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4)
- 2023(14078)
- 2022(11879)
- 2021(11101)
- 2020(9619)
- 2019(22112)
- 2018(21779)
- 2017(42517)
- 2016(22898)
- 2015(25775)
- 2014(25731)
- 2013(25413)
- 2012(23404)
- 2011(20963)
- 2010(20958)
- 2009(19311)
- 2008(18843)
- 2007(17132)
- 2006(14879)
- 2005(12840)
- 学科
- 济(100147)
- 经济(100039)
- 业(68039)
- 管理(58816)
- 农(48455)
- 企(46375)
- 企业(46375)
- 方法(45010)
- 数学(40707)
- 数学方法(40205)
- 农业(31920)
- 中国(24141)
- 财(24078)
- 业经(23709)
- 地方(20398)
- 学(18179)
- 贸(18044)
- 贸易(18036)
- 制(17547)
- 易(17531)
- 技术(14194)
- 务(13871)
- 财务(13828)
- 财务管理(13786)
- 银(13487)
- 发(13440)
- 银行(13439)
- 环境(13431)
- 融(13092)
- 金融(13088)
- 机构
- 学院(324378)
- 大学(320200)
- 济(136689)
- 经济(134076)
- 管理(126279)
- 理学(109899)
- 理学院(108754)
- 研究(107269)
- 管理学(106841)
- 管理学院(106245)
- 中国(81131)
- 农(71888)
- 科学(66394)
- 京(65482)
- 财(60466)
- 农业(55717)
- 业大(54608)
- 所(53995)
- 中心(51677)
- 研究所(49191)
- 江(48957)
- 财经(48356)
- 经(44075)
- 经济学(41468)
- 范(40823)
- 师范(40394)
- 北京(39890)
- 州(37987)
- 经济学院(37776)
- 院(37484)
- 基金
- 项目(222120)
- 科学(175008)
- 基金(161832)
- 研究(161071)
- 家(142090)
- 国家(140638)
- 科学基金(120346)
- 社会(102990)
- 社会科(97434)
- 社会科学(97403)
- 省(88231)
- 基金项目(86206)
- 自然(77916)
- 自然科(76118)
- 自然科学(76097)
- 自然科学基金(74781)
- 教育(73952)
- 划(73189)
- 编号(65876)
- 资助(65638)
- 成果(52398)
- 重点(50052)
- 部(49571)
- 发(48508)
- 创(46446)
- 课题(44459)
- 创新(43409)
- 科研(43050)
- 国家社会(42995)
- 教育部(42276)
- 期刊
- 济(148961)
- 经济(148961)
- 研究(89521)
- 农(72377)
- 中国(60748)
- 学报(52716)
- 农业(49139)
- 科学(47870)
- 财(46289)
- 管理(41824)
- 大学(40305)
- 学学(38467)
- 教育(29839)
- 业经(29515)
- 融(29328)
- 金融(29328)
- 技术(29004)
- 业(24649)
- 财经(22848)
- 经济研究(22223)
- 问题(21076)
- 经(19665)
- 版(17634)
- 世界(16442)
- 技术经济(16379)
- 统计(16022)
- 农村(14986)
- 村(14986)
- 资源(14963)
- 科技(14684)
共检索到472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钟真 黄斌
在"要素禀赋—入社门槛—社员增收"的分析框架下,对三家农民合作社的门槛设置与其社员收益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设置入社门槛,合作社能高效聚集土地、劳动、资金、资本等要素禀赋并促进禀赋价值显现,最终对社员增收产生积极影响。其中,设置要素入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优化盈余分配方式、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种植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设置交易规模门槛,有助于合作社实现销售规模化。这为理解和推动成员异质性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要素禀赋 入社门槛 社员增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杰 李聪 戚东
基于2020年6-9月对全国典型地区农民合作社及其社员和非社员的集中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估社员身份对农户增收和减贫效应的影响,其中增收效应区别为增收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并分组评估社员身份的减贫效应。研究表明:社员身份对农户增收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均有显著增进作用,但增收和减贫效应存在显著组间差异。水平维度上,社员身份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大,兼具增收和减贫效应;垂直维度上,社员身份对中高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较大,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较微弱,仅有增收效应,减贫效应不明显。基于此,提出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和延长产业链,健全低收入农户嵌入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措并举激发低收入农户内生发展动力和鼓励合作社积极参与产业减贫等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瑛 朱美 张驰
本文利用对黔、渝2个省市建档立卡贫困村176份社员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社员个体特征和合作组织特征两个方面,对影响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减贫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是否行权、是否任职等个体特征变量,以及合作社服务宽度、年底分红与否、财务信息公开与否等合作组织特征与合作社促农减贫增收效果显著正相关。此外,相较于公司领办型合作社,大户带动型合作社更有助于社员增收减贫;相较于"一人一票"型决议方式,"一股一票"型决议方式并不利于合作社社员增收减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穆娜娜 齐介礼
本文通过对三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其中,人际信任通过促进社员与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资源共享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而制度信任则通过规范和约束社员的行为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虽然两种信任对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且人际信任的效果未必大于制度信任的效果。这些结论对推动农民合作社内部信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迪 郭红东
本文通过全国部分合作社社员的调查,重点分析了参与合作社社员的基本情况、社员参与合作社情况、社员对合作社期望与得到服务、社员对合作社发展的看法等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员 合作社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杨海舟 张若健
本文运用社会资本理论,首先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应用浙江省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对社长信任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与社员的关系以及社长对社员的关心会影响社员对社长的信任,其中,社长与社员的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社长的能力、社长的人品、社长对社员的关心。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信任 合作社社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楼栋 方晨晨 林光杰
运用浙江、山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影响社员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5.3%的社员愿意参与合作社内部的资金互助;社员经营规模、资金缺口、入社时间、资金互助认知度及其感知到的当地资金互助成熟度等因素会显著影响社员参与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的意愿。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资金互助 社员意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斌 张琛 孔祥智
通过对三家联合社案例的分析,从产业链整合带来的延伸效益与深化效益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出"合作社再联合—产业链整合—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探究合作社再联合对产业链整合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组建联合社,产业链整合效益得以显现,促使交易成本降低。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链延伸效益通过纵向协作程度、社会化服务能力、理事长才能三条路径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产业链深化效益具体表现为以规模效益和谈判实力的提升而促使交易成本的降低。联合社的组建是合作社面对产业链整合能力有限、交易成本难以降低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合作社再联合 联合社 产业链 交易成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罗千峰 罗增海
再组织化是合作社突破“小、散、乱、弱”发展困境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合作社再组织化路径和增效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青海省三家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案例,探究合作社再组织化的路径,并从获取制度收益、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价值增值三方面揭示合作社再组织化的增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基于资源禀赋差异选择“社企联合”“社村联合”“社社联合”等不同模式,构建和完善现代畜牧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从而实现再组织化;合作社再组织化通过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外部性内在化获取制度收益,通过降低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出价值主张、推动价值创造、推进价值共享实现价值增值。
关键词:
合作社 生态畜牧业 再组织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欢 刘西川 扶玉枝
基于浙江省185家农民合作社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实证检验合作社二次返利分配方式对合作社增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二次返利能显著提高合作社收入、社员履约率及农产品品质,社员履约率及农产品品质对合作社的增收效应明显;二次返利与非二次返利合作社的收入差异主要来自于二次返利的实施;二次返利将社员利益与合作社利益"捆绑"及其对要素契约的反向治理约束了社员在生产和交易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降低违约率,稳定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并保障社员交售给合作社农产品的品质,最终有利于合作社增加收入。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二次返利 增收 PSM模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国平 刘殿国
利用对海南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收入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并且引入和考察了合作社的产品差异化服务。结果表明,在合作社因素中,合作社年龄、资本额、理事长非普通农民背景、合作社资金服务、产品差异化服务对成员产品净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成员经营因素、个人因素对成员产品净收入也有显著影响。从成员经营因素来看,产品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种植业、投入成本对成员产品净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从成员个人因素来看,户主受教育程度、村干部或非农等特别经历、喜好风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阳阳 罗建利
本文从微创新视角,选择8家合作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具体分析合作社微创新实施、影响因素及其绩效,并探讨合作社微创新实施机理。合作社微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微创新、技术微创新、营销微创新和制度微创新,影响因素主要有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社员、公共部门和合作社现实困境。合作社的技术微创新能够带来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绩效,总体绩效最高,特别是经济绩效尤为明显。营销微创新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和一定的社会效益,产品微创新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制度微创新总体绩效最低,只对合作社经济效益起间接作用。
关键词:
微创新 农民合作社 多案例研究 绩效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旭东 王若男 郑风田
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创新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三个能人带动型合作社的案例剖析表明,"能人"能够以出众的经营能力形成示范带动效应,以突出的企业家才能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主导合作社发展。合作社作为农户联结主体通过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生产经营创新、农产品提质增效以及产业区域性集聚,作为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在产业规模化经营与三产融合方面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政策环境则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便利。应进一步推动合作社发展壮大,强化其社会化服务供给,并以高质量农产品生产为契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也要警惕能人带动型合作社可能对小农户的利益侵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真
本文基于山东、江西、四川3省109个农民合作社的322个社员的调查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合作社基本特征之后,社员制度、股权结构、决策方式、盈余分配四个方面的治理机制对社员增收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封闭式的社员制度对社员增收具有较大的正效应;如果理事长是第一大股东,则社员的增收幅度会更大;缺乏明确的盈余分配方式、按股分红比例过高,都不利于社员增收。另外,社员出资比例越高、参加社员大会的次数越多、通过合作社获得的收入对家庭收入越重要,合作社对其的增收效果往往越大;同时,示范社比非示范社、商人领办型合作社比其他类型合作社对社员的增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瑞 李宜玮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存和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然而,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信用能力不足、渠道狭窄的融资困境。从信用角度看,农民专业合作社陷入融资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其信用资源匮乏且开发利用不足。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源禀赋,分析其主要信用特征,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剖析影响信用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认为信用增级是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的关键和核心问题。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融资 信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