要素禀赋内循环的紊乱,外在原因是结构性社会排斥—资本要素禀赋失调—功能性社会排斥外循环的固化。为此,可以从双循环的交叉点——资本要素禀赋入手,优化内循环,打破外循环,从而实现社会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