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87)
- 2023(8812)
- 2022(6764)
- 2021(5823)
- 2020(4799)
- 2019(10336)
- 2018(10360)
- 2017(19838)
- 2016(10563)
- 2015(11913)
- 2014(11871)
- 2013(11346)
- 2012(10003)
- 2011(9056)
- 2010(8827)
- 2009(7886)
- 2008(7756)
- 2007(7028)
- 2006(6322)
- 2005(5830)
- 学科
- 济(48213)
- 经济(48175)
- 业(36493)
- 管理(35033)
- 企(28184)
- 企业(28184)
- 方法(21769)
- 数学(19312)
- 数学方法(19162)
- 农(14983)
- 技术(14735)
- 中国(13877)
- 业经(12320)
- 财(11428)
- 农业(10615)
- 学(9097)
- 技术管理(8404)
- 信息(8191)
- 地方(8183)
- 产业(8038)
- 贸(7952)
- 贸易(7950)
- 易(7751)
- 发(7560)
- 务(7421)
- 财务(7393)
- 财务管理(7386)
- 环境(7363)
- 理论(7274)
- 企业财务(7156)
- 机构
- 大学(159766)
- 学院(158980)
- 济(68709)
- 经济(67533)
- 管理(63565)
- 理学(55352)
- 理学院(54808)
- 管理学(53908)
- 管理学院(53610)
- 研究(53376)
- 中国(38549)
- 京(33093)
- 科学(33092)
- 农(30224)
- 财(28735)
- 所(26658)
- 业大(26317)
- 中心(24844)
- 研究所(24564)
- 财经(23922)
- 农业(23907)
- 江(23604)
- 经济学(22091)
- 经(21957)
- 经济学院(20281)
- 范(19984)
- 北京(19978)
- 师范(19739)
- 院(18786)
- 州(18386)
- 基金
- 项目(113633)
- 科学(91021)
- 基金(84724)
- 研究(81047)
- 家(75404)
- 国家(74865)
- 科学基金(64646)
- 社会(54589)
- 社会科(52118)
- 社会科学(52105)
- 基金项目(44671)
- 省(43932)
- 自然(40963)
- 自然科(40160)
- 自然科学(40152)
- 自然科学基金(39497)
- 划(36670)
- 教育(36560)
- 资助(33276)
- 编号(31913)
- 重点(25680)
- 部(25026)
- 成果(24898)
- 发(24700)
- 国家社会(24539)
- 创(24404)
- 创新(23010)
- 教育部(21509)
- 科研(21337)
- 人文(21013)
共检索到2269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闫海洲
基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要素投入和技术溢出两个角度出发,本文把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界定为增长效应和效率效应,继而探讨了两种效应对经济作用的机制与联系。在利用2001~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后,本文发现,中国信息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但是对于经济增长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无论是作为要素投入的因素,还是作为效率影响因素,区域信息化的差异都能解释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距;相对于信息化要素投入的增长效应,信息化的技术外溢更能反映信息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发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作用,而且重在发挥信息化在经济中的技术...
关键词:
要素投入 技术外溢 信息化 生产率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帆 孙琳琳
文章基于我国2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国际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外溢中的信息化(ICT)外溢是否促进了我国TFP增长。结论显示,由于进口贸易带来的ICT外溢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生了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于同发达国家的进口贸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祝甜
加大信息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对推动物流降本提效和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用面板因子分析方法对物流信息化水平进性测度,并用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信息化和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物流信息化对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物流信息化规模和物流宏观发展水平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的提升均具有积极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直接效应中,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增的积极影响,且对周边地区均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从各分指标来看,在东、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规模及宏观环境对本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有积极影响,但东部地区不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为正,西部地区宏观环境并不具有正向直接促进效应,但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为促进我国物流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从加大物流信息化投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和政策协调力度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笔者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外溢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外溢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舜佳 王耀中
在要素投入与TFP相关的前提下,以工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分离具有非观测性和特异性的TFP,用Levinsohn-Petrin非参数理论对索洛余值进行修正估计,结果表明TFP年均有所增长,但在产出增长中所占份额较低;工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基于技术外溢的检验显示:后向外溢和行业竞争没有提升TFP,前向外溢和规模效应提升TFP,上游行业从下游行业外资企业所得规模效应经由前向关联渠道反哺了下游行业TFP。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海彬 张莉
本文基于2002~201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建立了以农村人力资本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以考察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第二,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不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一门槛值后,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高于第二门槛值时,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第三,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耦合协调度普遍偏高,并且农业信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左晖 艾丹祥
在全球经济存量竞争加剧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将三要素双层嵌套型不变弹性生产函数和技术变化方向特征同时纳入新古典增长模型,核算均衡路径中的全要素生产率,重点研究以信息技术资本为中心的技术变化方向异性结构,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00~2016年中国制造业数据进行效果估计和交叉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技术变化方向异性和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而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方向异性负向扩大,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技术变化方向异性负向扩大与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阶梯结构密切相关,信息技术资本的相对增进型技术进步处于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陷阱区域;(3)制造业信息化中存在对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的“倒逼”机制,诱导技术变化方向异性进一步负向扩大并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技术变化方向异性和资本结构匹配性上升,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但信息技术资本不合理深化减弱了该效应。本文研究结果为制造业信息化深入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曾倩琳
基于2003—2013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物流产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计算两者的莫兰指数,确定二者存在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信息化发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在提升本空间单元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能够通过空间外溢效应推动相邻空间单元的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外溢效应的系数远远高于直接效应系数。鉴于此,各区域政府须加强信息化在物流中的应用,更应突破影响信息化空间外溢效应发挥的各种约束,重视影响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各因素表现出的"马太效应",避免效率损失,有效发挥它们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丹丹
本文基于技术溢出理论,研究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首先通过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出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使用文本挖掘法筛选出高相关性的关键词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指数,最后分别以金融科技发展指数、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总额、金融科技机构新增数量作为转换变量,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检验金融科技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影响,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溢出效应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学涛 王振华 张广胜
效率提升是中国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结构红利可能成为效率提升的源泉。本文运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整理2001-2014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揭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表现出"U型"关系;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表现出"倒U型"关系。同时采用四种方法对以上结论进一步检验,发现以上结论仍然稳健。从政策分析的角度,政府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推动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瑞杰 郑超愚
规模经济、累积因果关系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区域非平衡力主导生产要素区际流动,并触发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通过集聚效应机制造成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全要素生产率视域下,技术进步、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差异引发产能过剩空间特异性分布。运用空间滞后随机前沿面板模型,测算2002-2017年中国31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时间维度上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与经济波动具有一致性;空间维度上东部、中部、东北以及西部地区均存在产能过剩,且过剩程度递增。在经典迪氏生产力指数分析框架下测算2002-2017年中国31省(市)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情况,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产能过剩存在空间分布一致性,并探索其交互机理。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青克 戴一鑫 郑玉
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经合组织数据库,测算了进口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用1995—2009年27国家14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中间品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外国研发资本通过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行业间中间品对生产率有显著积极影响,而行业内中间品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二,来自中国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主要集中在低研发行业,高研发行业并不显著。对比美国,它所输出的中间品包含的研发内容对其他国家的生产率有重大影响,包括高研发行业和低研发行业,尤其是前者。第三,中国的研发溢出更多是通过一次性的直接中间品的出口对世界产生影响,美国不仅通过直接中间品,还通过间接中间品的输出在更长的生产链上对世界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梁红艳
本文分析了物流业集聚影响工业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效应机制,利用中国265个城市2003-2008年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内部、东中西部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外溢效应及总效应,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并考察了这三种影响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整体层面,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通过技术效率路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和总效应。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在中部地区,物流业集聚对工业生产率的外溢效应不显著;在东中部地区之间,物流业集聚对工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外溢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保庆
本文从服务贸易进口、FDI流入和积聚效应等方面扩展了CH模型,并以APEC17个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国内R&D、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得出了3个具有稳健性的一般性结论:(1)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积聚效应;(2)本国R&D资本存量有助于提升技术效率,但是能否促进技术进步则依赖于R&D投入强度;(3)通过服务贸易渠道获得的国际R&D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