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1)
- 2023(5339)
- 2022(4180)
- 2021(3622)
- 2020(2884)
- 2019(6520)
- 2018(6167)
- 2017(11594)
- 2016(6188)
- 2015(6510)
- 2014(6534)
- 2013(6526)
- 2012(6025)
- 2011(5407)
- 2010(5374)
- 2009(4717)
- 2008(4504)
- 2007(3961)
- 2006(3496)
- 2005(3054)
- 学科
- 济(31676)
- 经济(31664)
- 业(17639)
- 农(14622)
- 管理(14542)
- 方法(13960)
- 数学(13045)
- 数学方法(12956)
- 企(11494)
- 企业(11494)
- 农业(10820)
- 财(10420)
- 业经(9042)
- 收入(8426)
- 中国(8252)
- 地方(7018)
- 产业(6113)
- 制(5620)
- 结构(5571)
- 学(5393)
- 发(5282)
- 农业经济(5000)
- 国民(4742)
- 发展(4429)
- 国民收入(4366)
- 展(4331)
- 富(4209)
- 财富(4209)
- 体(4194)
- 贸(4100)
- 机构
- 学院(93314)
- 大学(92847)
- 济(41665)
- 经济(40937)
- 管理(35361)
- 研究(31731)
- 理学(31515)
- 理学院(31145)
- 管理学(30583)
- 管理学院(30408)
- 中国(22363)
- 农(19754)
- 科学(19499)
- 京(18546)
- 财(17823)
- 业大(16222)
- 所(15552)
- 农业(15235)
- 财经(14485)
- 研究所(14421)
- 经济学(14052)
- 中心(14043)
- 江(13509)
- 经(13320)
- 经济学院(12891)
- 范(12533)
- 师范(12370)
- 院(11213)
- 北京(11081)
- 财经大学(10849)
- 基金
- 项目(67781)
- 科学(54477)
- 基金(50938)
- 研究(48082)
- 家(45072)
- 国家(44688)
- 科学基金(38514)
- 社会(33449)
- 社会科(31865)
- 社会科学(31856)
- 基金项目(27167)
- 省(26695)
- 自然(23839)
- 自然科(23323)
- 自然科学(23317)
- 自然科学基金(22969)
- 划(22018)
- 教育(21938)
- 资助(19956)
- 编号(17961)
- 重点(15486)
- 发(15216)
- 部(15164)
- 国家社会(14905)
- 成果(14024)
- 创(13956)
- 教育部(13075)
- 创新(13034)
- 科研(12939)
- 人文(12759)
共检索到128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明远 周京奎 张朕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研究了要素禀赋及其配置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配置结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土地配置效率越高,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城人口劳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会提高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禀赋提高会降低土地配置效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高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高水平土地配置效率,低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低水平土地配置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主要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在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上述结论意味着,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优化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土地产权改革,同时注重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配置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李敬 丁可可 雷俐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48.98%;(3)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受到数字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而言,高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华 陈伟华 陈文俊
根据城乡生产函数差异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利用我国各省1997—2009年数据研究城乡劳动力比、固定资产比、人力资本比、农业中间品投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要素生产率与城乡要素配置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城乡劳动力比的增长明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投入比、农业成本、以及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都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投入,各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对邻近省份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文燕
在我国城乡要素市场人为分割情况下,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的流动受到限制,要素的这种错误配置导致了较低的配置效率,从而使得城乡间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无法发挥作用。通过选取一定的统计指标,对1990-2011年我国城乡要素收入进行分解,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要素市场配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要素和劳动力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应采取完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合理配置,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要素市场 配置 城乡收入差距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家悦 郜栋玺
本文基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方面举足轻重的地位,梳理了银行业结构作用于城乡收入不平等背后的重要路径,并采用我国2009—2018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以中小银行为主的银行业结构与我国城乡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但二者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东、西部地区分别存在显著的正、负向线性效应,而中部地区则存在非线性效应。进一步考察发现,这一地区异质性主要来自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即当要素禀赋结构为劳动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不平等;而当资本禀赋占优时,中小银行发展反而会加剧收入不平等。本文结论揭示了不同要素禀赋结构下银行业结构作用于收入不平等的差异性,对于缓解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磊
本文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相对占比可以显著降低城乡之间人均工资收入比,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减小中、西部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东部地区却呈现出扩大效应。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迪 史青 陈启斐
本文以不同年龄的收入差异作为切入点,从贸易开放角度剖析了大龄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我们先构建一个包含贸易成本、技术革新和劳动者双重技能要素的理论模型,厘清了出口扩张影响年龄收入差异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2-2014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作为出口扩张的典型事件,验证了出口扩张通过提升“迭代型”相对“经验型”技能要素的回报,提升(降低)年轻(大龄)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老龄化更严重的地区中,出口扩张提升年轻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幅度较小;出口扩张对年龄收入差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产业内和职业内,并未体现出性别差异。
关键词:
出口扩张 收入 年龄 老龄化 就业市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志才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的动态性和路径选择性构建模型,测算无劳动力、资本错配下的收入差距,并且实证研究要素错配对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实际状态相比,无要素错配状态下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小,意味着要素错配恶化了地区间收入差距;要素错配加剧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如2016年由于要素错配的存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提高20.5%,且整体上引起经济增长缺口达到4.6%;较高的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均消费均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而要素错配又加剧这种阻碍效应,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汪亚楠
城乡收入差距会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影响TFP,并导致TFP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动轨迹。据此,本文采用199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导致TFP呈现倒"U"形变动过程,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52处,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影响TFP。引入空间相关性后城乡收入差距对TFP的影响仍呈现倒"U"形趋势,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48处,影响机制仍是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启良
本文利用1992-2009年期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了贸易开放度在不同时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但在不同时期影响方向不同:1992-2001年期间,由于开放的程度不大,要素流动性不强,贸易开放度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的效应;2002-2009年期间,由于开放度的加大,要素流动性加强,对外贸易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茜 石大千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文忻 陆云航
基于1987—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一方面,基础教育的普及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城乡要素积累差异。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财政支出的扩大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要素积累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云航
形成城乡收入差距既有城乡要素积累差异的原因,又有政府政策的作用,本文综合考察了这两类因素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1987 ̄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基础教育的普及对于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正面作用,而资金和高水平人力资本向城市集聚则会显著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很大程度上是城乡要素积累差异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城市化明显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外开放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程度的扩大则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影响,这体现了政府政策的效应。另外,产业结构的升级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非国有化以及金融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解释力较弱。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政府政策 城乡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本文从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视角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认为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其实就是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单向流动的过程,并且中国城市居民的产权是完整的,而农村居民的产权是不完整的。这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导致城乡交易成本、生产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要素集聚还使得城市居民的资产增殖,而农村居民的资产无法增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是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要素集聚间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另外城乡居民产权的完整性差异还会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通过2002—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要素集聚与产权完整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予以实证研究,并给出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