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6)
2023(13045)
2022(10637)
2021(9847)
2020(8346)
2019(18854)
2018(18461)
2017(35783)
2016(19254)
2015(21187)
2014(20950)
2013(21193)
2012(19677)
2011(17598)
2010(17719)
2009(16750)
2008(16835)
2007(15181)
2006(13486)
2005(12239)
作者
(55336)
(46599)
(46200)
(43945)
(29349)
(22444)
(20933)
(18177)
(17582)
(16654)
(16171)
(15516)
(14998)
(14755)
(14626)
(14051)
(13517)
(13481)
(13367)
(13205)
(11555)
(11479)
(11272)
(10646)
(10420)
(10411)
(10404)
(10294)
(9447)
(9394)
学科
(91539)
经济(91438)
(88001)
(70471)
企业(70471)
管理(63201)
(46190)
方法(40158)
数学(32374)
数学方法(32189)
农业(30599)
业经(29722)
(27256)
中国(24523)
(19269)
财务(19260)
财务管理(19241)
(19156)
企业财务(18280)
(17874)
贸易(17864)
技术(17609)
(17508)
(16505)
(15129)
(14627)
地方(14012)
(13936)
(13676)
(13208)
机构
学院(284923)
大学(278997)
(132909)
经济(130963)
管理(113243)
理学(97990)
理学院(97051)
研究(96708)
管理学(95933)
管理学院(95405)
中国(78353)
(63356)
(58412)
(57341)
科学(55830)
(48945)
农业(48784)
财经(46964)
业大(45791)
研究所(44337)
中心(43891)
(43001)
(42479)
经济学(41429)
经济学院(37608)
北京(35637)
财经大学(34521)
经济管理(33712)
(33159)
(32684)
基金
项目(186998)
科学(150125)
基金(140714)
研究(136554)
(122747)
国家(121587)
科学基金(105305)
社会(93011)
社会科(88133)
社会科学(88110)
基金项目(74266)
(71873)
自然(66052)
自然科(64623)
自然科学(64608)
自然科学基金(63608)
教育(60041)
(59095)
资助(56547)
编号(52755)
(43322)
(42034)
(41597)
重点(41538)
(41283)
成果(41254)
国家社会(40143)
创新(38181)
教育部(37151)
(36558)
期刊
(151565)
经济(151565)
研究(83714)
(64979)
中国(54988)
(46865)
农业(44113)
学报(43616)
科学(43145)
管理(42987)
大学(34164)
学学(33036)
业经(29616)
(29544)
金融(29544)
财经(24312)
经济研究(23993)
(23531)
技术(23374)
(21115)
问题(20695)
教育(18945)
世界(17760)
技术经济(16893)
(16277)
(14587)
农村(14369)
(14369)
农业经济(13931)
国际(13880)
共检索到427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朝静  范丽霞  李谷成  
基于VES生产函数,结合变截距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1978—2010年的农业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产中资本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大于劳动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农业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1978—2010年间农业资本对劳动的平均替代弹性为1.529,农业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弹性促进了农业增长;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替代弹性较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农业资本—劳动替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志非   郭雅琼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实证检验农业要素替代弹性的空间差异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存在显著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弱化的“阶梯式”分布形态,而直接替代效应则呈现“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和直接替代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不同区域内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异。对此,提出始终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贯彻落实“大协同和小差异”原则等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志非   郭雅琼  
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200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实证检验农业要素替代弹性的空间差异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农业要素替代弹性存在显著空间非均衡特征,其中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表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弱化的“阶梯式”分布形态,而直接替代效应则呈现“核心—边缘”空间格局。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和直接替代效应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不同区域内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异。对此,提出始终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打造区域科创中心、贯彻落实“大协同和小差异”原则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志俊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探讨农业要素间的替代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农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讨论。在时间轴上,农业投入物质资本的各要素之间存在长期替代趋势,人力资本提高了资本对土地的替代能力,且它对化肥施用的替代弹性较高,因而其作用不容忽视。引入人力资本前后,中国农业技术的偏向性发生了改变,从土地密集型逐步转向农业机械动力和化肥的物质资本密集型,而且农业机械动力的技术进步要快于化肥施用的技术进步。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是与人口规模庞大且未获得充分发展的农业成长阶段相联系的一种经济技术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中栋  李辉文  
本文在CES生产函数的框架下提出两个命题,探讨了总要素替代弹性在地区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差异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凯  雷钦礼  席晶  
为分析在不同的要素替代弹性下,包含习惯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否仍然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率越高,储蓄率便越高"的现象。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对Cuadrado等(2004)和席晶等(2013)的模型进行修正,并运用数值模拟发现:无论要素替代弹性等于1还是小于1,经济都具有唯一的均衡点以及动态转移的运行趋势是一致的。当要素替代弹性等于0.8时,技术进步带来当期消费的增加不会导致经济出现长期的负增长和负储蓄现象。此时,若要储蓄率满足最终随着经济增长率加快而上升,同时满足在趋于均衡路径的过程中不断攀升,仅要求习惯形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凯  雷钦礼  席晶  
为分析在不同的要素替代弹性下,包含习惯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型是否仍然能够解释"经济增长率越高,储蓄率便越高"的现象。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对Cuadrado等(2004)和席晶等(2013)的模型进行修正,并运用数值模拟发现:无论要素替代弹性等于1还是小于1,经济都具有唯一的均衡点以及动态转移的运行趋势是一致的。当要素替代弹性等于0.8时,技术进步带来当期消费的增加不会导致经济出现长期的负增长和负储蓄现象。此时,若要储蓄率满足最终随着经济增长率加快而上升,同时满足在趋于均衡路径的过程中不断攀升,仅要求习惯形成强度大于0.23即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岳平  钟世川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方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估算了28个省份1978-2013年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结果显示,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进步主要偏向于资本;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偏向指数与农业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即要素替代弹性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在要素替代弹性大于1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世川  
本文在CES生产函数下,从理论上讨论了要素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Kmenta近似估计方法,估算1979~2011年中国工业各行业的替代弹性;并根据Acemoglu对技术进步偏向定义,测算1979~2011年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且资本技术进步率增长小于劳动技术进步率增长;我国行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大致是资本偏向性的。同时,1987~2011年间要素替代弹性和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人均资本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云霞  韩彪  
利用197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物流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并对物流产业的增长效应及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物流产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为0.904,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为最高的0.989,中部地区为次之的0.889,西部地区为最小的0.842;三大区域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变化轨迹具有一致性,均经历了"不变-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此外,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提升有利于区域物流产业的增长,中国物流产业的增长存在β收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钟世川  
本文在CES生产函数下,从理论上讨论了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偏向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Kmenta近似估计方法,估算1979-2011年中国工业各行业的替代弹性;并根据Acemoglu对技术进步偏向定义,测算1979-2011年各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情况。实证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大于0小于1,且资本技术进步增长率小于劳动技术进步增长率;我国行业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大致是资本偏向性的。同时,1987-2011年间要素替代弹性变大和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人均资本对行业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郝枫  盛卫燕  
要素替代弹性是经济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对经济增长和要素分配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替代弹性时间序列。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0.23~0.55),改革时期基本呈上升趋势;目前劳动增强型技术表现出资本偏向,构成近期我国劳动份额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最后,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彪  王云霞  段杰鑫  
文章利用CES生产函数,将物流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分解为直接替代效应和诱致性技术创新效应,并利用1978—2015年中国物流产业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物流产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界于0与1之间,资本和劳动之间呈互补关系;中国物流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仍以价格因素为驱动的直接替代效应为主,诱致型技术进步对物流产业替代弹性的影响较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慧慧  雷钦礼  
本文构建了我国1980—2011年的标准化要素增强型能源CES生产函数模型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通过将4方程供给面系统转化为单方程后再采用DE非线性最优化算法的方法估算我国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率及要素替代弹性。结果表明:1(KE)L嵌套的CES生产函数形式结构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2我国能源与资本的工程替代弹性估计值为0.345,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为2.6%。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枫  盛卫燕  
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利用1978-2011年省级数据,以变系数面板模型估计我国国民经济和三次产业替代弹性时间序列,对两类"索洛猜想"进行经验检验。研究发现:我国总量替代弹性和三次产业替代弹性均明显小于1,CD生产函数并不适用;改革时期替代弹性呈上升趋势,"索洛猜想1"得到有力支持;总量替代弹性介于三次产业替代弹性之间,且小于产业替代弹性加权平均值,"索洛猜想2"被明确拒绝。最后,就该领域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