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86)
2023(15824)
2022(12835)
2021(11741)
2020(10082)
2019(23060)
2018(22736)
2017(44109)
2016(23544)
2015(26274)
2014(26062)
2013(25248)
2012(22657)
2011(19925)
2010(19853)
2009(17974)
2008(17490)
2007(14927)
2006(12887)
2005(11314)
作者
(65775)
(55176)
(54604)
(52064)
(34985)
(26508)
(24892)
(21466)
(20961)
(19524)
(18592)
(18530)
(17578)
(17069)
(17048)
(16937)
(16386)
(16106)
(15904)
(15767)
(13525)
(13459)
(13300)
(12587)
(12247)
(12236)
(12142)
(11928)
(11084)
(10785)
学科
(97260)
经济(97162)
管理(64463)
(63042)
(52049)
企业(52049)
方法(47756)
数学(42172)
数学方法(41427)
(26054)
中国(25410)
(24602)
贸易(24587)
(23885)
(23357)
业经(21484)
(18801)
地方(18711)
农业(17062)
理论(16656)
(16286)
(15161)
财务(15091)
财务管理(15061)
技术(14598)
企业财务(14251)
(13540)
银行(13502)
(13354)
金融(13353)
机构
学院(324987)
大学(324329)
(133890)
经济(131368)
管理(125873)
理学(110072)
理学院(108890)
管理学(106461)
研究(106226)
管理学院(105870)
中国(78093)
(67010)
科学(65716)
(58998)
(55464)
(52271)
业大(50559)
中心(48745)
财经(47961)
研究所(47929)
(47506)
(43872)
农业(43631)
经济学(41635)
(41411)
师范(40931)
北京(40834)
(39173)
经济学院(37787)
(37421)
基金
项目(229234)
科学(181708)
基金(168637)
研究(163510)
(148383)
国家(147228)
科学基金(127202)
社会(105161)
社会科(99947)
社会科学(99917)
(89697)
基金项目(88546)
自然(83735)
自然科(81944)
自然科学(81926)
自然科学基金(80447)
教育(77339)
(75477)
资助(69356)
编号(64897)
重点(52110)
成果(51133)
(50562)
(48646)
(48231)
创新(45052)
课题(44904)
科研(44592)
国家社会(44557)
教育部(43755)
期刊
(135767)
经济(135767)
研究(89163)
中国(60394)
学报(53159)
(49729)
科学(48063)
管理(46790)
(45883)
大学(41247)
学学(38957)
教育(35414)
农业(34057)
技术(30793)
(26417)
金融(26417)
经济研究(23590)
财经(23193)
业经(22786)
(20035)
(19358)
问题(19175)
(18941)
统计(17471)
(16100)
国际(16063)
技术经济(16054)
(16007)
商业(14844)
科技(14774)
共检索到464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忠亮  
本文从要素异质性概念出发,将要素在形成过程中获得的初始生产力从要素的生产效率中剥离出来,通过比较不同要素的初始生产力水平,揭示要素之间质的差异。给出要素异质性的假定,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间贸易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内贸易纳入一个框架,构建了一个关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充裕要素同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均等,而充裕要素异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存在差异。该模型系统地解释了三代贸易理论未能解决的贸易收益的国家差异问题,为不同国家贸易效应的解释、政策调整以及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参照系。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以将企业异质性内生化,进一步推进企业异质性与贸易效应的研...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政  张庆君  
新常态下,以长周期为视角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一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条件,而市场化进程及金融摩擦对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显著影响。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使用数据模拟方法,分析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过程中的经济特征发现:市场化过程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其贡献率超过30%;私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金融摩擦的存在,融资约束由于限制了某些低才能经商者的进入而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金融摩擦的存在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稳定性;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改革红利会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降低,改革红利将无法长期持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佳   徐玮  
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鲍莫尔病”和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阻碍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本文采用量化空间经济学理论,构建数据要素的生产、交易和投入模型,将数据要素纳入到生产函数中。在“效率—结构—速度”的分析框架下,采用结构化检验方法,定量分析数据要素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采用比较静态方法研究交通与数据要素协同效应加速这一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与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仅将数据要素与服务业相结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服务业由于效率相对滞后而在结构转型中受到“鲍莫尔病”的困扰。在交通聚集人口的作用下,高人口密度依赖型的服务业将提高效率,有望根除效率滞后导致的潜在成本上升的病因。同时在交通基础设施供需的作用下,制造业数字化能规避制造业份额过早下降问题。数据要素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数字技术红利,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加速了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本文的研究为探索中国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径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作为中国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产业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的波动之间关系怎样,现有研究程度如何?本文通过现有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以运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文献研究为主线,从对DSGE模型的部门构建、不同的外生冲击以及房地产相关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归纳总结现有文献中房地产、土地要素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并提出住房需求、土地要素和货币政策(利率)的传导机制。最后做出小结认为加入房地产部门(或考虑土地要素)的DSGE模型有研究价值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对房价和地价及房地产与土地关系的决定因素的思考;(2)考虑金融中介自身的约束性条件;(3)模型基本参数设置有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华  刘渝琳  
本文将外部性因素引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探讨中,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原因,以及基于外部性的资源禀赋理论对中国贸易战略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鉴别了“真要素禀赋”和“伪要素禀赋”的差异,并指出以“伪要素禀赋”为依据是“里昂惕夫悖论”存在的根源,而在“真要素禀赋”的基础上,“里昂惕夫悖论”是不存在的。最后,提出了政府应将行业外部性纳入考虑,寻找“真要素禀赋”来发展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玲  张佐敏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家庭与异质企业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在不同融资方式下,政府增加投资或降低税率对不同群体收入和实际财富的影响。研究发现,扩张性财政政策究竟对哪个群体有利与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选择的融资方式和政策工具有很大关系。当政府通过债务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工薪阶层最有利,而当通过货币为政府投资融资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资本阶层最有利,并对工薪阶层实际财富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收入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利锋  
服务部门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现实特征。基于这一事实,构建包含定制型服务、商业服务与规模化服务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的动态效应以及最优货币政策的特征。研究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提高了各类服务部门产出以及各部门通胀水平;考虑服务部门通胀的货币政策相对降低了产出并引起各部门通胀、工资膨胀更大幅度上升;最优货币政策则要求货币政策盯住目标考虑工资膨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将工资膨胀考虑在内的拓展型泰勒规则的动态效应。结果显示,相对基准政策机制而言,拓展型泰勒规则对于宏观经济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效应,并显著降低了货币政策引致的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永华  陈昌兵  杨祥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实施财政兴农举措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城乡发展二元化的经济现实构建了含有政府的城乡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政策冲击反应和乘数分析了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的财政支农举措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支农政策在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富裕方面效果较好,政府性基金支出支农的政策效果则与资金筹集方式有重要关系。根据经济模型模拟结果及目前财政支农具体现实,本文认为应提升支农资金利用效率,改善当前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并对财政支农补贴政策适时做出动态调整,以实现财政支农更好地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昕  
本文利用含中国加工贸易部门的GTAP多国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中、美或将发生的局部贸易摩擦及不同程度的全面贸易制裁进行模拟。结果显示:若中、美爆发全面贸易制裁,中国当期实际经济增长率下降1.67%-4.51%,实物投资下降0.82%-2.09%,一般贸易出口下降0.14%-1.15%,一般贸易进口下降0.2%-1.74%,加工贸易出口下降0.11%-0.96%,加工贸易进口下降0.10%-0.85%。虽然,进出口变化有助于控制国内物价水平上涨,但我国新增就业会有所降低。美国方面,发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既无助于增加国内生产(实物生产下降0.07%-0.54%),拉动投资(实物量投资下降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李连庆  
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可以探讨贸易便利化的经济影响和福利收益,提高国际贸易透明度,而之前鲜有论文讨论过提高贸易政策透明度的贸易政策改革对贸易和福利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CGE模型探讨在APEC内减少腐败、提高透明度以降低贸易成本所造成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提高透明度和降低腐败程度,全球各经济体都会获得显著的贸易和福利收益。通过提高亚太地区的透明度到平均水平,全球福利会增加超过2000亿美元,各国的GDP、进出口贸易、资本存量、居民效用等也都会发生正向的改变,并且大部分增加的福利都会发生在正在进行改革的经济体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孟楠  曹春玉  
基于当前中美贸易战的现实,使用包含金融加速器机制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结合传统利率规则和基于外汇市场干预的汇率安排等双工具货币政策组合,研究了美国发动贸易战对中国贸易均衡、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的整体影响,进而分析了不同汇率安排下外汇储备需求规模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面对不利贸易条件和进口需求降低的冲击时,中国需要根据具体经济形势在金融稳定、贸易均衡及实体经济稳定等目标之间做出相应的汇率安排;对于中美贸易战中出现的人民币外源性贬值,可以适度干预汇率,以维持金融稳定;为应对中美贸易战的不利冲击,对提升商品出口退税率、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和升级产业技术水平造成的人民币汇率的内源性升值,可以通过放开汇率干预、畅通汇率传导机制方式增强经济体系调节内外均衡的能力和弹性。长期而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军  董婉璐  胡继亮  
中国与欧盟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任何形式的贸易合作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推进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和强化国际合作的重大举措,采用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虑全球投资分配和资本积累机制、关税削减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因素,从宏观和产业等层面系统地评估中国-欧盟自贸区构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欧盟自贸区可以显著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经济福利提高;双边贸易及其依存度将得到提升,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促使中欧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此外,中国-欧盟自贸区将显著影响全球贸易流向和格局,有助于推动全球贸易开放和经济一体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涵  
文章纳入土地要素的单部门新经济地理模型,舍弃了自由企业家模型中的均质商品部门,现代部门的投入均由土地与劳动力复合形成,不可移动的土地要素的价格由区域经济演化过程内生决定,进而影响要素收入分配。通过在空间一般均衡的领域内作线性化处理,得出解析解,以此系统揭示土地要素对空间经济的三种分散作用机制,即收入挤出效应、价格效应和逆多样化效应。上述效应随着土地要素在生产中的密集程度下降而减弱。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冯小兵  李继峰  黄烨菁  
本文利用2005~2009年以来我国逐渐取消外资银行进入壁垒的实际数据,通过设立银行业收益和成本方程发现并估算出消除壁垒带来的两方面行业直接效应,即外资银行服务价格水平下降1.9%和国内银行业经济效率改进1.8%。在此基础上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就壁垒消除对整个经济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评估。测算结果表明,两个直接效应中,改进国内银行业经济效率的经济影响是主要的;从宏观层面上看,短期内能够带来就业和GDP相对基准情景增长,同时居民消费、投资和出口有所增长。进口随着国内需求的扩张略有增长,净出口明显扩大。总体上,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我国逐渐取消外资银行贸易壁垒是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