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19)
2023(4328)
2022(3652)
2021(3364)
2020(2788)
2019(6419)
2018(6149)
2017(12030)
2016(6615)
2015(7462)
2014(7417)
2013(7467)
2012(6734)
2011(6370)
2010(6380)
2009(5850)
2008(5861)
2007(5305)
2006(4829)
2005(4422)
作者
(21370)
(17859)
(17756)
(16705)
(11308)
(8664)
(8106)
(6872)
(6804)
(6269)
(6268)
(6059)
(5721)
(5714)
(5712)
(5477)
(5270)
(5185)
(5141)
(5124)
(4401)
(4396)
(4249)
(3977)
(3947)
(3926)
(3907)
(3786)
(3722)
(3455)
学科
(30582)
经济(30563)
管理(19489)
(18531)
方法(15867)
数学(14677)
数学方法(14583)
(13264)
企业(13264)
(8686)
中国(7046)
(5743)
农业(5665)
资源(5661)
业经(5557)
(5213)
贸易(5208)
环境(5195)
(5193)
(5186)
(5033)
(4732)
金融(4732)
(4516)
市场(4419)
(4397)
银行(4377)
地方(4300)
(4247)
(4164)
机构
大学(103595)
学院(102208)
(45615)
经济(44756)
管理(40847)
研究(36369)
理学(35057)
理学院(34689)
管理学(34146)
管理学院(33950)
中国(29103)
(22302)
科学(22011)
(21382)
(19414)
(19149)
研究所(17399)
业大(17336)
农业(17075)
中心(16727)
财经(16046)
(15230)
(14713)
经济学(14573)
北京(13960)
经济学院(13219)
(12298)
(12265)
财经大学(12169)
师范(12155)
基金
项目(69913)
科学(55345)
基金(52555)
研究(47919)
(47240)
国家(46903)
科学基金(40011)
社会(31639)
社会科(30217)
社会科学(30202)
基金项目(27614)
自然(26838)
自然科(26135)
自然科学(26127)
(26073)
自然科学基金(25733)
(22350)
资助(22276)
教育(21929)
编号(18518)
(16149)
重点(15704)
(14974)
(14086)
成果(14028)
国家社会(13967)
教育部(13627)
科研(13308)
创新(13235)
人文(13009)
期刊
(47650)
经济(47650)
研究(28424)
中国(21475)
学报(18492)
(17908)
科学(16762)
管理(14516)
(14079)
大学(13322)
学学(12492)
农业(12423)
(10993)
金融(10993)
财经(8675)
技术(8357)
(7554)
经济研究(7487)
教育(7480)
资源(7358)
(7306)
业经(7229)
问题(6454)
图书(6036)
技术经济(5893)
理论(5375)
统计(5350)
(4957)
实践(4751)
(4751)
共检索到152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罗德明  李晔  史晋川  
要素市场政策扭曲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在一个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定量考察我国偏向国有企业政策的效率损失。理论模型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与内生化的进入退出选择,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机过程,刻画了要素市场面临政策扭曲的国有与私有企业。为了全面反映产业特征,本文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来校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增长。通过校准,定量模型表明,源于政策扭曲的资源错置,导致了非常高昂的效率损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  史清华  盖庆恩  
要素市场扭曲会导致农户个体对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配置扭曲,最终降低农业的总量全要素生产率(TFP)。本文运用2003-2007年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农户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户家庭生产的要素配置扭曲程度及其与总量TFP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农户要素配置的扭曲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扭曲水平和发散程度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扭曲较为严重,中部、东北地区的配置效率较高。即使不考虑技术因素,如果有效消除资本和劳动配置的扭曲,农户的农业TFP有望再增长20%以上,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改进空间超过30%。要素配置的扭曲程度主要取决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金融市场和土地规模。促进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韬  孙潇筱  褚晓琳  
本文基于线性规划,建立重点行业间的资本要素优化模型,通过估算各重点行业的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及其产出弹性,得到各行业优化后的资本配置量和总产出,最后运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各行业资本配置优化前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重点行业间资本投入过度与资本投入不足现象并存,其中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资本要素投入过度,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资本投入不足;矫正各行业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后行业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增大;矫正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可以通过提高剩余混合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翔  李德山  李双强  朱高峰  
通过引入要素相对价格来研究价格扭曲、资源错配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采用Cost-Malmquist指数模型将CM指数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分配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制约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扭曲直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生产率增长率最高,受要素价格扭曲影响程度最大;市场化率的提高可以减少价格扭曲,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对外贸易依存度、外商直接投资反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芃  武英涛  
能源产业的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相关研究多将能源作为一种要素对其扭曲情况进行了分析,忽略了其作为一重要产业自身发展的特征。为此,本文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维度对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市场扭曲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层面两维度的市场相对扭曲均显著存在,而造成扭曲的原因主要是要素配置扭曲而非要素价格扭曲;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企业层面市场扭曲的变化对行业层面市场扭曲的测度存在显著影响;通过模拟发现,对以上扭曲逐一纠正后可实现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3.51%,其中纠正企业间要素市场相对扭曲对其增长贡献最大。因此,为实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磊  朱帆  
企业进入退出选择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提升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企业进入退出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低效率企业退出概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企业更替的竞争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省级层面总量生产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解,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资源再配置机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要素市场扭曲降低1%,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0.53%,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提高1.43%。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要素市场改革与总量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政策启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曲玥  程文银  
通过引入单位要素成本指标,本文对佩特兰和勒文叟汉(Petrin and Levinsohn)的生产率分解模型进行了拓展,[1]得到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资源重置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经过测算显示,技术进步和要素市场总扭曲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样本期间资源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仅有3.24%,且日渐式微。然而资源错配造成的福利损失却依旧占制造业增加值的近26.63%。这表明,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促进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间已经耗尽,经济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固化"倾向,进一步的资源重置应来自对现有经济结构的改革,以缓解资源错配。本文最后通过测算各地区的资源重置潜力,为区域结构优化提供了一个量化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曲玥  程文银  
通过引入单位要素成本指标,本文对佩特兰和勒文叟汉(Petrin and Levinsohn)的生产率分解模型进行了拓展,[1]得到了一个更为准确的资源重置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经过测算显示,技术进步和要素市场总扭曲是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样本期间资源重置对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仅有3.24%,且日渐式微。然而资源错配造成的福利损失却依旧占制造业增加值的近26.63%。这表明,在现有体制下通过市场自发调节促进要素合理配置的空间已经耗尽,经济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固化"倾向,进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朱喜  程名望  史清华  
本文从广义视角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强调要素市场扭曲不仅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而且会通过垄断势力改变企业的进入退出行为间接降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若资本市场扭曲得到改善,样本期间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可以提高57.79%,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31.46%,间接效应提高26.32%;若劳动力市场扭曲得到改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提高33.12%,其中通过直接效应提高11.42%,间接效应提高21.69%。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劳动力收入份额、国有企业以及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证明了模型和结论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忠  彭甲超  程胜  
现有经济增长文献强调要素市场扭曲的消极作用,且在研究中忽视产业的特殊性和禀赋特征。本文基于Hsieh和Klenow模型引入资本偏袒,讨论要素市场扭曲对能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本市场扭曲“良性”影响能源企业TFP,资本扭曲程度提高1%,能源企业TFP将上升1.43%;而劳动力扭曲则制约能源企业TFP,劳动力扭曲程度下降1%,能源企业TFP将提升4.33%;要素市场扭曲对TFP的影响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这种特征根源于企业性质、行业特征与区位因素等。“反事实”框架指出,纠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后,能源企业TFP提升分别约51.8259%和9.8093%。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向阳  王勇华  
基于2013-2017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分别测算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劳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度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传媒产业劳动力要素存在较大的负向扭曲,资本要素存在负向扭曲和正向扭曲两极分化现象,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稳定现象。用一般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考察要素市场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现中国传媒要素市场扭曲度与全要素生产率呈正相关,且劳动要素扭曲度效应大于资本要素扭曲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传媒产业全要素增长的一部分贡献率来自于要素市场扭曲,这在长期内会抑制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因此,降低市场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消除要素市场扭曲,有利于提升传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