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4)
2023(18603)
2022(15948)
2021(14601)
2020(12588)
2019(28842)
2018(28251)
2017(54620)
2016(29801)
2015(33067)
2014(32718)
2013(32540)
2012(29685)
2011(26101)
2010(25975)
2009(23960)
2008(24063)
2007(20983)
2006(18087)
2005(15858)
作者
(85724)
(71276)
(70897)
(67575)
(45504)
(34217)
(32214)
(27946)
(26996)
(25555)
(24326)
(24009)
(22626)
(22414)
(22126)
(21875)
(21473)
(21321)
(20485)
(20396)
(17859)
(17404)
(17328)
(16308)
(15878)
(15868)
(15860)
(15766)
(14348)
(14142)
学科
(121312)
经济(121179)
(107050)
管理(97664)
(95685)
企业(95685)
方法(60123)
数学(49895)
数学方法(49278)
(38686)
(35633)
业经(34618)
(28873)
财务(28802)
财务管理(28752)
中国(28036)
企业财务(27222)
农业(25024)
(24576)
(22530)
技术(22341)
理论(21961)
地方(20978)
(20595)
贸易(20586)
(20366)
(19968)
(19112)
(17900)
环境(17545)
机构
学院(423133)
大学(419623)
管理(170871)
(168040)
经济(164639)
理学(148640)
理学院(147075)
管理学(144486)
管理学院(143719)
研究(131645)
中国(100687)
(87512)
科学(83405)
(81149)
(73666)
(66108)
业大(65840)
财经(64899)
(62376)
中心(60738)
研究所(59733)
(59051)
农业(58069)
北京(53899)
(51277)
师范(50694)
经济学(50424)
(49629)
财经大学(48201)
(47912)
基金
项目(289972)
科学(229540)
基金(212911)
研究(208080)
(185801)
国家(184222)
科学基金(160293)
社会(131683)
社会科(124986)
社会科学(124955)
(114191)
基金项目(112975)
自然(106815)
自然科(104416)
自然科学(104390)
自然科学基金(102560)
教育(95995)
(95304)
资助(87797)
编号(83635)
成果(66043)
重点(64414)
(63665)
(61841)
(60497)
创新(57288)
课题(56808)
科研(56314)
教育部(54653)
国家社会(54390)
期刊
(179196)
经济(179196)
研究(117543)
中国(75144)
(68661)
学报(68312)
(66748)
管理(64735)
科学(62321)
大学(51940)
学学(49566)
农业(46077)
教育(39835)
技术(38097)
(34349)
金融(34349)
财经(32259)
业经(31293)
经济研究(27965)
(27588)
(26053)
问题(23571)
技术经济(22408)
财会(21946)
会计(21943)
(21142)
科技(19801)
统计(19688)
现代(19259)
商业(19007)
共检索到606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琢  
当今世界经济的基础特征表现为"要素合作型国际专业化",一国对外开放收益的实质是一国参与涉外生产活动中本国生产要素的收益,而生产要素收益的相对大小则由其国际相对稀缺性所决定。本文通过考察外资企业出口和内销对不同稀缺度要素收益的影响发现,外资企业出口和内销变动对隶属于中国的劳动力要素收益所产生的正效应明显低于其对隶属于国外的广义资本要素所产生的正效应,本文进而为厘清生产要素国际流动下的中国对外开放收益提供了部分的实证基础。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温思美  苏基才  江华  
利用改进的Frisch综合分析法与Cobb一Douglas生产函数,采用各部门生产的定点调查资料,分别建立水稻、小麦、棉花、柑桔、生猪与水产等六个主要农业部门的投入产出弹性,指出不同部门中物质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为农业问题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炎涛  唐齐鸣  
从物理性稀缺和经济性稀缺两方面对中国能源稀缺性程度(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析表明,中国三大能源之中煤炭价格相对较低,原油价格基本与世界持平,而天然气价格相对较高。鉴于中国现阶段主要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格局,提高煤炭价格肯定会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应该根据各地的煤炭稀缺性程度来调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锐  项海容  
本文首先推导出了要素稀缺性技术诱导假说的数学形式,然后在此基本上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配置的“基数”行为,将现有的检验模型拓展为三元计量模型,并采用我国30个省市的综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的分配基本上以节约耕地面积技术为主要投入方向,这与要素稀缺性技术诱导假说基本一致。这个结论的理论意义是可将技术诱导性假说扩展到不完全市场经济下的技术创新,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农业公共科研投资分配的倾斜对象依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的技术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历丽  蔡万程  
文章分析了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利润表要素的设置和定义,并把利润表要素中的收入、费用和利润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比较研究,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会计要素,加强会计理论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桂田  李正全  
现有的企业产权配置理论是在不完全契约框架下通过比较要素的“特性”展开讨论的,然而从要素间在质的规定性上进行比较,本身具有不可比性。如果将企业看成是由多个要素所有者为取得合作收益而结成的特别合约,那么,各个要素所有者博弈企业的权益,其“谈判势力”的大小不在于他们各自所拥有的要素在性质上的特别之处,而在于供求量对比中显现出的各个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高低。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决定要素所有者间“谈判势力”大小,由此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这一结论能够逻辑一致性地、历史地、动态地解释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演进逻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影  李子联  
随着经济发展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人类需求的不断扩展,煤炭资源稀缺性及稀缺程度正在发生变迁。本文利用煤炭工业出厂价格指数衡量了1978-2017年我国煤炭资源稀缺程度。从单位成本与相对价格角度,研究表明:我国煤炭资源的稀缺性在样本期间是波动的,尤其受政策影响较大;尽管我国煤炭资源价格没有完全市场化,但煤炭资源稀缺程度在长期中显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即在长期中,必须注重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琢  祝坤福  
在生产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外资企业积极参与一国的生产和出口,并从所在国的出口中获取收益。外资企业的出口增加值中既包括了本国要素所产生的增加值,也包括了外国要素所产生的增加值,形成了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的要素属权结构。研究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的要素属权结构,一方面,有助于学术界理解外国要素流入对于本国要素出口增加值的拉动效应;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术界厘清外国要素流入所形成的要素收益分配效应。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测算发现:2000—2013年在外资加工出口企业中,中国属权要素出口增加值占属地出口增加值的平均比重为65.85%,两者之间的平均背离程度为34.15%。本文进一步运用区分异质性企业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测算发现:2012年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和非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中,中国属权要素出口增加值与属地要素出口增加值的背离相对值分别为30.13%和25.32%。本文认为属地出口增加值已经不能充分反映外资企业出口中的本国要素收益,研究外资企业出口增加值中的要素属权结构有利于学术界认识增加值贸易中国内要素的实际收益,也可以为一国政府的对外贸易谈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玲  
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将综合收益列报作为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内容之一而提出,但在综合收益观下的企业利润表列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主要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个利润表要素的界定不明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等项目的列报位置存在问题,对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不够全面,等等。基于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在利润表要素中增设"利得"和"损失"要素,将"利润"要素改为"综合收益"要素,取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等相关的措施。最后,明确了重构后的"综合收益表"及其相关的项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董皓  赵万东  
外资企业具有内资企业无法获得的所有权优势,是实现"以市场换技术"推动内资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成长的先决条件。本文使用1998-2007年我国326696家制造业企业的经验数据,在利用LP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采用一阶随机占优方法检验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高于内资企业,并采用分位数分解方法进一步将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进行分解。研究结果显示,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明显高于港澳台企业与内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差异;除港澳台企业在生产率低分位数(20%分位数及其以下)外,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皆具有明显的所有权优势,且在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花  刘琰  
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直接决定其购买决策,在做出购买选择时,消费者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括会员商品、脱销商品等虚位效应的影响。随着购物模式智能高效化的发展与变革,面对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家为了提高自身所占的市场份额与利润,可以考虑通过采用新兴的营销方式,利用虚位效应来更为精准地了解与掌握不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感知稀缺性的视角入手,首先从理论层面探究了虚位效应对消费者购买意愿造成影响的理论基础,考虑到产品稀缺性等特点,本文在第三部分引入了相关的研究模型,尝试从实证的视角探讨其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作用。最后,在文章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现阶段商家改进与完善营销策略的相关应对策略,以期实现发挥虚位效应与感知稀缺效应的最大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欢迎  阎薇  陈亚光  
要素的稀缺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联,此乃稀缺的动态性。要素的稀缺性由市场决定。一个完善、建全的市场是实现人力资本产权安排的重要保证。所谓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实质上就是一个对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其谈判势力与地位的提升,引出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安排,而这种剩余索取权安排是在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本自身特性的基础上;并认为在一个现代经济中,企业治理结构的关键点是要处理好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昆  魏晓平  
本文借鉴了资源品稀缺性理论、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开发理论以及资源耗竭理论的系列思想与方法,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更为系统和复杂的“次序”观点,即从企业与社会两个利益视角、竞争性与垄断性两种市场结构来凸显能源开采所关联的“次序”问题,如能源采掘的跨时期选择、对不同品位矿床开采的次序选择以及从社会整体利益考虑的能源开采秩序调控等。本文有关能源开采“次序”的研究及所形成的观点丰富和拓展了构建在竞争性市场结构假设基础之上的最优耗竭理论的研究视野,“次序”优化理论的形成对于制定我国的能源资源开采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学文  孙文松  
本文从标的原油稀缺性的视角,结合Ribeiro and Hodges(2004)的模型将原油现货价格分解为"准资产"价值和"稀缺性"价格两部分,对稀缺性标的商品期货定价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对商品未来的稀缺性的预期变化是"萨缪尔森效应"的决定因素;商品所特有的净套期保值压力风险溢价和稀缺性风险溢价共同存在并对原油期货定价产生影响;相对于这两种商品所特有的风险因素,与资产市场相关的汇率和股市冲击风险以更趋同的方式影响原油期货回报及其期限结构;商品期货投资其实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投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