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6)
- 2023(11017)
- 2022(9397)
- 2021(8491)
- 2020(7018)
- 2019(15877)
- 2018(15415)
- 2017(28491)
- 2016(15159)
- 2015(16930)
- 2014(16822)
- 2013(16609)
- 2012(15637)
- 2011(14364)
- 2010(14595)
- 2009(13961)
- 2008(13278)
- 2007(11751)
- 2006(10692)
- 2005(10068)
- 学科
- 济(82459)
- 经济(82374)
- 管理(46557)
- 业(40322)
- 企(32389)
- 企业(32389)
- 方法(27078)
- 数学(23961)
- 数学方法(23762)
- 中国(19730)
- 地方(19475)
- 财(18396)
- 农(18052)
- 制(16615)
- 业经(16362)
- 学(15163)
- 地方经济(13200)
- 体(12477)
- 农业(12162)
- 环境(12022)
- 贸(11949)
- 贸易(11940)
- 易(11538)
- 融(11410)
- 金融(11408)
- 银(10962)
- 银行(10933)
- 行(10526)
- 务(10022)
- 财务(10000)
- 机构
- 大学(223018)
- 学院(222133)
- 济(105214)
- 经济(103324)
- 研究(82711)
- 管理(81562)
- 理学(69461)
- 理学院(68603)
- 管理学(67627)
- 管理学院(67186)
- 中国(62763)
- 财(49216)
- 京(46488)
- 科学(46233)
- 所(41308)
- 财经(37816)
- 研究所(36923)
- 中心(36736)
- 农(35026)
- 江(34242)
- 经(34221)
- 经济学(33892)
- 业大(30229)
- 经济学院(30125)
- 院(29777)
- 北京(29438)
- 范(28794)
- 师范(28541)
- 财经大学(27788)
- 农业(26979)
- 基金
- 项目(143636)
- 科学(114272)
- 基金(105962)
- 研究(105939)
- 家(92137)
- 国家(91394)
- 科学基金(78280)
- 社会(71447)
- 社会科(67865)
- 社会科学(67849)
- 基金项目(55594)
- 省(54961)
- 教育(48492)
- 自然(47840)
- 自然科(46694)
- 自然科学(46684)
- 划(46076)
- 自然科学基金(45900)
- 资助(42328)
- 编号(40986)
- 成果(33874)
- 重点(33191)
- 部(32665)
- 发(32139)
- 制(31516)
- 国家社会(30746)
- 创(29767)
- 课题(29260)
- 教育部(28548)
- 创新(28088)
共检索到35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常春 邓莹
过去二十年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引人瞩目。未来这一增长势头能否持续?本文从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和经济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等方面分析了未来十年印度经济增长拥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伴随资本和劳动力的加大投入,特别是进一步经济改革所释放的制度红利,未来十年印度经济可望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印度经济增长 要素投入 制度红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2.2%上升到2011年的14.3%,特别是在过去十年间,中国GDP总量一路攀升,接连赶超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根据OECD最新发布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后超越美国;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中国30多年的高增长得益于相对稳定和宽松的国际经济环境,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进入"新常态",未来十年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并不那么宽松。
关键词:
全球经济 美国经济 增长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制度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周晓唯
中国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经济增长逐渐转变为中高速增长,面临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为此,政府应该吸取日本在人口红利消失后采取错误政策措施导致出现"失去的20年"的教训,正确认识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后,应该从人口红利转向制度红利方式,通过改革提升制度质量、创造有力制度条件、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等,促进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制度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树杰 刘雪燕 孙学工
为了清晰的分析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我们把1990~2009年作为分析基准,通过分析供给条件和外部约束的变化,得到未来我国经济的走势。一、劳动力供给减速将导致经济增长下降0.4个百分点劳动力投入的高增长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1993~2009年,就业人口年均增加0.96%,根据生产函数法测算,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但随着生育率持续下降,我国人口增长不断放慢,老龄化步伐加快。由此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出现下降,劳动力增长减速并转为下降。据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预测,劳动年龄人口①将于2016年达到最高峰值,总量为9.99亿人,之后将出现逐渐下降,至2020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英
资本与劳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制度因素作为经济增长中的非物质要素,因影响生产效率而被长期关注。本文的定量分析表明,中国制度变迁中投入要素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程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资本效率、劳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综合的制度效应明显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制度效应并没有改善资本投入效率。
关键词:
制度因素 资本效率 劳动效率 制度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钟心桃 龚唯平
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重要。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都是直接作用的,而是通过影响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用和产出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本文以广东为例,把制度效应分解为市场化程度、所有制、经济开放度、收入分配和创新机制五个因素,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五个因素进行量化,再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制度效应的综合得分,然后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各制度因素和总制度因素对生产要素效率的影响,并对广东经济增长提出建议。
关键词:
广东 经济增长 制度因素 要素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中景 池元吉
在经历了两年的经济负增长后 ,1 999年度日本经济可能实现正增长 ,但要想真正步入复苏和增长的轨道 ,还面临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日本现在正面临继明治维新和战后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制度创新的形势 ,由于动力不足 ,阻力过大 ,2 1世纪将是日本国际经济地位日益下降的世纪。
关键词:
日本经济 制约因素 地位下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继新古典理论和新增长理论之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制度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观点。从理论上讲,制度观点同样适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即制度是劳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又一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制度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表现在:制度能够影响其它生产要素的效率发挥,并在开放区域状态下决定要素的流向;有效率的制度能够提高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效率,并吸引区域外的生产要素,从而提高区域的经济绩效。制度的经济绩效分析为区域经济增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制度绩效 生产要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车士义 郭琳
已有的对人口红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未将结构和制度的重大变革纳入模型,这与东亚及我国经济增长的现实不符。本文通过在模型中纳入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变量,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进行误差修正分析,计算出在结构转变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我国人口红利及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技术进步,第三是制度变迁,结构变化的影响也很显著。人口红利的影响也较显著,但是其对经济增长解释力度较小。因此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未来的经济增长更需要依靠投资、技术进步、结构变迁和制度变革。
关键词:
结构转变 制度变迁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韦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伟 陈仲常
文章从分工提升效率的角度分析就业与产出间的关系,发现随着更多的劳动者参与社会大生产,分工更为细致,专业化水平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产出水平。而且这个边际产出效应会先递增再递减。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的分工水平正处于边际产出递增阶段。如果十八大之后的改革措施能进一步降低交易费用,同时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措施来扩大市场规模以吸纳更高程度的分工,我国的经济增长会迎来一个较长时间的大发展。
关键词:
分工 交易费用 就业 经济增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 耿强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面临着继续大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用灰度预测模型和ARIMA模型对工业总量及增速进行预测分析,结论是,要继续保持中国工业年均增长20%的速度,驱动力必须从要素投入、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空间结构三个层面进行变革,其中城市化速度的加快是未来十年中国工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工业化制造供给,城市化创造需求;中国工业增长的终极目标是通过结构的更加均衡,增长可持续机制的逐步建立,使整体民众获得更大的福利和增长的分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根钱
The paper analyses the bas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spect of China economic growth in 2002.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liding down trend will cease and the Chinese Economy will grow rather quickly,bu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for the economy grow obviously fast than the average speed of the previous several years.
关键词:
2002年 国民经济 因素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岚 张自强
产权结构的变化会影响产出的变化,林业产权制度不断变革的过程也是林业产权管制不断放松和产权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文章从林业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度量林业产权管制的制度变量,并将其与资本等其他要素投入相结合,分析它们对林业产出的共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1996—2007年间广东省林业相关数据验证了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具有重要贡献的假设关系,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长期稳定性。研究认为由于外部性等因素的影响,林业产权管制的放松对于林业产出的贡献有限,但是目前林业产权管制仍有进一
关键词:
林业产权 产权管制 产权结构 主成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