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1999)
- 2022(9457)
- 2021(8411)
- 2020(7082)
- 2019(15839)
- 2018(15361)
- 2017(30154)
- 2016(16168)
- 2015(17935)
- 2014(18182)
- 2013(17764)
- 2012(15627)
- 2011(13588)
- 2010(13717)
- 2009(12945)
- 2008(13309)
- 2007(12179)
- 2006(10654)
- 2005(10014)
- 学科
- 业(80995)
- 企(80992)
- 企业(80992)
- 济(72242)
- 经济(72155)
- 管理(69648)
- 方法(34450)
- 财(26347)
- 数学(26218)
- 数学方法(26033)
- 业经(24664)
- 务(21381)
- 财务(21342)
- 财务管理(21324)
- 企业财务(20366)
- 中国(17353)
- 农(17070)
- 技术(16298)
- 制(16049)
- 划(14042)
- 理论(13999)
- 策(13146)
- 和(12953)
- 体(12609)
- 企业经济(12404)
- 经营(12200)
- 贸(12073)
- 贸易(12065)
- 易(11586)
- 技术管理(11275)
- 机构
- 学院(240333)
- 大学(235814)
- 济(102228)
- 经济(100360)
- 管理(99977)
- 理学(86036)
- 理学院(85245)
- 管理学(84138)
- 管理学院(83682)
- 研究(72984)
- 中国(58635)
- 财(49796)
- 京(48437)
- 科学(42476)
- 财经(39778)
- 农(37081)
- 江(36930)
- 所(36208)
- 经(36048)
- 业大(34209)
- 中心(33766)
- 研究所(32464)
- 经济学(31226)
- 北京(29663)
- 财经大学(29504)
- 商学(29192)
- 农业(29105)
- 商学院(28929)
- 州(28894)
- 经济学院(28137)
- 基金
- 项目(156572)
- 科学(126452)
- 基金(118002)
- 研究(111638)
- 家(102569)
- 国家(101667)
- 科学基金(90056)
- 社会(74721)
- 社会科(71171)
- 社会科学(71148)
- 基金项目(62035)
- 省(61368)
- 自然(59387)
- 自然科(58232)
- 自然科学(58219)
- 自然科学基金(57315)
- 教育(51339)
- 划(50434)
- 资助(47842)
- 编号(43180)
- 部(34798)
- 重点(34443)
- 创(34408)
- 成果(33213)
- 业(32519)
- 创新(32083)
- 发(32071)
- 国家社会(31473)
- 教育部(30565)
- 人文(30194)
共检索到354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蕾 艾新宇
本文利用2015-2019年386家流通企业数据,分别从经营效益、经营者业绩两个角度,实证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供应链弹性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供应链弹性能提高流通企业经营效益,有利于经营者业绩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物流业经营效益的积极影响最大,对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与旅游业经营效益的正向作用依次降低;供应链弹性对物流业经营者业绩的正向影响最大,对零售业、餐饮业、批发业与旅游业经营者业绩的促进效益逐步降低。未来应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供应链弹性能力提升与供应链协作商务构建方面发力,助力流通企业绩效落地管理和目标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晖
本文针对数字化转型、供应链弹性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意为加快流通企业转型步伐、强化经营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可提升供应链弹性,显著促进经营绩效提高;供应链弹性可强化市场要素配置、防范生产风险,对于流通企业经营绩效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供应链弹性在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经营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存有间接传导机制。据此,应积极引进数字技术、增强供应链灵敏性、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此提升流通企业经营业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于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的流通类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层次讨论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与供应链配置、供应链配置与市场绩效的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供应链配置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正向促进供应链集中配置,营收规模、员工总数与供应链配置关系不显著,杠杆率降低供应链集中配置水平,资产专用性提升供应链集中配置水平;企业供应链集中配置显著促进市场绩效提升,营收规模、资产专用性和员工人数促进市场绩效,杠杆率降低市场绩效;供应链集中配置在流通企业数智化发展改善市场绩效中存在正向传导机制。最后,本文提出全面推动流通企业数智化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引导作用、兼顾供应链配置中的风险与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智化发展 供应链配置 市场绩效 流通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与橙
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国内零售行业的发展格局,在多元化、细分化、精准化的消费需求影响下,传统模式中的许多零售企业都面临产品同质化、滞销产品大量积压、畅销产品缺货断供、物流效率低等问题,引发零售企业的供应链向“弹”性发展,向小批量、多品类、高效率的弹性供应链模式转变。而通过提升供应链弹性有助于加强零售企业在市场环境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响应能力与恢复能力,减少零售企业因供应链中断所遭受的损失,这对于零售企业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实证分析了供应链弹性、运营脆弱性与零售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以期为零售企业提升企业绩效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弹性对零售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供应链弹性对运营脆弱性具有负面影响;运营脆弱性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零售企业供应链弹性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中,运营脆弱性发挥中介效应;在零售企业供应链弹性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中,运营脆弱性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顺奇 关乾伟 罗伟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供应商-客户关系数据,深入分析企业在供应链配置过程中多元与集中的相对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倍差法”考察相应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研究发现,企业通过供应链集中化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另一方面也具有增加绩效波动的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供应链包含海外企业、具有海外收入、资产专用性较高或国有资本参与度较低的企业中,供应链集中带来更加显著的绩效波动效应,且该效应对制造业、低资产专用性行业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中,供应链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其绩效更易受到冲击影响,反之,则绩效更具韧性。机制检验发现,降低库存调整成本是集中化提升绩效的重要作用渠道,而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提高转换供应商时的绩效波动性是绩效波动效应的重要作用方式。文章对企业进行供应链整合时如何兼顾降本增效及其潜在的波动风险,把握效率与风险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萌
本文基于双元创新视角,探究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能力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企业数字化采集及应用能力可以显著提升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也对供应链弹性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双元创新在数字化采集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在数字化应用能力影响供应链弹性的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少安 张华庆
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支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使要素的线上流动和配置成为可能,区块链为要素线上化提供两大基础性保障功能,即增强数据的可信性和共享性,这既可确认在线上流动的要素价值,又最大化其价值实现。区块链上的交易应用智能合约,缩短了交易全流程的签约时间,降低了签约后再协商的可能性。这一变革性交易模式提高了一次性交易的有效性,降低了专用性投资对契约关系的限制,并从源头上提高违约成本、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强合同的完备性、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以技术和制度来替代原科层组织如企业在节约成本、降低风险中的作用,从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华
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重构,打造更具容错空间的供应链成为企业稳定发展的现实诉求。由此,本文从可持续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供应链弹性对流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可持续性对流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弹性对流通绩效并不具备直接正向作用,但在供应链可持续性的中介作用下对流通绩效可发挥较强间接作用。未来流通产业供应链管理中,应以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强化可持续性建设、优化流通企业内部管理等方式,实现流通绩效稳定提升。
关键词:
供应链弹性 流通绩效 可持续性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浩华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广泛采用“精益生产”、全球采购、业务外包、集中化等策略,使得现代供应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遭受风险的影响。由于中断风险是供应链的一项固有特性,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是增强供应链的弹性,使供应链发生中断后能迅速恢复过来。本文论述了供应链弹性的基本含义,对“鲁棒”供应链与弹性供应链的特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供应链弹性创造竞争优势的机理。最后,详细阐述了打造弹性供应链的策略。
关键词:
弹性 鲁棒性 供应链风险 中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贵荣
本文论述的供应链弹性框架提供了洞察企业优势、弱势和优先事项的能力。首先,弹性不仅仅是企业能力的问题,而是供应链能力和脆弱性之间的平衡,从而创造一个公司真正的竞争优势。通过识别高评级的能力,管理者们将得到关于他们优势的具体信息。根据基于资源的战略分析方法,企业必须识别他们当前的资源和优势。其次,该框架可以识别供应链中企业网络的薄弱环节,对应于中度或高脆弱性的供应链能力会降低供应链的弹性。最后,该框架提供了理论性指导,以确定供应链弹性优化的优先事项,制定提高供应链弹性的战略。
关键词:
供应链弹性 脆弱性 敏捷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杰
本文选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物流、供应链弹性与流通产业链韧性的互动关系,旨在引导流通行业合理利用数字物流提升供应链弹性与产业链韧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物流与供应链弹性中的内部弹性、客户端弹性、供应端弹性,以及产业链韧性间的回归系数均通过显著正向检验,说明数字物流与供应链弹性、流通产业链韧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考虑产业链韧性调节作用情况下,数字物流与供应链弹性的回归系数有所增大,表明较强流通产业链韧性下数字物流有助于提升供应链弹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新球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政策环境动荡、商业环境日益复杂,全球供应链变得越来越脆弱,中断乃至失效事件时有发生,以致降低了供应链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提高了运作成本,影响了供应链绩效,对供应链弹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21个行业的企业进行调查获得200份问卷基础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供应链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没有直接正向作用,但在供应链可持续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供应链绩效能产生较强的间接作用。鉴于此,在供应链实践中,为使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提升供应链绩效,必须树立防范风险的意识,将风险文化根植于供应链网络组织中,多维度提升供应链弹性;供应链中的企业应持续塑造企业弹性能力,确立融入供应链的有效策略。而供应链可持续性在供应链弹性影响供应链绩效的中介作用表明,必须从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等多角度实施供应链管理,在关注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上,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树立客户意识,增强人本理念;动态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重视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绿色环保表现,推进供应链企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弹性 供应链可持续性 供应链绩效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翔峰 刘强
本文首先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梳理并探索了生产要素配置规律,认为生产要素范畴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总有某种主导要素起引导聚合成先进生产力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把数据纳入现代生产要素范畴,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个方面,在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中,技术是主导要素并聚合引导其他要素形成先进生产力,同时要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配置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按照要素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推进。其次,本文分析了现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技术创新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均存在体制障碍,制约了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尚未构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了要素配置结构失衡、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最后,本文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建设城乡融合、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要素的统一要素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彦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商品市场改革。经过一系列探索与调整,直至1992年中国商品市场价格双轨才逐渐并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以价格改革为核心的商品市场改革已基本完成。然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对滞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一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要素资源错配。例如,缺乏相对统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在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把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重点,是要指出现实中还有相当部分要素不是由市场决定的,需要推动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配置的要素由市场决定。其目标是:市场调节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自由流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在产权流转中提高效率,着力解决存量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牵涉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第一,建设完备的要素市场,涉及完善并规范金融市场,建设和规范土地市场,发展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充分开放,大数据的市场分享;第二,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涉及进一步扩大物质性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的范围,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价格在各自的市场上形成,要素报酬更大程度上反映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能达到效率目标,关键在市场整体有效。市场有效的关键在市场秩序和规范。市场秩序建设涉及培育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降低市场调节的成本,完善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
关键词:
要素 市场化配置 市场秩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