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7)
2023(15131)
2022(13069)
2021(12108)
2020(10273)
2019(23277)
2018(23216)
2017(44722)
2016(24430)
2015(27467)
2014(27366)
2013(27189)
2012(24958)
2011(22660)
2010(22517)
2009(20633)
2008(20277)
2007(18016)
2006(15871)
2005(13986)
作者
(75623)
(62640)
(62611)
(59191)
(39716)
(30218)
(28211)
(24679)
(23750)
(22259)
(21339)
(21114)
(20091)
(19751)
(19221)
(19217)
(19116)
(18673)
(18053)
(18011)
(15897)
(15361)
(15240)
(14160)
(14138)
(13924)
(13914)
(13764)
(12652)
(12331)
学科
(95792)
经济(95686)
管理(70381)
(68798)
(55617)
企业(55617)
方法(45801)
数学(40189)
数学方法(39810)
(26736)
中国(26632)
(23706)
(22918)
业经(21005)
(19677)
贸易(19666)
技术(19582)
(19122)
(18517)
农业(17687)
地方(17099)
(15994)
银行(15917)
环境(15364)
(15231)
理论(15128)
(14918)
金融(14917)
(14751)
(14730)
机构
大学(360709)
学院(357939)
(141267)
管理(140087)
经济(138231)
研究(122515)
理学(121662)
理学院(120284)
管理学(118222)
管理学院(117588)
中国(90412)
科学(79133)
(77218)
(66364)
(64270)
(63544)
业大(59509)
研究所(58244)
中心(54669)
农业(52829)
财经(52379)
(51325)
北京(48809)
(47662)
(45975)
师范(45394)
(44019)
经济学(42203)
(41497)
财经大学(39075)
基金
项目(247316)
科学(192543)
基金(179046)
研究(173908)
(159517)
国家(158242)
科学基金(133720)
社会(108251)
社会科(102617)
社会科学(102588)
(96382)
基金项目(96052)
自然(89976)
自然科(87850)
自然科学(87823)
自然科学基金(86265)
(82462)
教育(79387)
资助(73349)
编号(69932)
重点(56012)
成果(55395)
(53977)
(52508)
(51671)
创新(48310)
科研(48106)
课题(48033)
计划(47200)
教育部(45300)
期刊
(151039)
经济(151039)
研究(103835)
学报(65144)
中国(63915)
(58584)
科学(57532)
管理(50226)
大学(47706)
(45943)
学学(45328)
农业(40563)
教育(35944)
技术(30648)
(30431)
金融(30431)
财经(25562)
业经(25229)
经济研究(24605)
(21750)
(20828)
问题(20369)
科技(19447)
技术经济(18550)
理论(18051)
图书(17446)
业大(17207)
(17048)
商业(16573)
实践(16440)
共检索到51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桑金琰  
本文在垄断竞争框架下,首次推演出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扭曲影响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进而选取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抑制了技术进步;进一步检验发现存在资本和劳动要素扭曲促进技术进步的门槛区间;但跨过一定门槛后,要素扭曲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由促进变为抑制。基于此,文章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为要素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鹏  朱进金  
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采用198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研究期间,要素替代弹性一直大于1,表明资本和劳动为总替代关系;由于要素间为替代关系,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从而提高了劳动相对资本的边际产出;整体上,资本价格为负向扭曲,劳动价格为正向扭曲,即资本价格低于其边际产出,而劳动价格高于其边际产出;劳动相对份额的下降由资本深化和价格扭曲共同造成,两者分别使其年均下降2. 16%和2. 04%,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使劳动相对份额年均上升4.17%,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前两种因素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莹莹  李平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本文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两个角度探讨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关系,并采用199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要素价格扭曲度与技术进步方向指数,进而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资本偏向型技术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总体效应为负;由变系数模型估计发现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异质性。研究的结论为全面理解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提供实证基础,同时也为如何更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莹莹  李平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本文从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两个角度探讨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方向的关系,并采用199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度要素价格扭曲度与技术进步方向指数,进而对两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资本偏向型技术均产生抑制作用,且总体效应为负;由变系数模型估计发现要素价格扭曲的影响存在显著地区异质性。研究的结论为全面理解要素价格扭曲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提供实证基础,同时也为如何更好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豆建民  季永宝  
经济新常态下,矫正要素配置扭曲,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重中之重。选取1998-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方法回归得出,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延续性;同时,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对前期偏向走势的内在继承性;进一步分指标检验也得出上述结论,验证了其稳健性。分地区回归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扭曲要素价格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式目前在西部部分地区仍有一定作用空间,但已不适合东、中部地区。最后,要素市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邵军   刘修岩   倪克金  
如何找寻适宜的技术进步路径、发挥地区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已然成为优化地区要素配置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拓展了传统的HK模型,阐释了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资本和劳动产出贡献份额的时变特征进行识别和估计,发现中国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特征逐渐由资本偏向型向劳动偏向型转变。为捕捉由要素跨区域配置引发的配置效率改善,构建了新的要素配置效率指标,并采用2004—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省级宏观数据,对要素配置效率、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要素价格扭曲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发现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助于改善要素配置效率,且劳动价格负向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提升的阻滞作用要显著强于资本价格负向扭曲的阻滞作用。本文研究为地区最优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以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要素空间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常远  吴鹏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析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并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利用中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要素结构配置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和要素配置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影响,探究要素配置是否会扭曲其影响。研究发现,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中国的数据表明,要素配置合理下技术进步偏向性与要素配置偏向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要素错配扭曲了技术进步偏向性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滞后项后要素错配扭曲技术进步偏向性抑制作用的程度有所下降;整体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由要素配置推动,而非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钟世川  
笔者在要素增强型生产函数下,构建了测算要素市场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变动进行了分解,笔者认为主要由技术进步偏向差异和资本深化变动决定。笔者利用1978年~2013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行业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且小于1,并且大多数行业的相对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速率是上升的。1990年后大多数行业要素市场扭曲系数呈下降趋势;1979年~2013年,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致使资本深化变动是行业要素市场扭曲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开艳  韩定夺  
本文在考虑资本、劳动、土地三大传统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对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进行了测度。本文利用2004-201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各省劳动、资本、土地的价格绝对扭曲度及相对扭曲度。测算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劳动、资本、土地价格都低于其边际产出,价格存在负向扭曲,其中土地的价格负向扭曲最严重,其次是劳动,最后是资本;从时间维度来看,各要素的负向扭曲都呈改善趋势。表明我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在样本期间有所推进,但改革推进速度不同,资本市场化改革最快,劳动次之,土地市场化改革最慢。本文将要素价格扭曲引入到技术进步偏向的分析框架,通过数理分解,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的变动对要素技术效率的变动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度的变动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进而将测算得到的要素价格扭曲度数据引入到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中,估计了我国各省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而测算了样本期间各省份的资本、劳动、土地的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算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我国的要素替代弹性总体小于1,资本、劳动、土地间呈替代关系;劳动、土地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资本的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在资本和劳动间偏向劳动,在土地和劳动间偏向劳动,在土地和资本间偏向资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宏伟  卢慧颖  
提高劳动效率是改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29个省份1999—2020年的数据,采用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方法,考察在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下技术进步对劳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中国劳动效率呈上升态势,沿海经济区的劳动效率明显超过内陆地区。(2)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指数逐渐提高,劳动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渐趋加剧,劳动要素市场有效性呈下降态势。(3)技术进步与劳动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技术进步提高时,劳动效率也将提升,技术进步能有效提升劳动效率。政府应重点完善劳动要素市场化机制,实现技术进步对劳动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伯强  杜克锐  
节能是我国现阶段能源战略最主要的部分。"十二五"期间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将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系统性考虑能源效率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节能潜力。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SFA模型和反事实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7—2009年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著负面影响;消除要素市场扭曲年均可提高10%的能源效率和减少1.45亿吨标准煤的能源浪费;要素市场扭曲的能源损失量占总能源损失的24.9%—33.1%之间。因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提高能源效率,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能鹏  贺培  
本文以中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匹配的企业层面数据及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究OFDI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及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OFDI有助于企业通过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升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生产效率三个重要途径实现技术进步。将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纳入OFDI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机理的分析框架后发现,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明显不利于企业通过OFDI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资本更多地配置于实力更强的企业,助力其实现规模经济,但总体上显著抑制OFDI技术创新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文珍  李平  
本文旨在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产业间技术溢出的影响。利用我国1998-2013年23个工业行业数据,并借助投入产出表,将要素市场扭曲与产业间技术溢出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地抑制了产业间技术溢出,但通过产业关联扩大效应增强了产业间技术溢出、通过产业研发抑制效应削弱了产业间技术溢出。本文的结论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技术水平提供了来自工业行业的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洪宇  
本文以2016-2018年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全局ML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及要素分解,分离出技术进步水平,代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得到要素价格扭曲;其次,运用三阶段DEA方法计算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最后,运用GMM回归模型分析技术进步、价格扭曲及相关控制变量对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影响。结论认为: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有起伏,但总趋势表现为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资本存量、农用土地均存在价格扭曲现象,且劳动力价格表现为正向扭曲,资本价格、农用土地表现为负向扭曲,其中农业土地价格扭曲程度最为严重;我国当前农业不充分、不平衡发展问题依然严峻,而人才流动是最主要的问题;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均是中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技术优化、过剩的劳动力、不足的资本存量均是农业环境效率的抑制因素,不足的农业土地面积是农业环境效率的促进因素,技术进步和价格扭曲交叉项正向作用农业环境效率,但影响程度较小,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均是提高农业环境效率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