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7)
2023(4552)
2022(3867)
2021(3511)
2020(3048)
2019(7063)
2018(7110)
2017(14653)
2016(7591)
2015(8946)
2014(8953)
2013(9113)
2012(8734)
2011(8139)
2010(8362)
2009(7848)
2008(7804)
2007(7026)
2006(6538)
2005(5856)
作者
(23720)
(19744)
(19577)
(18521)
(12217)
(9315)
(9118)
(7587)
(7140)
(6947)
(6466)
(6353)
(6201)
(6109)
(6021)
(5942)
(5838)
(5756)
(5626)
(5621)
(4954)
(4782)
(4779)
(4408)
(4395)
(4307)
(4285)
(4270)
(3945)
(3880)
学科
(36177)
经济(36153)
(19435)
贸易(19426)
(18905)
管理(18530)
(18369)
方法(17477)
数学(15539)
数学方法(15465)
(12640)
企业(12640)
中国(11462)
(10579)
(7924)
(7521)
关系(7236)
(7134)
业经(7026)
(6860)
银行(6842)
(6664)
(6360)
出口(6359)
出口贸易(6359)
农业(6182)
地方(5696)
(5563)
金融(5563)
环境(5231)
机构
大学(123866)
学院(123057)
(59520)
经济(58500)
管理(44855)
研究(41736)
理学(38420)
理学院(38021)
管理学(37556)
管理学院(37340)
中国(31676)
(26894)
(25394)
科学(22470)
财经(21589)
(21084)
(19869)
(19480)
经济学(19225)
研究所(18849)
经济学院(17774)
中心(17695)
(17491)
业大(17248)
北京(16258)
农业(15999)
财经大学(15927)
(15718)
(15249)
师范(15126)
基金
项目(74191)
科学(57585)
研究(56049)
基金(53799)
(46412)
国家(46049)
科学基金(37995)
社会(36689)
社会科(35020)
社会科学(35011)
基金项目(28259)
(27919)
教育(25754)
(23662)
编号(23005)
资助(22165)
自然(22155)
自然科(21563)
自然科学(21556)
自然科学基金(21176)
成果(19280)
(17725)
(16853)
重点(16690)
国家社会(15676)
课题(15575)
教育部(15338)
(15307)
人文(14948)
社科(14392)
期刊
(63956)
经济(63956)
研究(39699)
中国(19983)
(17598)
(17562)
学报(17329)
管理(15701)
科学(15316)
(14785)
大学(13465)
国际(13051)
学学(12713)
(12648)
金融(12648)
农业(12292)
经济研究(11999)
业经(10963)
问题(10920)
教育(10800)
财经(10530)
(9161)
技术(9090)
商业(7894)
(7290)
贸易(7290)
理论(6566)
世界(6332)
技术经济(6303)
国际贸易(6235)
共检索到185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春明  张群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要求中国从价值链增值程度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转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营销、关键零部件生产、管理等生产环节,即由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产业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以要素禀赋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分析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正确认识我国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莉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国的数据表明,仅仅利用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把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差异纳入要素禀赋理论以后,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力大大加强。也就是说,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的差异这两个因素已经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和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的成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矞雯  卢晶  顾卫平  
本文介绍了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并就对外贸易中贸易条件恶化、竞争力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几点理论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桂龙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资企业作为中国贸易规模的主要贡献者,其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企业,并对中国的外贸结构提升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外资企业对出口的数量贡献掩盖了其竞争力贡献的不足,既出现了低层次风险,引起贸易摩擦增多,也带来福利低微化风险;同时还由于根植性不够而带来草根化风险。因此,中国必须实现外贸战略的转变,改变“数量”追求,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培养国内竞争主体,培育稀缺要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和要素禀赋的改善。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演变,我国对外贸易所遭遇的发展困境也越来越突出,这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转型不畅、出口竞争日趋加剧两个方面。形成对外贸易发展困境的因素既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但根本上是我国要素禀赋特征仍表现为劳动相对丰裕、资本与技术相对稀缺这一内源因素在起作用。这样,只有立足于改善我国要素禀赋,统筹兼顾各种导致发展困境的因素,通过建立以就业促进为核心的地方政绩考核机制、控制工资合理增长、推进出口加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的配套实施,才能有助于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平稳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从今年开始的“九五”时期(1996—2000年)是我国人均国民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关键性历史时期,也是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融合”时期。为实现上述两方面的宏伟战略目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玉宗  
一、关于处理好两个转变的关 实现对外贸易企业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改变对外贸易企业的运作方式,必须依赖或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即处理好两个根本转变的相互关系。因为企业只是社会经济体制的要素和主体,没有社会经济体制本身的法制框架的制约,企业是难以履行社会经济赋予的历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玲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并提出2007年对外贸易工作的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受文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抓住产业转移和入世机遇,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贸易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已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袁永友  袁娟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和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WTO人文贸易观与科学发展观的联系及其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区别,阐述了WTO人文贸易观出现的历史背景和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对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石东楠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存量,而且还依赖于国外R&D的溢出。本文对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模型进行了扩展,将人力资本要素纳入到模型的分析框架中,并对其模型的设定偏误作了修正。经扩展后的模型测度表明,通过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相对来说要小于国内自身R&D资本存量的作用;同时计量结果还表明,人力资本要素通过提高创新能力间接地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花  
当前我国要素价格扭曲已经严重影响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价值链现状,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胜楠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对外贸易发展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品技术水平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庞大、国内产品缺乏竞争力、相关政策不健全、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正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针对这些方面,分析了我国外贸转型升级的内因、评价机制与核心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加快实现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四条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琴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二者之间既可能存在着互补关系,也可能存在着替代关系。本文在综合前人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为付  武齐  
目前关于外国直接投资(FDI)与一国出口贸易间关系的研究已由最初的定性向定量发展,但多数定量分析集中在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相关因果关系上。本文则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数据,对FDI与我国的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产品竞争力等进行相关性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