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4)
2023(4702)
2022(4227)
2021(3784)
2020(3205)
2019(7231)
2018(7074)
2017(14439)
2016(7743)
2015(8650)
2014(8422)
2013(8648)
2012(7846)
2011(6982)
2010(6900)
2009(6186)
2008(6199)
2007(5674)
2006(5165)
2005(4400)
作者
(21293)
(17911)
(17571)
(17030)
(11061)
(8611)
(8222)
(6719)
(6704)
(6310)
(6300)
(5963)
(5664)
(5637)
(5616)
(5521)
(5311)
(5278)
(5102)
(4962)
(4442)
(4284)
(4170)
(4154)
(4083)
(4020)
(3961)
(3813)
(3669)
(3567)
学科
(32008)
经济(31855)
(21620)
税收(20190)
(20025)
(19694)
管理(19197)
方法(17461)
(15721)
(14983)
企业(14983)
数学(14359)
数学方法(14245)
收入(10910)
(10848)
中国(8690)
业经(7484)
农业(7461)
(6530)
理论(6152)
财政(5969)
(5751)
(5434)
(5327)
财务(5320)
财务管理(5315)
国民(5258)
(5165)
企业财务(5067)
国民收入(4876)
机构
大学(109085)
学院(108224)
(48077)
经济(47283)
管理(40831)
理学(35994)
研究(35700)
理学院(35589)
管理学(35007)
管理学院(34793)
(28798)
中国(25839)
(22013)
财经(21542)
科学(21063)
(19552)
(18128)
(17814)
经济学(16301)
(16276)
财经大学(15910)
研究所(15830)
业大(15760)
中心(15419)
经济学院(14944)
农业(14008)
北京(13767)
(13556)
师范(13438)
(11923)
基金
项目(72380)
科学(57961)
基金(54992)
研究(52451)
(47940)
国家(47524)
科学基金(41057)
社会(38017)
社会科(34907)
社会科学(34889)
基金项目(28774)
(26816)
自然(25009)
自然科(24497)
自然科学(24492)
自然科学基金(24125)
教育(24036)
资助(22807)
(22699)
编号(20585)
成果(17516)
(16818)
国家社会(16402)
重点(15894)
教育部(14854)
(14618)
(14545)
人文(14322)
(14249)
(14109)
期刊
(49956)
经济(49956)
研究(38662)
(21839)
中国(19499)
学报(18055)
(15783)
科学(15357)
(15315)
(14804)
大学(13834)
税务(13579)
学学(13154)
管理(12719)
财经(10562)
农业(10529)
教育(10070)
经济研究(9467)
(9052)
技术(7219)
业经(6689)
问题(6597)
(6470)
金融(6470)
统计(6297)
(5342)
(5277)
技术经济(5161)
(5083)
决策(4937)
共检索到161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朱梦珂  
本文从要素收入分配入手,估算了2006—2015年我国各省份个人所得税中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平均有效税率,并以此为纽带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个人所得税调整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要素平均有效税率的提升会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而资本要素平均有效税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则在不同地区间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提高个人所得税中资本要素平均有效税率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作用对于初次分配中资本报酬份额占比较高的地区、金融抑制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财政分权程度较低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由于资本要素的税收遵从度相对偏低,当一个地区的税收努力程度不断提高时,其居民的资本要素实际税负水平也会相应上升,则没有必要再提高资本要素的平均有效税率去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因此,为优化收入分配格局,需要减轻个人所得税对劳动要素的侵蚀,降低劳动要素税负,并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适度调整资本要素税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梁红梅  郭晓辉  
税负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以消费支出有效税率刻画消费支出的真实税负水平,利用1995-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消费支出税对居民消费行为的非线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消费支出税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消费支出有效税率低于0.090时,其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大于0.090且小于0.143时,抑制作用减小;当大于0.143时,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雪串  
居民收入差距与分配方式密切相关。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比较,按要素分配在短期内会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但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按要素分配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并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永志  任力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在于生产要素的所有制 (产权 )关系 ,我国现阶段实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这一分配方式会对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带来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应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避免收入差距过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对收入分配与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多以居民收入差距这个结果变量进行,这容易强调规模分配而忽视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基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分离视角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本文实证分析从要素分配——收入差距——消费增长之间的链条机理。检验结果发现:(1)要素分配与消费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提升劳动者报酬率是构建消费增长长效机制的重要方面;(2)要素分配对消费增长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作用居民收入差距施加的,其中介效应的影响占到43%;(3)要素分配通过作用于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消费增长的假设也显著成立。其政策含义是,优化要素分配不仅有利于消费增长也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消费增长视角的再分配政策工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孟勇  马晓鸣  
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税收公平的问题,对我国税收公平与收入差距的关系与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英伟  李松森  
文章通过分析直接税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的调节机理得出:直接税的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再分配环节。目前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致使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问题: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不合理、社会保险收费制度不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尚待优化、财产税体系建设迟缓、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等。因此,为进一步强化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需要从大力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渐进式实现社会保险费改税、微调企业所得税制、完善财产税体系、加大收入监控和税收征管力度等措施入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雁霞  
我国居民收入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财税政策作为收入分配调控功能的主要杠杆,应在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英伟  李松森  
文章通过分析直接税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的调节机理得出:直接税的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再分配环节。目前我国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模式致使居民收入分配失衡。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问题: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不合理、社会保险收费制度不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尚待优化、财产税体系建设迟缓、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等。因此,为进一步强化直接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功能,需要从大力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渐进式实现社会保险费改税、微调企业所得税制、完善财产税体系、加大收入监控和税收征管力度等措施入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良春  菅敏杰  
行业收入差距是导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居民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现状进行了分析,又利用人均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与营业收入比两个指标对行业工资外收入做了定量描述;然后分析了影响居民行业收入差距的行业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费景汉—拉尼斯分解方法,测度了各个行业特征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实证表明,行业垄断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比例、成本费用利润率、行业人均利润水平可以解释3/4以上的行业职工收入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一、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的规模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为了分析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我们计算了用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不良指数”。1990年、1995年、1998年、1999年、2000年的“收入不良指数”分别为4.70、6.94、6.66、7.23和8.17。从计算结果看,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比,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通过数据对比看出,1995年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随后有所缩小;但1999年2000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程度又超过了1...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祥云  禹文颂  陈珊  
公共教育支出对一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重大的影响。理论上,公共教育支出除了通过收入初次分配并形成人力资本,从而长期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外,还能发挥短期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1997—2015年中国2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中国公共教育支出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期效应与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教育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均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和当期公共教育支出的不公平分布。因此,在继续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力度的同时,还应优化公共教育支出结构,注重公共教育支出的公平分配,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纪玉山  张洋  代栓平  
通过对发达国家近十几年“新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可以证明,技术进步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库兹涅茨倒U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实。技术进步和知识资本化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节作用,加快技术进步的扩散进程,全面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文章构造了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面板协整模型,定量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之间同时存在着长期的局域与空间协整关系。具体而言,在长时期内,一个省份以及该省邻近省份要素价格扭曲水平的上升对于该省居民收入差距水平的扩大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