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8)
2023(15649)
2022(13085)
2021(12466)
2020(10624)
2019(24585)
2018(24105)
2017(45987)
2016(24953)
2015(28031)
2014(27829)
2013(27357)
2012(25405)
2011(22900)
2010(22678)
2009(21087)
2008(20878)
2007(18411)
2006(15903)
2005(14200)
作者
(70337)
(58914)
(58671)
(56145)
(37423)
(28097)
(27072)
(22940)
(22395)
(21036)
(19917)
(19787)
(18548)
(18482)
(18401)
(18390)
(17799)
(17534)
(16938)
(16933)
(14456)
(14420)
(14287)
(13389)
(13381)
(13219)
(13001)
(12767)
(11828)
(11762)
学科
(104059)
经济(103961)
管理(71106)
(68682)
(55323)
企业(55323)
方法(50065)
数学(45164)
数学方法(44611)
中国(29227)
(29114)
(28440)
(22586)
贸易(22576)
(22080)
业经(21233)
(19046)
(18836)
农业(18672)
(18401)
财务(18349)
财务管理(18309)
地方(18223)
企业财务(17415)
(16396)
银行(16356)
(15631)
(15630)
金融(15627)
(15111)
机构
大学(354384)
学院(352674)
(153844)
经济(150998)
管理(138347)
研究(120533)
理学(119584)
理学院(118315)
管理学(116305)
管理学院(115639)
中国(92762)
(74025)
科学(71261)
(70256)
(59757)
(57553)
中心(56162)
财经(55993)
研究所(54369)
业大(51289)
(51253)
(51041)
经济学(47753)
北京(46548)
农业(45397)
(44388)
师范(43963)
(43312)
经济学院(43172)
财经大学(41601)
基金
项目(236994)
科学(188087)
基金(175320)
研究(172451)
(152835)
国家(151634)
科学基金(130676)
社会(111009)
社会科(105538)
社会科学(105505)
基金项目(91761)
(89848)
自然(84485)
自然科(82614)
自然科学(82590)
自然科学基金(81184)
教育(79729)
(76848)
资助(72872)
编号(69226)
成果(56557)
(53905)
重点(53193)
(50493)
(49253)
国家社会(47032)
课题(46986)
教育部(46566)
创新(46088)
科研(45992)
期刊
(161139)
经济(161139)
研究(102673)
中国(64883)
(55042)
学报(53491)
(51003)
科学(49713)
管理(49668)
大学(41124)
学学(38655)
农业(34895)
教育(33724)
(33449)
金融(33449)
技术(30966)
财经(27563)
经济研究(27377)
业经(24737)
(23760)
问题(21677)
(20995)
(19410)
国际(18877)
统计(18645)
技术经济(17912)
世界(16963)
图书(16869)
(16538)
理论(16492)
共检索到519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校美  张诚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为什么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要素禀赋和政策倾斜的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中国的特征化现实,随后利用2003-2011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区域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国家的政策倾斜除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还促使各区域间对外直接投资的差异呈收敛之势;不像中国大型央企的海外投资项目(尤其是制造业)以获取自然资源和技术为主要投资动机,各省区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为了获...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文平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杰  
基于中国25个省份的数据,应用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省际差异。研究还发现,对外开放度可以部分地解释这种省际差异,而人力资本和金融市场发展与省际差异不显著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  
利用我国1997~2009年的工业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是否是吸引FDI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环境政策较宽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但这种影响并不大,所以,以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吸引FDI不是明智之举;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在吸引FDI上处于明显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税率后,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本文主要运用2008年~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在对外商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变化趋势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地区的税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以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来衡量税收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均有非常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二,涉外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和影响程度呈现区域差异性;第三,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和继续扩大开放水平对于我国涉外企业,尤其是西部地区涉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税合并后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可  王瑛  
本文选用2003~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CO2排放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会增加本国的碳排放量,但此种正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即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中部地区的碳排放的增加效应明显高于西部,而在东部地区这种效应并不显著;与此同时,研发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能显著降低我国的CO2排放量,而能源结构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则会增加我国的碳排放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建刚  
文章利用我国2003-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均衡性和动因差异。结论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着区域非均衡性,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引起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但从趋势上来看,无论是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还是区域内部差异均呈收敛的良性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均有重要影响,东部地区主要由自然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动机驱动,中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和自然资源寻求型动机驱动,西部地区主要由市场寻求型动机驱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金彦  刘海云  
基于2005-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贸易依存度、贸易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来源地及不同投资行业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城市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贸易依存度的角度来看,我国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碳排放均有扩大效应,其中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大于进口贸易,且东部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均小于中西部地区;从贸易方式的角度来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均表现为扩大效应,且前者的碳排放效应小于后者;从外商直接投资不同来源地的角度来看,来源于港台地区和韩国、新加坡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二氧化排放的增长均具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而来源于欧美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的碳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伟如  韩斌  胡冰  
参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开发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引入了中国各省份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并且结合2003~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来讨论省级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省级的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省份来说,两者之间呈现弱负相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石涛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持续扩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9~2004年度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进行测度。计量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效应:就全国总体情况而言,三资工业企业总资产每增加1%,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0.358%。进一步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特征相一致,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也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特征。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赵奇锋  
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对115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国家风险和投资动机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结论为:(1)东道国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金融风险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偏好政治、经济和金融风险较高的国家。(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动机,以及一定程度的战略资产寻求动机,但效率寻求动机不明显。分国家类型看,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具有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和战略资产寻求动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除市场寻求动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加入WTO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长速度上都落后第二产业,尤其是2005年之前,近两年则有较快的增长。文章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给出第三产业FDI落后的解释。文章通过对中国27个省份和直辖市2001-2007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讨论中国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化程度影响显著,而市场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数据显示,虽然入世以来我国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很多省份2005年之前市场化程度增加速度并不快,而2005年之后有较快的增加,计量检验结果对我国第三产业FDI的增长速度给出了解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小溪  樊友丹  
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能够促进当地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而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其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以及经济溢出效应又会反过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分析了全国和各区域经济增长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我们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的显著性和程度的大小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结果最为明显,西部次之,东北部和中部最弱。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月  田志宏  
基于2012—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测算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差异,考察了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来源的地区差异非常突出,其中西部地区的差异最为明显。农业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生产率不是影响农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四大地区农业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优势的促进作用明显;在东北地区,农业政策的支持水平对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和引导作用非常突出;在中部地区,产业规模优势有利于提高各省的农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西部地区,企业遵循着"先出口、后投资"的发展路径,出口规模对农业直接投资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