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16)
2023(16910)
2022(14133)
2021(12796)
2020(10956)
2019(24631)
2018(24363)
2017(47482)
2016(25739)
2015(28791)
2014(28401)
2013(28198)
2012(26068)
2011(23350)
2010(23682)
2009(22636)
2008(22735)
2007(20940)
2006(18428)
2005(16707)
作者
(73316)
(61612)
(61462)
(58501)
(39445)
(29424)
(27870)
(23775)
(23153)
(22130)
(21005)
(20721)
(19721)
(19409)
(19343)
(18914)
(18512)
(18143)
(17815)
(17759)
(15316)
(15194)
(14971)
(13929)
(13886)
(13812)
(13757)
(13743)
(12315)
(12207)
学科
(113333)
经济(113182)
(99692)
管理(91071)
(87824)
企业(87824)
方法(52088)
数学(42723)
数学方法(42383)
(37384)
(35072)
业经(32881)
中国(28156)
(26299)
(25476)
财务(25446)
财务管理(25395)
农业(24468)
企业财务(24116)
技术(22585)
地方(20964)
(19968)
贸易(19956)
(19357)
理论(19173)
(18577)
(18539)
(18165)
(18159)
(18096)
机构
学院(373883)
大学(370509)
(160244)
经济(157157)
管理(148554)
理学(127542)
理学院(126261)
管理学(124554)
管理学院(123832)
研究(119502)
中国(94258)
(78262)
(76274)
科学(69773)
(63696)
财经(61173)
(59654)
(58515)
中心(55952)
(55384)
业大(53679)
研究所(53290)
农业(49945)
经济学(49367)
北京(47616)
(45804)
财经大学(44961)
经济学院(44798)
(44405)
师范(43971)
基金
项目(241370)
科学(192248)
研究(179178)
基金(176522)
(151850)
国家(150496)
科学基金(130983)
社会(116516)
社会科(110568)
社会科学(110535)
(96128)
基金项目(93398)
自然(82793)
教育(82784)
自然科(80924)
自然科学(80902)
自然科学基金(79604)
(79002)
编号(71812)
资助(71140)
成果(58278)
(55318)
(54424)
重点(53968)
(52190)
创新(50971)
课题(49756)
(49264)
国家社会(48369)
(47976)
期刊
(181125)
经济(181125)
研究(110900)
中国(75016)
(65760)
(59408)
管理(59307)
学报(53638)
科学(51147)
大学(41806)
农业(39914)
学学(39646)
(37503)
金融(37503)
教育(36883)
技术(33954)
财经(31687)
业经(30891)
经济研究(28668)
(27270)
问题(23858)
(23547)
技术经济(21446)
(19133)
财会(18113)
商业(18060)
科技(17597)
现代(17593)
(17519)
统计(17411)
共检索到564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叶祥松  彭贵  
本文将影响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和创新支撑两个部分,利用1999-200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企业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政府创新投入对工业产出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1)要素投入仍然是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第一因素,珠三角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其他市更依赖劳动力投入;(2)企业创新投入是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源泉;(3)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总产值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不同区域的创新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珠三角区域创新环境优于其他市;(4)政府创新投入不仅没有有效地增加企业产出,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贡献反而为负,寓示着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千里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依靠外商投资来发展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是根本出路,必须以国内制造企业为主,科学选择优先发展领域,着力营造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技术路线图工程,培育高端人才,从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泽永  江可申  
文章利用2004~2011年分行业面板数据,考查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化路径。实证结果表明:从整体情况看来,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6.2%,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分所有制考查看,30个行业的国有、外资、民营制造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民营企业增长最快;从分行业考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资本密集型行业最低;从双重分类考查看,技术密集前提下外资企业表现最好,资本密集前提下民营企业最优;而劳动密集前提下,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各有优劣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卫红  
采用索洛剩余法对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七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资本贡献率与技术贡献率具有可替代性,技术创新路径有待改善;外资参与度较高,对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制度变迁的滞后,使得政府调控体系与政策环境有待健全。最后,提出了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路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基  贺灿飞  
新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作用。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数据基础,基于OP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全新估计,本文研究了创新活动对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TFP)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创新投入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TFP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4个直辖市的城市研发总投入相对较高;但是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地区并没有在东部地区集中布局。城市TFP的空间布局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城市制造业研发总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正向影响城市TFP;而研发投入的泰尔系数对城市TFP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研发投入在制造业产业间的多样化更利于城市TFP增长。本研究揭示了在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环境下,创新投入确实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期刊] 预测  [作者] 方健雯  赵增耀  
本文研究集群情境下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苏州制造行业中3090家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群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提高;由于复杂知识的排他性,集群中的高技术企业会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但聚集效应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还与集群知识分布的不对称性有关。由于具有外部技术来源,产业聚集中的外资企业会减少创新投入,但集群中采用市场机制进行创新的企业将会增加创新投入。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娜  安明  
基于扩展生产函数模型研究考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下的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较快,制造业增长方式由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转变为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驱动;碳排放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之间呈现负增长关系,减少碳排放将会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将制造业分为高能耗行业和低能耗行业比较分析发现,高能耗行业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大,低能耗行业减少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邱冬阳  彭青青  赵盼  
根据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利用2013-2017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按照制造业投资强度分类进行实证去挖掘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背后的深层原因。研究结论有:第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2013-2017年间固定资产投资依然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在与创新驱动联系紧密的制造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强度越强,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越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明显。第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前后对比看,制造业投资强度在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中所产生的影响正在逐步变大。基于此,提出了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制造业投资强度,提高制造业投资的创新含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超  黄群慧  贺俊  杨伶  
创新驱动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低技术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那么创新在中低技术制造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文章对产业集聚、创新和地方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提出了三个假说,构建了一个由创新担当中介作用的互动关系模型,并以木材加工业两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数据为样本检验假说。回归结果表明:LMT制造业的创新活动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该行业所处的价值链位置有关。中间品行业集聚虽然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但是这些创新活动并不能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终端产品行业的创新活动则能够显著提升地方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  胡小娟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对制造业各个行业中内资企业、外资企业1999~2005年期间的相对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Malmquist指数衡量)及其构成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制造业各行业中的相对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内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垄断程度较高的一些行业,而外资企业相对效率较高的行业集中在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两类企业在各个行业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及其动力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及分析,本文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祥霞  张宏  安同信  
文章借助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二元边际分解框架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别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结构的双边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对发展中国家出口零点贸易数量相对较多,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口零点贸易数量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两个国家组别的出口增长都是集约边际占主导,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占比明显较高;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价格增加趋势相对明显,而对发达国家出口的数量扩张趋势相对明显。基于以上的双边差异,文章通过引入国际分割生产、外部冲击、FTA、国家发展水平、共同边界等反映国家差异的相关指标拓展了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指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明元  王大伟  
由生产要素转换导致的产业结构演进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从要素类型的角度进行了划分和实证分析,论证了随着生产要素的转换而出现了产业内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知识密集型三类产业在结构方面的变化。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云枫  周健明  
1997-2006年期间,北京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10.2%,TFP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则出现年均2.4%的衰退,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继续推动北京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必须在保证技术进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同时,对技术效率进行优化和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效组织和整合企业资源,加大制造业产业布局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规模经济以及协同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营营  高煜  
在理论阐述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及依赖条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R&D人员和R&D资本流动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地区间制造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效应,且受此效应的作用,两类创新要素在区际间的流动显著促进了地区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R&D人员流动可以通过刺激消费需求和"倒逼"制度变革间接加速制造业结构优化,而R&D资本流动仅通过消费需求这个中介变量,促进了制造业结构优化;此外,创新要素区际流动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作用还高度依赖于各地区的技术市场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程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平  骞金昌  
科技活动对就业增长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一方面,新技术的采用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可能是节约劳动的技术,它使企业雇用更少的劳动力,同时扩大产出。本文基于1998—2004年中国制造业大中型企业数据,首先分析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可能性的影响,进而分析科技活动对生存企业的就业增长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科技活动对企业生存有正面影响,但对就业增长无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