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34)
2023(16845)
2022(14535)
2021(13525)
2020(11393)
2019(26025)
2018(25627)
2017(48534)
2016(26493)
2015(30054)
2014(29364)
2013(29083)
2012(26574)
2011(24063)
2010(23886)
2009(21861)
2008(21060)
2007(18233)
2006(15695)
2005(13761)
作者
(75509)
(62561)
(62374)
(59235)
(39950)
(29872)
(28274)
(24657)
(23860)
(22392)
(21346)
(21164)
(19737)
(19636)
(19297)
(19289)
(18741)
(18736)
(18026)
(17842)
(15609)
(15567)
(15134)
(14138)
(14020)
(13789)
(13788)
(13779)
(12648)
(12376)
学科
(109474)
经济(109360)
管理(73714)
(71638)
(58206)
企业(58206)
方法(51430)
数学(45065)
数学方法(44632)
中国(30424)
(29955)
(24491)
业经(24367)
(22117)
(21721)
贸易(21711)
(21115)
地方(20767)
技术(20741)
农业(19983)
理论(18465)
(18108)
环境(16562)
(16198)
(15175)
产业(15115)
(15105)
财务(15098)
财务管理(15072)
银行(15048)
机构
大学(374796)
学院(374249)
(154200)
经济(151181)
管理(146601)
理学(127781)
研究(127333)
理学院(126392)
管理学(124300)
管理学院(123647)
中国(93072)
(79566)
科学(78455)
(66183)
(63610)
(61640)
研究所(58410)
业大(56973)
中心(56505)
财经(54461)
(52648)
北京(50323)
(49798)
(49772)
师范(49270)
农业(48595)
经济学(47292)
(45951)
经济学院(42876)
(42599)
基金
项目(260075)
科学(204900)
研究(191284)
基金(188529)
(164692)
国家(163373)
科学基金(140016)
社会(121007)
社会科(114866)
社会科学(114838)
(101126)
基金项目(99524)
自然(90042)
教育(88982)
自然科(87973)
自然科学(87952)
自然科学基金(86418)
(85242)
资助(78163)
编号(77489)
成果(62321)
重点(58688)
(57975)
(56110)
(54894)
课题(53979)
创新(51145)
国家社会(50231)
教育部(49932)
科研(49426)
期刊
(162194)
经济(162194)
研究(108920)
中国(71482)
学报(59744)
(55416)
科学(55099)
管理(52639)
(47857)
教育(46934)
大学(45304)
学学(42550)
农业(39451)
技术(34952)
(28133)
金融(28133)
经济研究(27543)
业经(26452)
财经(26340)
(22683)
(21207)
问题(21052)
技术经济(19392)
科技(18855)
图书(18722)
(18005)
(16709)
理论(16676)
统计(16174)
商业(16138)
共检索到537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斌  
中国在通过引入稀缺高级生产要素获得快速发展之后,面临着开放战略的转型升级。中国需要从要素引进阶段向要素培育阶段升级。本文以企业的创新过程为例,通过构建包含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的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内技术要素培育过程这一"黑箱"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内资企业在创新投入强度上显著强于外资企业,在创新效率上与外资企业没有显著区别,而在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上则要显著弱于外资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政府机构的研发资助对创新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唐保庆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和2012年共计90张投入产出表测算了高技术行业使用的本地服务品含量,并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对下游高技术产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关系;并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提升上。在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细分行业上,生产性服务要素、消费性服务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都可以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其中,生产性服务要素和消费性服务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较好地解释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更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唐保庆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2、2007和2012年共计90张投入产出表测算了高技术行业使用的本地服务品含量,并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本地服务要素供给对下游高技术产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本地服务要素供给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呈现U型关系,即随着本地服务要素投入的增加,高技术产业出口额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关系;并且该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扩展边际的提升上。在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细分行业上,生产性服务要素、消费性服务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都可以促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魁早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中国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扭曲收益效应、研发抑制效应、技术锁定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等途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抑制效应,而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抑制效应相对较弱;不同时期要素市场扭曲的这种抑制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入世"和金融危机后要素市场扭曲状况的逐步改善降低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抑制效应。在技术密集度、外向度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不同的高技术企业中,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本文利用要素市场扭曲指数及中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R&D投入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R&D资本投入和R&D人力投入有着不同的影响,抑制了R&D资本投入增长,促进了R&D人力投入;而且其对两者的影响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门槛检验方法对这种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财政收入、产权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的不同门槛值区间,要素市场扭曲对高技术产业R&D投入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贵  王岩  
运用2008-2016年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测度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程度,采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资本要素市场和劳动力要素市场均呈现显著的反向扭曲,且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更高;从全国层面看,两种要素市场扭曲在全国层面均对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分地区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东部地区存在负向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对东中西部地区均有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递增。反事实计量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是造成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宇  康健  邵云飞  
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关系研究是提升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依据。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指标体系,并引入耦合模型对医药制造业2005-2017年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的综合水平、耦合关联度及耦合协调度,可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刘宏楠  
本文利用2008—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和制度质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将研究样本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分地区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且要素市场扭曲对R&D人员投入的影响远超过对R&D资金投入的影响;制度质量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但其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就其他控制变量而言,除了外资依存度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行业出口倾向和企业绩效均与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就分地区回归而言,要素市场扭曲和制度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均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王小艳  
从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空间布局看,广东、江苏、山东分别引领电子信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产业和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从创新产出空间布局看,广东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占绝对优势地位,广东以及江苏和北京先后引领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研发创新。就创新资源布局与产业空间布局的关系而言,目前大体形成了技术创新引领型、产品创新推动型、产业创新滞后型和产业发展缓慢型四种组合。为更好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章建议因势利导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与创新资源布局更加协调化,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特色产业研发创新中心,并建议广大中西部地区积极重点改善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有为  梁雪梅  尚东星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目标,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高技术产业TFP进行静态和动态研究。研究发现,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扰动因素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被高估,纯技术效率被低估,而规模效率偏低则是制约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可知,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改进由纯技术效率占据主导,但技术进步迟缓依旧是扼制我国高技术产业TFP提升的瓶颈。因此,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保持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左莉  武春友  
二次孵化是针对经历初创期后自我生存能力差的企业,对其进行二次产业式孵化,使其进入成长期并最终达到成熟期。二次孵化的评价体系分为产业规模、专业化程度、经营收益、资源聚集以及技术转移程度等五个方面。运用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对10个副省级城市的二次孵化发展进行三个层次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二次孵化的高技术产业培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基于二次孵化的高技术产业培育体系的组织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祖良  
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人力水平、创投水平、公共科技服务水平和政府支持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高等教育是最关键的保障动力;又通过聚类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尚未形成"金字塔型"的健康结构,目前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少、中水平省份缺、低水平省份扎堆儿。因此,以省域为单元,促进"四大动力因子"和谐并进,这是实现我国高技术产业腾飞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新春  李胜文  张书军  
本文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估算中国1998—2007年高技术与非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中资金和劳动的单要素效率,结果显示:资金效率远低于劳动效率,这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劳动效率对创新效率的贡献比资金效率大。从劳动效率来看,东部高于中西部,高技术产业高于非高技术产业,但对资金效率而言却恰恰相反,创新投入尤其是资金投入存在较大的浪费。目前提高创新产出的关键不是扩大资金投入,而是提高劳动投入和改善资金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浩  陈昭  
本文在增加人力资本水平和知识资本两种要素条件下,扩展了Lucas内生增长模型,应用分行业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技术研究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各种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及其贡献度。研究表明:劳动力投入、固定资产、人力资本水平、知识资本等要素与高技术行业产出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系;整个制造业研发的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有很高的溢出效应;我国高技术产业以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两种要素密集型为主;技术水平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率最高,而劳动力对于高技术产业产出的贡献微乎其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靳卫东  刘敬富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研究市场结构和行政壁垒对企业技术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创新效率方面,在技术创新能力的边界生产线以下进行创新是企业的常态行为;在创新动力方面,行政壁垒水平不同,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有着不同的非线性影响,而市场结构可以通过自身单独作用于企业创新动力;在创新能力方面,只有在与行政壁垒的联合作用下,市场结构才能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中国技术创新动力、能力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