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0)
- 2023(5930)
- 2022(4875)
- 2021(4443)
- 2020(3901)
- 2019(8739)
- 2018(8572)
- 2017(16420)
- 2016(9289)
- 2015(10623)
- 2014(10739)
- 2013(10594)
- 2012(10137)
- 2011(9297)
- 2010(9412)
- 2009(8661)
- 2008(8852)
- 2007(8020)
- 2006(7127)
- 2005(6596)
- 学科
- 济(38825)
- 经济(38752)
- 业(23857)
- 管理(22941)
- 方法(17558)
- 企(17371)
- 企业(17371)
- 数学(15201)
- 数学方法(14979)
- 农(12490)
- 财(12182)
- 学(10109)
- 中国(9995)
- 制(8963)
- 农业(8718)
- 收入(8613)
- 业经(8487)
- 贸(7345)
- 贸易(7342)
- 易(7107)
- 融(6944)
- 金融(6943)
- 银(6789)
- 银行(6758)
- 地方(6660)
- 行(6520)
- 理论(6190)
- 体(6012)
- 和(5476)
- 环境(5116)
- 机构
- 大学(145356)
- 学院(141205)
- 济(59125)
- 经济(57993)
- 研究(53708)
- 管理(50849)
- 理学(44072)
- 理学院(43452)
- 管理学(42574)
- 管理学院(42298)
- 中国(38731)
- 科学(33489)
- 京(31082)
- 农(29182)
- 所(28750)
- 财(27705)
- 研究所(26323)
- 中心(23483)
- 业大(23461)
- 农业(23080)
- 财经(21812)
- 江(21737)
- 范(20419)
- 师范(20169)
- 经(19784)
- 北京(19669)
- 经济学(19027)
- 院(18942)
- 经济学院(17200)
- 师范大学(16677)
- 基金
- 项目(95261)
- 科学(74690)
- 基金(70221)
- 研究(67159)
- 家(63074)
- 国家(62571)
- 科学基金(51896)
- 社会(43604)
- 社会科(41228)
- 社会科学(41217)
- 基金项目(36883)
- 省(35870)
- 自然(33274)
- 自然科(32491)
- 自然科学(32478)
- 自然科学基金(31936)
- 划(31421)
- 教育(31042)
- 资助(28773)
- 编号(25828)
- 成果(22710)
- 重点(22180)
- 部(21875)
- 发(20313)
- 创(19412)
- 国家社会(18827)
- 科研(18420)
- 课题(18407)
- 教育部(18390)
- 创新(18243)
共检索到212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慧文
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型,在劳动力缺乏弹性的基础上,伴随着技术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劳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展路径带来的结果,一端是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的资本深化,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另一端是技术的选择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解决路径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进步的效率;发展劳动偏向型的技术进步,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孙少勤 刘修岩
本文在Eaton &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该国对外出口并塑造制度比较优势;出口国对贸易伙伴国在制度质量上相对占优时,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后,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对148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金融发展、教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水平等制度因素与产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敬峰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书虹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现状,并对其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间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为 黄玖立
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中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而国际生产分割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一个国际生产分割分配效应的分析框架,提出了国际生产分割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假说。我们利用2000~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1)国际生产分割的上升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且这种负向效应与中国在国际生产分工中的地位密切相关;(2)国际生产分割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随着中国资本积累进程不断减小,呈现明显的"U型"趋势。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地区、时间样本的异质性、不同度量指标与不同样本影响后仍然稳健。
关键词:
国际生产分割 劳动收入份额 要素禀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文章从要素禀赋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通过两阶段的岭回归分析,探讨了二者与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均耕地对农产品比较优势有显著正影响,农业劳动力收入则有较显著的负影响;积极的开放和出口导向战略对于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正效应,但后者的效应很弱,且这种战略引导下的其他产品出口增长不利于农产品比较优势提升。文章认为,强化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途径是保障土地要素的供给、调控农业劳动力成本,以及继续保持积极的外贸战略并合理调配要素的产业间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陈蔚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万山 于占东
"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两种对外贸易战略孰优孰劣,以及由此导致的技术创新模式之争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均衡分布假设基础上的。本文结合我国要素禀赋分布现状,在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探讨了对外贸易战略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以及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取决于劳动力人均资本拥有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分布。
关键词:
要素禀赋 非均衡分布 技术创新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龙珠 耿玉德
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量巨大,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在日益扩大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中,两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及贸易争端。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森林经营制度,而中国还面临着国内资源匮乏、大量依赖原材料进口的现实问题。通过不同类别的数据对中美木质林产品进行比较,并基于要素禀赋论,探讨中美木质林产品的产业要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结构不同,双方具有一定的贸易互补性;根据总产出和劳动力参与度,中国相对美国的产出其劳动生产率较低;根据资本劳动比值,中国在产品生产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根据劳动者技能进行的劳动力分层数据可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低端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尽管在总额和增速上中国是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木质林产品出口面临对外依赖性较高、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角度未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应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出口集中度,加强森林经营,丰富林业资源为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蒙自强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要素禀赋和厂商优势,对该理论的H-M-B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分析表明,一国要素禀赋将决定该国厂商优势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国FDI的流出水平。当一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要素越丰裕,厂商差异化优势相对于低制造成本优势越强,厂商越倾向采取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该国FDI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该国FDI发展水平越低。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厂商优势 FDI流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林辉 赵景 李金城
当前劳动收入份额的持续下降已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更多地从产业结构、制度和劳动者谈判力等角度展开分析,相关观点对某一特定经济体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却无法诠释世界范围内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为此,文章从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重新审视劳动收入份额演变的成因,采用供给面三方程标准化系统方法测算了全国及各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结果显示,中国的技术进步整体上呈现资本偏向性,即更有助于提高资本边际产出而恶化劳动收入分配地位。文章进一步采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方法检验了要素禀赋结构、技术进步方向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研究发现,要素禀赋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决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克瑞 严奉宪
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丰富 ,亚当·斯密曾说过“中国土地最肥沃 ,耕作最精细”。然而 ,中国人多地少 ,属于典型的人均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 ,随着加入 WTO,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迅速削弱。那么 ,我国土地资源禀赋是否具有比较优势 ?本文分别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以及土地要素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农产品 比较优势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生 李刚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和W A 麦肯托斯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最为代表。本文以我国2001年的各省区能源资源数据为例,研究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省区呈现出依赖论所描述的特征。
关键词:
自然资源 比较优势 区域 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