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5)
- 2023(3902)
- 2022(3192)
- 2021(2768)
- 2020(2301)
- 2019(5239)
- 2018(5025)
- 2017(9632)
- 2016(5241)
- 2015(5823)
- 2014(5619)
- 2013(5646)
- 2012(5266)
- 2011(4760)
- 2010(4844)
- 2009(4219)
- 2008(4038)
- 2007(3657)
- 2006(3150)
- 2005(2867)
- 学科
- 济(24431)
- 经济(24419)
- 业(12331)
- 方法(12236)
- 贸(11784)
- 贸易(11783)
- 管理(11662)
- 易(11633)
- 数学(11140)
- 数学方法(11071)
- 出(10836)
- 企(8787)
- 企业(8787)
- 出口(8052)
- 出口贸易(8052)
- 口(8052)
- 农(7090)
- 中国(5908)
- 财(5428)
- 业经(5154)
- 农业(4639)
- 地方(4206)
- 学(3802)
- 技术(3399)
- 环境(3364)
- 产业(3275)
- 制(3266)
- 财政(3114)
- 融(3059)
- 金融(3059)
- 机构
- 大学(75820)
- 学院(75033)
- 济(36547)
- 经济(36016)
- 管理(28653)
- 研究(27574)
- 理学(25075)
- 理学院(24795)
- 管理学(24432)
- 管理学院(24296)
- 中国(19963)
- 科学(15770)
- 京(15662)
- 农(15186)
- 财(14508)
- 所(13863)
- 研究所(12675)
- 业大(12622)
- 中心(12407)
- 农业(12092)
- 经济学(11997)
- 财经(11814)
- 江(11229)
- 经济学院(11085)
- 经(10853)
- 院(9847)
- 范(9512)
- 北京(9490)
- 师范(9412)
- 财经大学(8797)
- 基金
- 项目(52994)
- 科学(42282)
- 基金(39803)
- 研究(37875)
- 家(35186)
- 国家(34934)
- 科学基金(29794)
- 社会(25917)
- 社会科(24854)
- 社会科学(24848)
- 基金项目(21216)
- 省(20351)
- 自然(18502)
- 自然科(18105)
- 自然科学(18101)
- 自然科学基金(17829)
- 教育(17488)
- 划(16992)
- 资助(16078)
- 编号(14244)
- 部(12369)
- 重点(11995)
- 发(11717)
- 国家社会(11626)
- 创(11312)
- 成果(11165)
- 教育部(10695)
- 创新(10597)
- 人文(10346)
- 科研(10196)
共检索到11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蒙自强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要素禀赋和厂商优势,对该理论的H-M-B模型进行了扩展,理论分析表明,一国要素禀赋将决定该国厂商优势的特征,进而影响该国FDI的流出水平。当一国熟练劳动力要素相对于非熟练劳动力要素越丰裕,厂商差异化优势相对于低制造成本优势越强,厂商越倾向采取FDI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该国FDI发展水平越高;反之,该国FDI发展水平越低。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厂商优势 FDI流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蒙自强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而传统的OLI范式理论对此并不能做出解释。本文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要素禀赋、厂商优势和FDI流出三者的关系,从而解释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蒙自强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而传统的OLI范式理论对此并不能做出解释。本文从要素禀赋的角度分析要素禀赋、厂商优势和FDI流出三者的关系,从而解释了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关键词:
要素禀赋 FDI FDI流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唐保庆 孙少勤 刘修岩
本文在Eaton & Kortum(2002)的基础上,从理论上研究了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以此来寻求中国新型出口比较优势的来源。研究表明,在一国的制度质量越过"制度门槛"的条件下,该国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有利于该国对外出口并塑造制度比较优势;出口国对贸易伙伴国在制度质量上相对占优时,制度因素与行业特征的协同效应能够促进其对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随后,本文运用我国20个行业对148个国家或地区时间跨度为20年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金融发展、教育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水平等制度因素与产业特征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龙珠 耿玉德
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量巨大,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对国际木质林产品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在日益扩大的中美木质林产品贸易中,两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及贸易争端。目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森林经营制度,而中国还面临着国内资源匮乏、大量依赖原材料进口的现实问题。通过不同类别的数据对中美木质林产品进行比较,并基于要素禀赋论,探讨中美木质林产品的产业要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中美木质林产品的出口结构不同,双方具有一定的贸易互补性;根据总产出和劳动力参与度,中国相对美国的产出其劳动生产率较低;根据资本劳动比值,中国在产品生产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而美国属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根据劳动者技能进行的劳动力分层数据可知,中国的劳动力结构低端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尽管在总额和增速上中国是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木质林产品出口面临对外依赖性较高、劳动力密集、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因此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角度未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应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出口集中度,加强森林经营,丰富林业资源为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慧文
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的技术进步呈资本偏向型,在劳动力缺乏弹性的基础上,伴随着技术的提升,资本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不断增强,资本-劳动比率呈上升趋势,这一发展路径带来的结果,一端是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的资本深化,资本收入份额增加,另一端是技术的选择不断偏向资本替代劳动的路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其解决路径有: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少对技术引进的依赖;在注重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术进步的效率;发展劳动偏向型的技术进步,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敬峰
文章通过利用UN comtrade数据库最高至SITC(Rev.3)四位数分类基础上的万余进出口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从1992年至2006年十五年间的比较优势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的要素禀赋特征,指出劳动要素优势仍是我国制造业当前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劳动密集型行业仍是我国制造业中的比较优势行业,外资进入对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战炤磊
资源禀赋型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资源禀赋既可能通过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需求优势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可能通过掩盖资源错配后果、弱化创新动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双向影响投射到理论演化层面,既有源远流长的禀赋优势理论,又有发人深省的资源诅咒假说。本文在梳理资源禀赋相关理论的演化基础上,厘清资源禀赋对于产业发展双向影响的基本机理,然后以植物油加工业为例,对资源禀赋对于资源禀赋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研究结论讨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资源禀赋优势论与诅咒论做出实证回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如晓 杨修
本文基于中国与8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2000—2010年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从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对规模,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新源泉。本地市场效应主要存在于印刷类和视觉艺术品贸易中,对贸易相对规模的影响明显高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产品贸易 本地市场效应 要素禀赋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书虹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现状,并对其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间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万金 祁春节
文章从要素禀赋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通过两阶段的岭回归分析,探讨了二者与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均耕地对农产品比较优势有显著正影响,农业劳动力收入则有较显著的负影响;积极的开放和出口导向战略对于农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正效应,但后者的效应很弱,且这种战略引导下的其他产品出口增长不利于农产品比较优势提升。文章认为,强化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途径是保障土地要素的供给、调控农业劳动力成本,以及继续保持积极的外贸战略并合理调配要素的产业间投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庆峰 陈蔚
本文以2000、2003、2005年的进出口商品为样本,对其按要素禀赋进行了分类,并直接从要素存量的相对多寡出发确定出在理论上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最后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衡量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结果显示,无明显证据表明中国的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商品的对外贸易是顺应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但中国的出口充分发挥了劳动力充裕这一优势,而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进口实施了限制。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何琼隽
本文从理论范式进步的角度,考察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解释力与理论框架拓展之间的关系。由于经济全球化不同于自由贸易的基本假定,政府干预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不可缺少因素,因而需要恰当地将代表政府干预的变量因素嵌入到以自由市场为制度特征的国际贸易纯理论框架,使贸易模型更能贴近当今国际经济现实。本文选定国家竞争战略为这一变量因素,作为国家利益冲突本质特征函数的变量;假设"北方"、"南方"两国,分别拥有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要素禀赋,前者是可以通过市场获得的要素,后者则是指一国在全球市场中采取竞争战略等非市场机制所获得的要素;再进一步地,假定北国是无形要素丰裕的国家,南国是无形要素不丰裕的国家。于是,本文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重力 黄平川
利用中国2008年~2009年工业企业数据,文章试图揭示中国企业出口与要素禀赋和企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即形成中国企业出口竞争优势来源和快速的贸易规模的扩张的原因。文章的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的出口深度越高,则企业的生产率越低且劳动力投入越密集,体现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中要素禀赋优势的重要性,但是也出现了生产率悖论;文章还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生产率不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而禀赋优势才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生产率 出口贸易 中国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