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1)
- 2023(15010)
- 2022(12692)
- 2021(11743)
- 2020(10010)
- 2019(22671)
- 2018(22502)
- 2017(43455)
- 2016(23470)
- 2015(25895)
- 2014(25468)
- 2013(24653)
- 2012(22292)
- 2011(19839)
- 2010(19736)
- 2009(17954)
- 2008(17167)
- 2007(14974)
- 2006(13127)
- 2005(10965)
- 学科
- 济(96824)
- 经济(96725)
- 业(71837)
- 管理(63700)
- 企(50131)
- 企业(50131)
- 农(48487)
- 方法(46298)
- 数学(42089)
- 数学方法(41394)
- 农业(32163)
- 业经(24994)
- 财(23128)
- 中国(22498)
- 地方(19220)
- 制(17927)
- 学(17492)
- 贸(17189)
- 贸易(17181)
- 易(16760)
- 技术(15915)
- 务(14391)
- 财务(14336)
- 财务管理(14308)
- 环境(14051)
- 银(13651)
- 银行(13603)
- 企业财务(13571)
- 理论(13345)
- 发(13179)
- 机构
- 学院(325243)
- 大学(319317)
- 济(131869)
- 管理(130323)
- 经济(129356)
- 理学(114744)
- 理学院(113602)
- 管理学(111284)
- 管理学院(110724)
- 研究(102672)
- 中国(78781)
- 农(76544)
- 科学(67043)
- 京(64812)
- 农业(59535)
- 业大(59226)
- 财(55353)
- 所(51437)
- 中心(50717)
- 江(47991)
- 研究所(47434)
- 财经(45479)
- 经(41766)
- 范(39736)
- 经济学(39491)
- 师范(39208)
- 北京(38748)
- 农业大学(38256)
- 州(37833)
- 经济管理(37043)
- 基金
- 项目(234870)
- 科学(185438)
- 基金(171814)
- 研究(165549)
- 家(151802)
- 国家(150526)
- 科学基金(130051)
- 社会(106456)
- 社会科(100897)
- 社会科学(100868)
- 省(95318)
- 基金项目(91637)
- 自然(86728)
- 自然科(84828)
- 自然科学(84805)
- 自然科学基金(83276)
- 划(78127)
- 教育(75603)
- 资助(69608)
- 编号(66851)
- 重点(52582)
- 部(50903)
- 成果(50623)
- 发(50398)
- 创(49592)
- 创新(46406)
- 科研(45949)
- 国家社会(44467)
- 计划(44362)
- 课题(44304)
- 期刊
- 济(138246)
- 经济(138246)
- 研究(81493)
- 农(76360)
- 中国(59807)
- 学报(56803)
- 农业(51816)
- 科学(50824)
- 大学(43025)
- 管理(42868)
- 学学(41249)
- 财(41000)
- 业经(30316)
- 技术(28963)
- 融(28930)
- 金融(28930)
- 教育(27320)
- 业(25744)
- 财经(21087)
- 经济研究(20441)
- 问题(19662)
- 经(18064)
- 版(17680)
- 统计(17678)
- 业大(16438)
- 策(16404)
- 技术经济(16228)
- 科技(16201)
- 资源(16039)
- 农村(14961)
共检索到456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然 李谷成 冯中朝
利用四川、湖北、河南、陕西、上海、江苏6省市油菜示范县689户农户的微观数据,基于超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油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发现:主要生产要素投入对油菜产量增加的效果较明显,其大小顺序为农药投入>化肥投入>种子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样本农户油菜种植平均技术效率为83.99%,仍有16.01%的增产空间;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分布差别较大,总体呈偏态分布;在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对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家庭受农业技术培训人次、家庭成员是否有人担任村或村以上干部、外出务工人数、农户到最近农产品贸...
关键词:
经营规模 农户 技术效率 油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汪霞 申志伟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农户的灾后重建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是满足需求的主渠道。根据四川省5个重灾县4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先对灾区农户的财产损失、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及其筹资渠道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用Logistic模型识别了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灾区农户的户均总损失为46464元,其中房屋损失占81.7%;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缺口大、筹资渠道有限等特点;57%的被调查农户获得银行贷款,96.7%的农户贷款是为了建房,贷款的期限和额度主要集中在1~5年和1~5万元;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有户主年龄、农户地形、收入和损失。文章最后提出了三点政策性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双全 杨锦秀 刘静
本文从一般农户的视角出发,以四川省506份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个人意愿、行为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存在实际的贷款需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潜力较大,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态约束了农村土地资本化进程,因此要更加重视对农村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农民的技术培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冬梅 陈超 刘智 吴海春
本文以四川省水稻主产区23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乡镇农技人员推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农技人员工作态度以及对农户指导次数等因素对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有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农技人员推广效率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雪 张俊飚 张露 程文能
基于农户经营规模的视角,利用湖北省395户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探析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被调查区域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与农户经营规模呈正向变动趋势,大规模组平均技术效率最高,中规模组次之,小规模组最低;总体平均技术效率为71.88%,农户的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尚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影响农户生产的技术效率因素中,年龄、受教育程度、灌溉条件、社会网络对小规模农户均有显著的影响,技术培训对中规模组农户有显著影响,土地细碎化对中规模与大规模组农户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收入水平和林业收入/家庭总收入两个视角对农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雅安市农户的调查数据,对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损失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论:(1)不仅收入异质性农户的林地投入产出和技术效率存在差异,而且收入同质性农户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在不同效率区间段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2)农户家庭中从事林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户主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参加林业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林地的肥沃程度与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经营技术效率影响显著。
关键词:
收入异质性 林地 技术效率 农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薛文田 周宇 康健 赵敏娟
[目的]杂粮产业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贫困地区杂粮生产粗放,技术落后的现状要求农户合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杂粮生产技术效率,进而带动当地杂粮产业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收入。[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348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准确评价了不同经营规模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并探究环境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1)农户总体的杂粮生产技术效率处于低效率水平。技术效率随经营规模增大而增大,杂粮生产存在规模效应。纯技术效率是小规模农户杂粮生产的优势所在。(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农户杂粮生产的纯技术效率提高,规模效率降低,表明规模效率是制约杂粮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3)在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中,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先进播种技术和参与技术培训是有利因素,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和机械化生产是不利因素。[结论]提高农户杂粮生产技术效率需合理扩大经营规模,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扩大杂粮补贴范围,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延长杂粮产业链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农户家庭主要劳动成员就业形态的分析对农户进行分类,采用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行为和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影响农户林地技术效率的外生变量,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经营结构、投入产出、技术效率都存在差异,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产农户的林地技术效率最高;第二,林业主要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技术培训、从事林业生产的年限、家庭劳动力数量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外出务工对林地技术效率具有负向作用,农户类型对林地技术效率影响显著;第三,林地质量和距离农户家的距离对林地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林地地块数对林地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因此,得到政策启示:男女共同从事林业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施海波 吕开宇 栾敬东
土地流转是农户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而现有土地流转支持政策能否基于农户的资源禀赋和经营行为来推进其有序流转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利用黑龙江、河南、四川、浙江4省1 040户粮食种植户2011-201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农户土地禀赋、支持政策对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5年间有40.48%农户是持续扩大经营规模;(2)土地禀赋并不直接影响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但会影响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速度,且与农户经营规模扩大速度呈稳健的正U型关系;(3)支持政策对农户经营规模扩大的影响为负,但其并不影响农户经营规模扩大速度;支持政策与土地禀赋的交互项表明,在有支持政策的条件下,土地禀赋将会阻碍农户经营规模的扩大。为此,未来要加快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调整和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方式,增强中小规模农户持续经营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基本思考——基于四川省的调查分析
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辽宁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林地资金投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实证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基本状况与对策——基于四川省21个乡镇的农户调查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雅安市农户为例
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四川省144户样本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基于农户调查的东部沿海地区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常德市为例
基于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的退耕还林农户林地生产技术效率分析——来自四川省雅安市农户调查数据
不同林地经营规模农户的林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