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7)
2023(6504)
2022(5166)
2021(4742)
2020(3741)
2019(8046)
2018(7403)
2017(13915)
2016(7856)
2015(8631)
2014(8482)
2013(8398)
2012(7741)
2011(6679)
2010(6700)
2009(6023)
2008(6301)
2007(5345)
2006(4579)
2005(4057)
作者
(21814)
(18306)
(18147)
(17333)
(11326)
(8704)
(8363)
(7035)
(6816)
(6439)
(6272)
(6136)
(5813)
(5728)
(5681)
(5508)
(5489)
(5448)
(5101)
(5050)
(4452)
(4401)
(4295)
(4160)
(4126)
(3969)
(3947)
(3850)
(3712)
(3664)
学科
(34080)
经济(34053)
管理(26557)
(22013)
(21688)
(17747)
企业(17747)
方法(13860)
数学(12520)
数学方法(12440)
地方(12123)
财政(12021)
(9787)
(9671)
中国(9562)
(9362)
财务(9359)
财务管理(9319)
企业财务(8953)
(8414)
业经(7247)
地方经济(7067)
(6325)
农业(6137)
环境(6025)
(5983)
(5365)
制度(5356)
体制(5227)
(4709)
机构
学院(108217)
大学(107818)
(43772)
经济(42862)
管理(41172)
研究(37074)
理学(36017)
理学院(35569)
管理学(35063)
管理学院(34853)
(29261)
中国(27488)
科学(22862)
(21861)
财经(19326)
(18408)
(17735)
(17503)
中心(16829)
(16663)
研究所(16450)
业大(15632)
(14588)
师范(14470)
财经大学(14143)
经济学(13807)
农业(13744)
(13497)
北京(13284)
经济学院(12579)
基金
项目(75924)
科学(60728)
研究(56094)
基金(55597)
(48590)
国家(48170)
科学基金(41570)
社会(37771)
社会科(35878)
社会科学(35866)
(30232)
基金项目(29679)
教育(25662)
自然(25234)
(25133)
自然科(24618)
自然科学(24612)
自然科学基金(24168)
编号(22233)
资助(21019)
成果(18304)
重点(17600)
(16863)
(16772)
国家社会(16355)
(15899)
课题(15650)
创新(14928)
(14563)
教育部(14520)
期刊
(48411)
经济(48411)
研究(33562)
(27338)
中国(23204)
学报(17629)
科学(15707)
(15459)
大学(13624)
管理(13043)
学学(13022)
教育(11043)
农业(10622)
财经(9958)
(8501)
(8432)
金融(8432)
经济研究(8327)
技术(7696)
(7041)
财政(7041)
业经(6913)
会计(6623)
财会(6556)
(6305)
问题(6062)
资源(5523)
(5113)
统计(4939)
科技(4810)
共检索到161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柏雪  刘克  
基于“资源要素-财政制度”视角,构建医保基金治理效能分析框架。采用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要素禀赋与财政分权对基本医保基金治理效能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要素禀赋对基本医保基金收支结余规模和基金资助救治规模扩大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分权对要素禀赋影响医保基金收支结余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要素禀赋之于基金资助救治规模的影响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要素禀赋影响医保基金收支结余的正向调节效应,以及对要素禀赋影响医保基金资助救治规模的负向调节效应均出现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则不明显。研究结论为提升基本医保基金治理效能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与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之一,但其实质是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得以实现。通过采用201 1—201 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财政结构性支出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支出效应存在滞后性;由于地方科技创新的原创性欠佳,导致科学技术支出的促进作用有限;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纯消耗性支出属性决定了其负面效果;政府投资性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源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对此,应加快转变调控思路。具体而言,要实现对支出总量控制向支出结构优化转变,提升支出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一步扩大产业研发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玮玮  
文章选取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不同财政目标下财政分权、资源禀赋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建设财政下,财政分权和资源禀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都显著为负,即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资源诅咒"效应;且财政分权会加剧公共基础教育的"资源诅咒"效应,但对医疗卫生服务影响不显著。在民主财政下,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为正,尤其是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显著;此时的资源禀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也由"诅咒"变为"福音",但二者的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玮玮  
文章选取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来实证检验不同财政目标下财政分权、资源禀赋及二者的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建设财政下,财政分权和资源禀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都显著为负,即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资源诅咒"效应;且财政分权会加剧公共基础教育的"资源诅咒"效应,但对医疗卫生服务影响不显著。在民主财政下,财政分权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为正,尤其是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显著;此时的资源禀赋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也由"诅咒"变为"福音",但二者的交互项对公共服务供给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本文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引入不完全人口流动和内生劳动供给选择 ,针对两个不对称的地方经济 ,研究了政府的最优税收、最优公共支出和最优转移支付政策。我们发现了零中央政府收入税和逆向财政缺口 ,在有限政策工具的约束下 ,对应性转移支付也具有缩小区域差距的功能。不同级别政府间的服务竞争和税收竞争极大地影响了个人和政府的最优决策 ,拥挤效应和实际禀赋效应放大了通常意义上的收入效应水平。人口流动和财政分权提高了低生产力地区的福利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生产力、高禀赋地区对低生产力、低禀赋地区存在隐性的区域间收入再分配 ,中央政府的干预措施一般具有协调区域发展、补贴低生产力低禀赋地区的性质。结合我国东西部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喜  蒋薇薇  
资本流动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基础设施建设、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以及地方政府的"攫取之手"分析财政分权对区域资本流动的影响机理,并利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和区域资本流动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抑制了区域资本流动,有必要通过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来缓解其负面效应,以促进区域资本流动和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莫靖新  吴玉鸣  
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激发全社会创造力的关键。文章基于CES生产函数构建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两地区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禀赋差异和有偏技术进步对区域创新空间收敛的影响机理,并从城市层面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要素集聚促进了区域创新,要素禀赋的空间非均衡性导致了区域创新空间差异。我国城市资本和劳动呈互补关系,技术进步方向总体上偏向资本。在有偏技术进步作用下,价格效应引致稀缺要素向发达地区集聚,技术进步方向的非同向性造成创新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加剧了我国区域创新空间差距。研究结论为提高区域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创新空间收敛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杨兰桥  
中国经济自从进入"新常态"以来,大部分地区都面临着经济增长动力弱化及转换的问题。用物理学中的变加速模型可以分析要素禀赋变化,尤其是主导要素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之间的关系,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这一关系,还可以利用更具体的经济学函数形式对其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变化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主导要素升级将会导致在原有经济基础上产生新一轮的聚集或再聚集,并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最后,文章从初级要素转换和高级要素主导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霞   刘岳洋  
通过熵值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指数,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均会抬升区域金融风险,且金融分权的影响更大;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具有协同效应,使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因区域、地方债务规模和分权匹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为此,提出提高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匹配度、降低金融分权程度并促使地方政府金融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姚屹佳  郭志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薛婧  张梅青  王静宇  
本文构建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研发投入竞争的R&D边际创新产出解释框架,利用改进后的知识生产函数及含有交叉项的空间计量模型,运用200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偏微分效应分解,研究支出分权、收入分权及财政压力对研发投入创新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制度、R&D政府与企业投入、FDI、互联网普及、金融业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均是本地创新能力增强的重要驱动因素;支出分权显著强化政府研发投入对区域创新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并倾向于"竞优";收入分权削弱地方政府提高政府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具有干扰要素市场及研发投入向创新转化的可能;财政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吸引创新要素和企业转移;总体上,分权有助于R&D向经济增长转化。地方政府行为已受到"创新标尺"的影响,支出分权和收入分权结构的调整和匹配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题中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恒  
文章对要素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对1996—2016年中国29个省份的要素聚集度进行了评价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的经济发展动力具有较大雷同性,地区间的发展模式可能会形成零和博弈,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宜庆  钟宇生  
本文依据1990~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金融数据,选用HHI指数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金融集聚度;运用主成分赋权法计算各地区的资本集聚度、劳动要素禀赋指数和技术集聚度;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得出区域金融集聚度与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结果表明: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最高,金融集聚作用系数排在第三位。金融集聚度最高的东部地区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最明显;全国、东北和西部地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负向作用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小林  李拓  
本文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城乡收入收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衡量指标,同时在考虑地区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实证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和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2005—2015年河南省108个县的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及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从整体看,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与财政分权有助于县域经济发展;从按财政属性进行县域分类的视角看,上述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不具有特殊财政属性的普通县层面;从按经济水平分类视角看,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作用于经济基础好的中心县与经济落后的农区县;从按地理位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定祥  刘杰  李伶俐  
文章以中国财政分权改革为背景,利用1985-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始于1985年的财政分权改革有效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且分权制度下政府主导的国有银行信贷总体上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而1994年进一步分权分税改革后,政府对金融部门干预过度,使银行信贷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进步指数,以考察银行信贷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路径。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银行信贷主要通过技术进步路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效率路径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