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5)
2023(9485)
2022(7690)
2021(6856)
2020(5862)
2019(13296)
2018(12796)
2017(24893)
2016(13460)
2015(14885)
2014(14644)
2013(14701)
2012(13321)
2011(11567)
2010(11973)
2009(11172)
2008(11487)
2007(10676)
2006(9399)
2005(8950)
作者
(38910)
(32418)
(32331)
(30362)
(20607)
(15536)
(14633)
(12499)
(12182)
(11763)
(10987)
(10917)
(10470)
(10344)
(10137)
(9839)
(9665)
(9447)
(9427)
(9231)
(7916)
(7916)
(7863)
(7473)
(7208)
(7178)
(7131)
(7079)
(6426)
(6334)
学科
(75143)
(70342)
企业(70342)
(66039)
经济(65975)
管理(56585)
方法(29827)
业经(26135)
(24369)
(22899)
数学(22279)
数学方法(22175)
(18661)
财务(18652)
财务管理(18637)
企业财务(17641)
农业(16511)
技术(15943)
(15816)
贸易(15809)
(15456)
中国(14199)
(13715)
(13131)
(12976)
企业经济(11977)
(11959)
理论(11891)
(11581)
经营(11402)
机构
学院(201346)
大学(194860)
(92418)
经济(90910)
管理(85200)
理学(72662)
理学院(72078)
管理学(71393)
管理学院(71039)
研究(60928)
中国(51306)
(43865)
(39996)
(36276)
财经(34614)
科学(33386)
(31848)
(31480)
(30228)
业大(28914)
农业(28675)
中心(28189)
经济学(27925)
研究所(26652)
经济学院(25414)
财经大学(25390)
商学(25240)
商学院(25026)
北京(24796)
(24299)
基金
项目(126527)
科学(102279)
基金(94642)
研究(93623)
(81001)
国家(80230)
科学基金(71512)
社会(62635)
社会科(59739)
社会科学(59720)
基金项目(50338)
(49992)
自然(45733)
自然科(44771)
自然科学(44757)
自然科学基金(44097)
教育(41848)
(40440)
资助(38084)
编号(36462)
(33348)
(30105)
(28682)
重点(27730)
(27430)
成果(27370)
创新(27168)
国家社会(26302)
(25801)
人文(25149)
期刊
(106666)
经济(106666)
研究(59603)
(38767)
中国(38560)
管理(37052)
(33973)
科学(26348)
学报(25570)
农业(23437)
(21431)
金融(21431)
大学(20450)
学学(19744)
技术(19655)
业经(19471)
财经(18561)
经济研究(16516)
(16111)
(15579)
问题(14170)
教育(14070)
技术经济(13547)
(13407)
世界(11288)
财会(11221)
国际(11216)
现代(11143)
商业(10951)
经济管理(9774)
共检索到309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腾飞  赵玉奇  
文章基于Melitz (2003)企业异质性理论构建厂商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分析交通设施影响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入国内市场固定成本大于进入国际市场成本时,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聚焦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部门企业的抑制作用更突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带动非国有企业的出口。研究结果还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企业更大。这一结论不受内生性的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江波  谭周令  
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额保持高速增长而企业研发投入长期不足这一现象的形成机制,并从企业微观层面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出口企业研发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对廉价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在考虑市场竞争后,要素市场扭曲对处于低竞争程度行业中的企业研发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杰  周晓艳  郑文平  芦哲  
本文从中国要素市场扭曲这一典型事实出发,研究其是否会激励中国企业出口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能具有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激励了中国本土企业出口,同时也激励了外资企业的出口动机,但这种激励效应要小于本土企业;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本土企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且扭曲程度越高,有出口的本土企业利润率越低。这表明要素市场扭曲相对提升了外资出口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昭示中国到了着力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以促进出口导向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中国"对内改革"渐进性诱发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独特约束。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视角,利用1999—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结论认为:中国工业企业要素价格存在严重负向扭曲并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外资、港澳台资和私营企业扭曲程度最高;总体上看,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奇迹离不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中国企业将国内"生产要素应得"通过低价出口形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同时,更应注意贸易利益分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胜满  张继栋  杨筱姝  
基于产品内分工视角,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企业的出口。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总体上激励了企业出口,但这种激励是一种"次优选择",原因是要素扭曲在增加了企业利润的同时,也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存在差异时,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不同;随着企业分工地位的提高,要素扭曲的"利润效应"不断增强,"生产率抑制效应"逐渐减弱,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的作用呈现出"门槛效应",特别是对于分工地位低的企业,要素扭曲实际上抑制了企业出口。据此,提高企业出口的数量和质量,既要改善国内市场的扭曲状况,也要不断提高我国出口行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志勇  
要素市场扭曲是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对企业选择更多出口还是选择更高的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两种成本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工业部门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实质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本土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的出口选择和出口数量具有相反的影响作用,刺激了更多的企业选择出口,但是抑制了出口企业出口数量的提升;分所有制视角的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对于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以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唐清   蒲阿丽  
在构建要素扭曲和出口市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和总体要素扭曲对制造业企业出口生存状况的效应。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要素扭曲对企业出口生存状态具有比较强的解释力度,也说明中国出口市场上制造业企业频繁退出与进入的现象部分原因归结于国内要素市场不完善而造成的企业间要素配置效率的差异。其中,资本扭曲对企业参与出口市场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面的,而劳动力扭曲是正面影响;资本扭曲对企业-目的地的贸易伙伴持续时间的负面影响,比劳动力扭曲的影响更大一点。虽然资本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延长企业-产品持续时间,但是劳动力扭曲的负面影响更大,总体上要素扭曲对企业-产品出口生存状况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冼国明  程娅昊  
本文使用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样本分析了包括资本、劳动及中间品在内的要素市场相对扭曲程度,并考察其是否能解释中国企业出口的独特成本优势。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存在严重要素价格扭曲,不同要素的价格扭曲程度差异化较大。劳动力价格扭曲现象普遍存在,经济发展以牺牲劳动力价格市场化为代价。国有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资本价格相对较低,而私营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则资金成本较高。能源、原材料相关行业以及外资企业比重较大的行业中间品价格偏低;经过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的确对企业出口倾向起到推动作用,企业将获得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这表明低廉的要素价格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红林  刘晨  方玉霞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耿伟  
从理论上看,一方面,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可以降低出口企业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也可能降低出口产品价格而将国内要素应得转化为国外消费者福利,因此研究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与出口企业利润率的关系是观察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重要视角。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程度越高,出口企业利润率越低;劳动力价格扭曲作用大于资本价格扭曲,这表明出口企业将国内要素应得通过出口方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出口企业从出口中获得的贸易利益非常有限。因此,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导向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变强调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的政策思维,着重提升贸易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竹青  佟家栋  
基于要素市场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2001-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检验了要素市场扭曲与异质性因素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企业的出口决策总体上遵循"自选择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改变了外资企业的出口-生产率关系,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只有控制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后,外资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才能消失。(2)企业存在持续的出口学习效应,但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削弱了出口贸易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作用,降低了本土新进入出口企业的学习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显春  耿伟  
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方法构建了理论模型,分析了要素价格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增长的影响,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价格存在负向扭曲并有增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及非国有企业的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度相对较高;要素价格的负向扭曲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增长,导致国内要素应得收入补贴了国外消费者。因此,提升贸易利益、惠及民生尤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翔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测算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并且企业异质性特征显著。此外,要素市场扭曲造成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上升的"相对价格效应"大于其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成本加成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就从要素市场扭曲视角解释了中国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的事实与机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磊  朱帆  
企业进入退出选择机制和资源再配置机制是提升生产率水平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企业进入退出与生产率三者之间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以生产率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对企业退出的影响,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低效率企业退出概率越低;要素市场扭曲降低了企业更替的竞争效应与学习效应对生产率动态演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对省级层面总量生产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解,发现要素市场扭曲阻碍了资源再配置机制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要素市场扭曲降低1%,企业间资源再配置效率提高0.53%,企业进入退出净效应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提高1.43%。本文研究对于理解要素市场改革与总量生产率演化之间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独特视角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晖  韦志文  宋清  
文章利用2009—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劳动、资本、能源和土地要素市场扭曲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并考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要素市场扭曲与出口规模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劳动、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各省份的出口规模具有抑制作用,能源要素市场扭曲对其无影响,而土地要素市场扭曲对其有促进作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促进出口规模增长的同时,对资本、土地要素市场扭曲与出口规模的关系存在增强型的调节效应。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中部地区出口规模的影响最为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节效应在东中部地区作用明显,但在西部地区作用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