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6)
2023(7048)
2022(5971)
2021(5128)
2020(4371)
2019(9781)
2018(9527)
2017(19166)
2016(9876)
2015(10862)
2014(10949)
2013(11174)
2012(10672)
2011(9715)
2010(9914)
2009(9182)
2008(8512)
2007(7686)
2006(7086)
2005(6541)
作者
(29863)
(25314)
(25105)
(24117)
(15831)
(11966)
(11448)
(9721)
(9585)
(8950)
(8846)
(8282)
(8158)
(8021)
(8018)
(7850)
(7549)
(7213)
(7135)
(7095)
(6558)
(6102)
(6082)
(5840)
(5822)
(5689)
(5423)
(5209)
(5157)
(4973)
学科
(71299)
经济(71256)
管理(25775)
方法(24771)
(24627)
数学(22801)
数学方法(22692)
地方(17514)
(16778)
企业(16778)
(14616)
中国(13877)
(13798)
地方经济(12950)
(11898)
业经(11524)
农业(10867)
收入(10510)
产业(8985)
(8869)
环境(8428)
结构(8407)
(8314)
贸易(8310)
(7911)
(7677)
金融(7677)
经济学(7551)
(7534)
(7006)
机构
学院(154905)
大学(154149)
(82750)
经济(81573)
管理(57218)
研究(56944)
理学(49672)
理学院(49104)
管理学(48428)
管理学院(48131)
中国(41967)
(34310)
科学(32054)
(30871)
(28783)
经济学(28099)
财经(27642)
研究所(26124)
(25519)
经济学院(25143)
(25122)
中心(24058)
(22585)
业大(21675)
财经大学(20362)
农业(19753)
(19726)
北京(19355)
(18828)
师范(18625)
基金
项目(100314)
科学(80115)
基金(75617)
研究(70992)
(65849)
国家(65330)
科学基金(56269)
社会(50470)
社会科(48102)
社会科学(48090)
基金项目(39564)
(38249)
自然(34246)
自然科(33474)
自然科学(33466)
自然科学基金(32915)
教育(31529)
资助(31336)
(31191)
编号(26080)
(23079)
(22735)
重点(22621)
国家社会(22364)
成果(20240)
(19923)
教育部(19876)
人文(19441)
发展(19033)
创新(18858)
期刊
(97483)
经济(97483)
研究(51123)
中国(26593)
(25298)
学报(23010)
(22135)
科学(21864)
管理(21609)
经济研究(18442)
大学(17904)
学学(17432)
财经(15058)
农业(14680)
业经(13356)
(13229)
(13105)
金融(13105)
技术(12708)
问题(12360)
技术经济(10194)
统计(9981)
商业(9152)
(8573)
世界(8444)
(8405)
教育(8033)
经济问题(7922)
决策(7847)
(7347)
共检索到234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常建  袁易明  
初始的要素收入分配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进一步影响经济的增长。利用199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有显著影响,消费函数符合C-D函数形式;劳动收入份额与GDP的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率呈现"U"形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GDP的增长率、人均GDP的增长率呈现倒"U"形关系;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的增长率有负面影响,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劳动收入份额与消费率的交叉项对经济的增长率也有负面影响,说明由于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造成居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引起消费水平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从区域发展来看,劳动收入份额、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趋势与全国一致,只有东北地区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其他区域影响不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实现经济向消费型拉动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要注重初次分配中的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对收入分配与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多以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结果变量进行,这容易强调规模分配而忽视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基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离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从要素分配——收入差距——消费增长之间的链条机理。检验结果发现:(1)要素分配与消费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提升劳动者报酬率是构建消费增长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2)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作用居民收入差距施加的,其中介效应的影响占到43%;(3)要素分配通过作用于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消费增长的假设也显著成立。其政策含义是,优化要素分配不仅有利于消费增长也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消费增长视角的再分配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瑾  
本文首先分析了2000年至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明确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其次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知: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而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即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  
本文认为,目前的高储蓄反映居民消费具有积累型特征,由此带来的低消费和高储蓄正阻碍着经济增长;消费水平特征是总体消费水平较低,收入水平差异日趋扩大;消费结构特征是消费层次低,消费结构不合理,在整个消费支出中,商品消费所占比重偏大,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过小。为使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推进,一要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消除人们不可预期和不安全感,有社会保障作后盾;二要提倡新的消费观念及消费方式.特别是长期稳定并有法律保障的信贷消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春霞  
通过对居民收入增长率及收入消费比的数据分析,认为居民消费不存在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能性。利用居民最终消费率和GDP数据,实证分析了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发现,居民最终消费率的提高与GDP增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基于GranGer检验,发现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居民消费率不能加速经济增长,即居民消费不能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晨  陈小亮  陈伟泽  陈彦斌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高投资、低消费"的特征,近年来虽然居民部门消费率有所上升,但是经济增速也在不断下降。本文构建了含有人工智能和异质性资本(包括实体经济资本、住房资本和基建资本)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探寻人工智能是否有助于优化中国的资本结构,从而在扩大居民消费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可以优化资本结构,实现扩大居民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究其原因,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吸引资金从房地产流向实体经济,从而减轻住房资本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并增强实体经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减弱地方政府依靠基建投资"稳增长"的动机,从而减轻基建资本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并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据此,本文建议政府部门着力促进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优化资本结构,最终实现扩大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云  
基于多变量VAR模型,对1980~2009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而由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的重工业化进程,产业升级并没有实现预想中的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优化的目标。基于这些研究,提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耿莉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7~8%的高速增长,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虽然也有所增长,但近年 来消费增长的速度远远小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于是最终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为此,本文将 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因素,并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寻求促进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增长因素分析》课题组  
作为社会总需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居民消费增长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消费行为理论为我们研究居民消费增长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我们认为,当期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相比,城乡居民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的变动;收入分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之一,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城乡居民消费倾向越低;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城乡居民改革预期的不断增强,消费倾向将继续降低;消费信贷对促进近几年城乡居民消费增长作用比较明显;利率的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以上述结论为基础,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着力提高居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朝晖  王成进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的特征使得研究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中农业居民消费与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更具现实意义。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国内最大、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以及藏富于民的发展模式,广东的发展实践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材料。文章通过检验广东省1978—2008年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的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非农业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最大,农业居民消费对非农业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反向的冲击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书华  孔祥毅  
Kuznets提出了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由于经济中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也存在非均衡性:经济发达区域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而经济落后区域的金融资源则相对较少。对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与金融资源分布结构密切相关,占有金融资源较多的发达经济区域,衡量其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较低,金融发展对其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影响力较弱,而金融资源分布较少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基尼系数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收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延平  
文章通过区分进口与出口,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特征,分析了国际贸易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广东1979~2006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进、出口变动是居民消费变动的原因,出口对居民消费、特别是农业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进口,而对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言,进口的作用要大一些;农业居民消费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居民消费,而非农业居民消费对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农业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