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3)
- 2023(7981)
- 2022(6263)
- 2021(5458)
- 2020(4760)
- 2019(10495)
- 2018(10280)
- 2017(19920)
- 2016(10765)
- 2015(11757)
- 2014(11553)
- 2013(11551)
- 2012(10287)
- 2011(8825)
- 2010(9040)
- 2009(8625)
- 2008(8860)
- 2007(8097)
- 2006(7109)
- 2005(6588)
- 学科
- 业(71768)
- 企(68290)
- 企业(68290)
- 济(53849)
- 经济(53789)
- 管理(52173)
- 业经(25302)
- 方法(23891)
- 财(20667)
- 农(20352)
- 务(17810)
- 财务(17806)
- 财务管理(17798)
- 企业财务(16883)
- 数学(16583)
- 数学方法(16506)
- 技术(15883)
- 农业(15583)
- 划(12115)
- 策(12083)
- 企业经济(11881)
- 经营(11022)
- 技术管理(11021)
- 制(10952)
- 和(10605)
- 理论(10455)
- 中国(9845)
- 体(9738)
- 决策(8767)
- 体制(8591)
- 机构
- 学院(163793)
- 大学(156096)
- 济(73290)
- 管理(72238)
- 经济(72232)
- 理学(62718)
- 理学院(62215)
- 管理学(61633)
- 管理学院(61337)
- 研究(45332)
- 中国(37088)
- 财(33124)
- 京(31059)
- 农(30488)
- 财经(26733)
- 科学(26059)
- 江(25501)
- 业大(24828)
- 经(24219)
- 农业(24131)
- 所(22045)
- 商学(21545)
- 商学院(21374)
- 经济学(21364)
- 中心(21058)
- 经济管理(20874)
- 研究所(19705)
- 经济学院(19487)
- 财经大学(19386)
- 州(19379)
- 基金
- 项目(106338)
- 科学(86868)
- 基金(79728)
- 研究(78455)
- 家(68034)
- 国家(67349)
- 科学基金(60962)
- 社会(53448)
- 社会科(50936)
- 社会科学(50920)
- 省(43718)
- 基金项目(43103)
- 自然(38948)
- 自然科(38118)
- 自然科学(38109)
- 自然科学基金(37551)
- 教育(34906)
- 划(34149)
- 资助(31088)
- 编号(30720)
- 业(30644)
- 创(26369)
- 创新(23586)
- 部(23429)
- 重点(23139)
- 发(23110)
- 国家社会(22519)
- 成果(22387)
- 制(22116)
- 人文(21108)
共检索到236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秋
企业契约的参与要素包括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不同要素的禀赋特征决定了要素所有权主体在企业内部的谈判能力,企业的实质是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一种递进谈判机制与过程。通过构建基于要素禀赋特征的企业产权博弈矩阵,发现不同社会经济状态下的要素禀赋特征内生决定了企业的产权安排方式。因此,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智力资本拥有企业产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康 肖静华 汪鸿昌
笔者从要素禀赋视角出发构建个体选择静态模型和群体博弈动态模型,探讨电子商务企业选择生存与发展模式的原因。结果表明:企业是否进入以及何时开展电子商务取决于企业技术禀赋、运营禀赋和战略禀赋及市场外部性压力与禀赋成本的比较,由此形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4种基本模式和5种市场角色。政府应针对不同企业的要素禀赋特征采取不同的扶持手段,分层分类推进企业电子商务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博弈 要素禀赋 外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
关键词:
进口 中间投入品 产品转换 要素密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进口 中间投入品 产品转换 要素密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朱兰 王勇
微观层次企业对于转型升级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中观层次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而影响宏观层次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质量。使用中国广东省20个地级市制造业和服务业的2 070家企业调研数据,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相结合,全面分析了要素相对价格及其变动对企业转型升级模式的影响,重点对比了制造业和服务业两类企业的差异性。研究发现:(1)给定六种不同的转型升级路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制造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机器换人",服务业企业更多选择多元化战略。(2)在控制企业和城市层面特征后,人工成本总量的上升显著地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概率,然而影响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概率的主要因素是人工成本构成的变化。(3)进一步考虑行业内的异质性,人工成本上升显著影响制造业和消费性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概率,但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影响较小,且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不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毛文霞
一、引言一国生产组织结构是由该国生产要素的构成所决定的,只有按照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来组织生产,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能更快的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长壮大。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共有21682家,占工商注册的法人企业0.3%,虽然比重很小,可在年总产值、税收、安置就业等方面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宏林 杨菂
资源禀赋理论在国际贸易和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良好的解释力,但在微观层面,目前还缺少对企业具体应用方面的可操作性指导。本文以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结合价值链的分析框架对企业如何在微观层面合理的选择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比亚迪公司的案例分析,提出对我国企业在动态技术选择过程中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
要素禀赋 技术选择 价值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盘为龙 沈宠平 刘长庚
通过对要素所有者的最大化行为的分析发现,企业产权分配依赖于要素的投入系数和产出系数,企业所依存的偏好、禀赋和技术条件正是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而主导着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从历史过程和这三个条件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产权制度演进的趋势必然是以人力资本为主导的联合产权制度。
关键词:
投入系数 产出系数 企业产权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辛翔飞 刘晓昀
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区域劳动生产率差异的扩大。本文在运用传统要素分解方法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运用Blinder-Oaxaca方法分解地区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差异仍是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其中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东西部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差异38.26%,东中部71.56%;不同地区间其余部分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主要来源于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农业劳动生产率 地区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杭 郑磊 牟逸飞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杭 郑磊 牟逸飞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志伟 庞世明
一、要素禀赋与旅游业发展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选择何种产业结构内生于其要素禀赋,这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H-O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引入了规模经济的新贸易理论以及引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贸易理论并没有推翻比较优势原理,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补充。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持续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志伟 庞世明
一、要素禀赋与旅游业发展对于一个开放经济体来说,选择何种产业结构内生于其要素禀赋,这是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和H-O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发。引入了规模经济的新贸易理论以及引入了企业异质性的新新贸易理论并没有推翻比较优势原理,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补充。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要实现持续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凌敏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地区小企业——如同我国南方多数地区的小企业一样——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形成了为中心城市工业体系配套的小型协作企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的存在,对提升中心城市大型企业的成本优势贡献匪浅;第二阶段,形成了一批"三来一补"式的小企业集群,为我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加工基地作出了贡献,也为完善宁波地区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与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宁波地区 剡藤纸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阮文婧 韩玉军
新-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在我国要素禀赋变化后,对工资水平、贸易成本等理论中的关键假设也将产生重大影响。将新-新贸易理论拓展到包含两个发达国家、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使用OP法测算了国有、私营、外资、港澳台等四种类型企业的生产率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出口企业整体生产率水平高于国内市场的企业,并不存在"生产率悖论";国有企业具有垄断地位、要素占有、市场准入等竞争优势,因而生产率高于外资类及私营企业。最后提出了通过企业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新-新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 出口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