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7)
2023(6426)
2022(5293)
2021(4756)
2020(3945)
2019(9169)
2018(8831)
2017(17410)
2016(9086)
2015(10674)
2014(10735)
2013(10420)
2012(9740)
2011(8965)
2010(8944)
2009(8047)
2008(8055)
2007(6973)
2006(6039)
2005(5345)
作者
(26131)
(21984)
(21865)
(20475)
(14112)
(10662)
(10053)
(8545)
(8376)
(7850)
(7501)
(7308)
(6854)
(6853)
(6803)
(6735)
(6571)
(6464)
(6461)
(6270)
(5495)
(5431)
(5311)
(4916)
(4829)
(4813)
(4684)
(4606)
(4495)
(4242)
学科
(48675)
经济(48635)
方法(28369)
数学(25129)
数学方法(25006)
(24596)
管理(24498)
(20038)
企业(20038)
(19132)
贸易(19125)
(18505)
(10432)
(10151)
中国(9747)
理论(9559)
业经(9033)
地方(7767)
(7501)
(7440)
农业(6925)
(6504)
财务(6501)
财务管理(6486)
关系(6458)
出口(6199)
出口贸易(6199)
(6199)
企业财务(6162)
(6112)
机构
大学(142854)
学院(142712)
(67381)
经济(66387)
管理(55073)
理学(48912)
理学院(48442)
管理学(47811)
管理学院(47553)
研究(43137)
中国(30802)
(28930)
(27653)
财经(24373)
科学(23039)
经济学(22866)
(22364)
经济学院(21069)
(20659)
(19857)
(19802)
业大(19626)
中心(19108)
财经大学(18331)
研究所(18065)
(17946)
师范(17797)
北京(16580)
商学(16439)
农业(16388)
基金
项目(95938)
科学(76582)
研究(71878)
基金(71408)
(61207)
国家(60721)
科学基金(53017)
社会(48002)
社会科(45848)
社会科学(45840)
基金项目(37568)
(36901)
教育(35698)
自然(32585)
自然科(31898)
自然科学(31892)
自然科学基金(31406)
(30392)
资助(29775)
编号(28476)
(23011)
成果(22648)
重点(21719)
教育部(20836)
国家社会(20826)
(20458)
(20429)
人文(20010)
课题(19745)
大学(19444)
期刊
(64568)
经济(64568)
研究(41552)
中国(21892)
(21049)
学报(20082)
管理(18116)
科学(17693)
(17090)
教育(16960)
大学(16257)
学学(15377)
(14052)
财经(12972)
技术(12560)
经济研究(12352)
农业(11685)
(11296)
金融(11296)
国际(11234)
(11156)
问题(10347)
业经(9900)
商业(8085)
统计(7207)
技术经济(7104)
世界(7074)
(6656)
贸易(6656)
(6527)
共检索到197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鞠建东  林毅夫  王勇  
杨小凯和张永生在《经济学(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上发表的"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中声称比较优势说等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命题已经被否定,断言分工才更本质地确定了贸易结构。本文的文献综述发现并非如此,而且,在其他著作中,杨小凯(2001)也认为贸易结构和分工是由各国的技术和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决定。本文证明分工可能会提高生产效率,但并不改变要素禀赋与技术比较优势决定贸易结构的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昕  冯宗宪  于远光  
文章通过构建优化模型分析了资源诅咒的一项传导机制——丰裕的资源将会阻碍(至少是拖延)地区经济由原本落后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向以专业化生产和交易为特征的先进模式转变的进程,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要素生产力,对经济增长不利。这是因为随着人均资源禀赋量的增加,人们愿意从自给自足模式跨入分工模式的交易效率门槛值亦在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在资源富足的地区,除非基础设施和制度非常地完善,可以保证交易的成本下降到很低的水平,否则人们更愿意进行低效率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相反,在资源贫乏的地方,只要交易成本不是太大,人们就有充分的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国彦兵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教授独创了超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并运用这一新的分析方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对国际贸易新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拟对此进行简单介绍,谨以纪念杨小凯教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张伟俊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张伟俊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呈融合发展态势。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要素禀赋差异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为例实证研究了要素禀赋差异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的资本和高技能劳动要素数量增加时,企业将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而减少出口,而低技能劳动要素丰裕时,企业将选择减少对外直接投资而增加出口;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时,中国企业更趋向于选择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反之,则倾向水平型对外直接投资;随着相对要素禀赋差异的扩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弱,甚至会起到抑制作用,但对滞后一期的出口创造效应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梦婷  曹家和  程哲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利用中美两国经验数据做实证分析,从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两方面验证了在专业化分工的国际贸易中,两国贸易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贸易部门相对厂商个数对中国-美国贸易条件产生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唐东波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界定了"产业升级"的涵义,并在HIY方法的基础上特别考虑了加工贸易的出口品价值构成,进而准确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VSS)。研究发现,2000~2008年中国出口的VSS均值为47.93%,出口品的国外附加值率整体较高且主要缘于加工贸易。细分行业的结果进一步显示,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出口值中的国外附加值率显著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科技含量集中的电子设备制品行业的VSS更是在80%以上,说明中国出口的巨额增长带有某种"假象",出口品所含技能水平的提升并未反映为国内附加值的同步增长,产业升级步伐缓慢。最后,我们基于出口贸易价值构成的分析,对中国产业升级的未来道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显著特征,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对象深入到工序层面,参与国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由产品间分工扩展到产品内分工,并且,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的相关概念被引入贸易模型,形成了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论做了归纳,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和动因、程度度量以及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评述,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启运  
对产品生产垂直化分工过程中生产与贸易的组织形式进行分析发现,在不完全合同的条件下,针对于异质性企业而言,影响企业最优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包括同一行业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生产率水平、不同行业之间的要素密集度、不同国家之间的工资率水平等。在不同生产率水平、不同要素密集度水平下,存在相应的最优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多种组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当今的全球化趋势在导致贸易壁垒不断削减的同时,各国的环境规制却随之不断提升。本文使用世界银行的产业污染排放系统(IPPS)对我国制造业进行细分,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法,把环境规制因素和要素禀赋因素同时引入到对贸易模式的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使我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这表现为更多地专业化于清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即使总的污染排放有所增加,但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强度会有所下降。但另一方面,贸易开放使外资的流入增加,而资本累积是影响污染排放强度的主要因素,这必将导致我国的制造业结构更多地转向污染产业。因此,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污染排放必呈上升态势。针对污染排放增加的原因,有效地利用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书虹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现状,并对其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乔翔  
马克思和杨小凯都系统考察了分工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相比之下,杨小凯的分工概念更具微观拓展性质,或许因此其模型体系与马克思相比也呈现出高度分散、自由交易及极度扁平的特征。杨小凯主要从一般表象角度分析了自由对称的理性行为;马克思则对这种一般表象内在的临界条件展开质疑,继而考察了非自由非对称的理性行为。整合双方的分工理论对于更全面揭示社会经济结构均衡的形成机制颇有裨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基于要素禀赋与资源错配理论,引入关税成本与非关税综合成本两个衡量贸易成本的指标,分析贸易开放的潜在收益与贸易成本造成的收益损失。以72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封闭经济相比,贸易开放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较高的收益,提高一国的总产出水平;由于贸易成本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这种贸易开放的潜在产出收益并没有完全实现,且受到较大的损失;其中,非关税壁垒是阻碍贸易获益的主要影响因素;降低非关税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是发展中国家获得贸易收益,提高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刘渝琳  
本文将外部性因素引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探讨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原因,以及基于外部性的资源禀赋理论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鉴别了“真要素禀赋”和“伪要素禀赋”的差异,并指出以“伪要素禀赋”为依据是“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根源,而在“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悖论”是不存在的。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将行业外部性纳入考虑,寻找“真要素禀赋”来发展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