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03)
2023(3384)
2022(2638)
2021(2297)
2020(1925)
2019(4316)
2018(4121)
2017(8089)
2016(4398)
2015(4965)
2014(4781)
2013(4866)
2012(4325)
2011(3820)
2010(3861)
2009(3351)
2008(3435)
2007(3073)
2006(2749)
2005(2425)
作者
(13226)
(11111)
(11013)
(10293)
(6965)
(5239)
(5033)
(4298)
(4098)
(3772)
(3762)
(3724)
(3433)
(3427)
(3416)
(3355)
(3350)
(3303)
(3114)
(3112)
(2717)
(2714)
(2623)
(2470)
(2459)
(2437)
(2400)
(2358)
(2254)
(2239)
学科
(20439)
经济(20434)
管理(13975)
(13734)
方法(10765)
(10608)
企业(10608)
数学(9885)
数学方法(9817)
(6434)
(6105)
中国(5350)
业经(4704)
农业(4565)
人事(3892)
人事管理(3892)
(3534)
财务(3531)
财务管理(3529)
收入(3521)
企业财务(3445)
理论(3269)
(3254)
(2997)
金融(2997)
地方(2972)
(2888)
(2869)
(2838)
劳动(2836)
机构
大学(67550)
学院(66618)
(30105)
经济(29640)
管理(27116)
理学(24166)
理学院(23905)
管理学(23551)
管理学院(23420)
研究(20922)
中国(15285)
(13316)
(12859)
(12553)
科学(12541)
业大(11308)
财经(10660)
(10262)
农业(10221)
经济学(10143)
(9777)
研究所(9577)
中心(9293)
经济学院(9293)
(9248)
(8461)
师范(8359)
财经大学(8100)
经济管理(8036)
北京(7926)
基金
项目(47639)
科学(38476)
基金(36375)
研究(33297)
(32090)
国家(31831)
科学基金(27712)
社会(23540)
社会科(22384)
社会科学(22377)
基金项目(19672)
(18395)
自然(17563)
自然科(17169)
自然科学(17166)
自然科学基金(16936)
教育(15758)
(15403)
资助(14550)
编号(12304)
(10880)
重点(10567)
国家社会(10518)
(10176)
(9983)
教育部(9589)
成果(9572)
人文(9428)
创新(9428)
科研(9120)
期刊
(29270)
经济(29270)
研究(17392)
中国(12359)
学报(11760)
(10947)
科学(10796)
(9447)
大学(9181)
管理(8941)
学学(8763)
农业(7520)
财经(5769)
教育(5658)
(5159)
金融(5159)
(4999)
经济研究(4968)
技术(4910)
业经(4309)
(4046)
问题(4013)
技术经济(3593)
资源(3526)
统计(3497)
(3461)
(3279)
业大(3228)
商业(2977)
科技(2899)
共检索到90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友  孙涛  焦勇  
本文使用2003—2015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际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和要素的垄断竞争假设,结合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并加以拓展,探讨要素市场出清条件下要素收益决定机制,构建要素禀赋异质性、工资差距条件下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演化模型,实证分析工资差距背景下要素禀赋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存量的增加不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劳动力的丰裕供给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2)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对人力资本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工资差距显著促进了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作用,却显著抑制了劳动力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由物质要素密集投入转向知识要素密集投入、由粗放型外延增长转向集约型内涵提升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进程中,资本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不如劳动力、工资差距,从资本到人力资本的跳跃还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工资差距还和要素禀赋存在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新铭  罗润东  
本文在劳动力异质的假设下通过建立一个二元经济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与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影响收入差距:其一,通过提高相应劳动力的劳动效率,提高其工资;其二,通过收入差距的扩大,吸引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影响其收入。并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城乡转化的过程中,要缩小收入差距必须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要结合长期经济发展注意保持相应的收入差别。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磊  
本文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相对占比可以显著降低城乡之间人均工资收入比,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减小中、西部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东部地区却呈现出扩大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龚明远  周京奎  张朕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研究了要素禀赋及其配置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配置结构提高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影响;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土地配置效率越高,越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城人口劳均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会提高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进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禀赋提高会降低土地配置效率、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相对于高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高水平土地配置效率,低水平人力资本配置结构和低水平土地配置效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各主要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在其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上述结论意味着,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优化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快土地产权改革,同时注重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靳卫东  
收入差距会影响到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人力资本投资也会影响到收入差距的变化。在长期内,考虑到最低消费约束与投资成本,我国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两个稳定均衡和一个非稳定均衡,这使得农民的人力资本差距和收入差距逐渐增大。由于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公共财政支出的增加不一定能消除贫困,使所有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都超过“最小临界门槛”才是最终解决贫困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广亚  
缩小性别工资差距是降低居民收入不平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通过构建两任务部门生产模型,并借助高校扩招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人力资本扩张对中国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将男性工资提高了6.2%,女性工资提高12%,最终导致性别工资差距缩小8.4%。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扩张缩小了教育年限的性别差距,由于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进而导致性别工资差距降低。从异质性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扩张对服务业部门、中低收入、低学历、东部地区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影响更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靳卫东  
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贸易的发展都会促进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进步,增加高等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的需求,从而扩大了工资差距。在商品贸易中,制成品出口比例的增加会改变我国的产品需求结构,使高等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同时,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费升级,也促进了高等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高等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引起了高等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扩大了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叶迪   史青   陈启斐  
本文以不同年龄的收入差异作为切入点,从贸易开放角度剖析了大龄劳动者就业困难的市场原因。我们先构建一个包含贸易成本、技术革新和劳动者双重技能要素的理论模型,厘清了出口扩张影响年龄收入差异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92-2014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作为出口扩张的典型事件,验证了出口扩张通过提升“迭代型”相对“经验型”技能要素的回报,提升(降低)年轻(大龄)劳动者的相对收入。此外,我们还发现在老龄化更严重的地区中,出口扩张提升年轻劳动者相对收入的幅度较小;出口扩张对年龄收入差异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产业内和职业内,并未体现出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国华  
考虑到人力资本组成部分的异质性,本文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TFP)与人力资本构成的关系,并运用Dynamic Panel Data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对1982—2004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只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部分对TFP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把人力资本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有助于深化我们对TFP和人力资本的理解,还可以使我们对现有文献中人力资本与产出的一些争议提供解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薇  孔东民  
本文考察薪酬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本结构变动。基于员工不同教育程度划分人力资本层次,本文研究发现:(1)薪酬差距的增加显著降低了大学学历员工的比例,同时提升了高中及以下学历员工的比例;(2)通过构造工具变量和基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场景设定,我们发现薪酬差距和人力资本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3)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薪酬差距的增加显著吸引了更有可能进入企业中高层的高学历员工。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降低)了高中及以下学历(大学学历)员工比例,一个可能原因在于不同学历员工的议价能力存在差异。(4)薪酬差距与人力资本结构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管理者平均年龄较低的企业。(5)人力资本结构在薪酬差距影响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薪酬差距提升了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员工比例,促进了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田玉梅  袁芳  
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们目前的现实却不容乐观:人力资本存量低,分布不合理,且流失严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投资长期不足。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投资无论是绝对水平还是相对水平,都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教育投资不足成为我国人力资本形成的“瓶颈”。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我们必然的选择。首先要确立教育投资是国家生产性投资、基础性投资的观念,在投资战略上把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同时,要大力倡导、鼓励社会和个人投资教育,缓解教育基金短缺的压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和生产率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和低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高技术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两种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依赖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最高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距离,高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生产率差距较小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较大,当生产率差距较大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依赖于低技术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邵宜航  刘雅南  
一、要素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为说明上方便,本文采用的生产函数为Y=AF (K,L)的形式,Y为产出,A表示生产效率,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要素,F(·)为生产函数,生产技术将放在其中考虑。两地区的经济差距主要表现为两地区人均收入的差异,因而取决于生产技术、效率与要素投入。本部分我们首先考虑生产要素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凌继全  毛雁冰  
行业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中的主要矛盾,利用我国服务业1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服务业行业间工资差距的成因后发现:行业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依然是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于拉大行业工资差距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即只有高质量人力资本比重增加时,行业工资差距才会扩大;技术进步率、外资开放度等行业特征对工资差距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要控制日益扩大的行业工资差距,必须考虑各因素综合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