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3)
- 2023(14787)
- 2022(12524)
- 2021(11534)
- 2020(10116)
- 2019(23054)
- 2018(22688)
- 2017(44134)
- 2016(23679)
- 2015(26499)
- 2014(26190)
- 2013(25835)
- 2012(23533)
- 2011(21145)
- 2010(21151)
- 2009(19313)
- 2008(18766)
- 2007(16595)
- 2006(14490)
- 2005(13009)
- 学科
- 济(99527)
- 经济(99395)
- 管理(70596)
- 业(68887)
- 企(55938)
- 企业(55938)
- 方法(51458)
- 数学(46418)
- 数学方法(45714)
- 财(29024)
- 中国(27027)
- 农(26340)
- 贸(21116)
- 贸易(21105)
- 易(20713)
- 制(20518)
- 业经(20366)
- 技术(19089)
- 学(18868)
- 农业(17418)
- 务(15896)
- 财务(15836)
- 地方(15800)
- 财务管理(15796)
- 银(15678)
- 银行(15639)
- 企业财务(15012)
- 行(14975)
- 融(14593)
- 金融(14592)
- 机构
- 大学(341282)
- 学院(338769)
- 济(144838)
- 经济(142143)
- 管理(134994)
- 理学(117826)
- 理学院(116596)
- 管理学(114287)
- 管理学院(113655)
- 研究(109460)
- 中国(83454)
- 京(71381)
- 财(67763)
- 科学(66173)
- 财经(54437)
- 所(53806)
- 农(53665)
- 中心(51016)
- 业大(50921)
- 经(49677)
- 研究所(48885)
- 江(48716)
- 经济学(46285)
- 北京(44522)
- 农业(42165)
- 经济学院(42149)
- 范(41565)
- 师范(41086)
- 财经大学(40737)
- 院(39959)
- 基金
- 项目(232835)
- 科学(185304)
- 基金(173098)
- 研究(166463)
- 家(151746)
- 国家(150576)
- 科学基金(130182)
- 社会(108564)
- 社会科(103396)
- 社会科学(103368)
- 基金项目(90546)
- 省(89022)
- 自然(84808)
- 自然科(82977)
- 自然科学(82959)
- 自然科学基金(81470)
- 教育(77634)
- 划(75760)
- 资助(72358)
- 编号(65595)
- 部(52690)
- 重点(52375)
- 成果(52220)
- 创(48791)
- 发(48465)
- 国家社会(46615)
- 创新(45727)
- 教育部(45617)
- 科研(45374)
- 课题(44279)
- 期刊
- 济(147156)
- 经济(147156)
- 研究(96532)
- 中国(61265)
- 学报(52646)
- 财(51235)
- 管理(50024)
- 科学(48889)
- 农(46464)
- 大学(41018)
- 学学(38693)
- 技术(32925)
- 农业(31800)
- 教育(31636)
- 融(29025)
- 金融(29025)
- 财经(26842)
- 经济研究(25193)
- 业经(23436)
- 经(23066)
- 统计(21021)
- 问题(20424)
- 技术经济(19078)
- 策(18857)
- 贸(17729)
- 决策(16882)
- 业(16859)
- 理论(16299)
- 科技(16120)
- 图书(15589)
共检索到4892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范良聪
基于我国28个省级区域的出口数据,运用修正后的Hausmann(2005)模型测度了各省级区域2002-2008年劳动和资本密集度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差分GMM估计从全国和区域双层面对要素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资本和劳动密集度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结构都有较大的提升,但两种密集度产品技术含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Stolper-Samuelson定理在我国是适用的,劳动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升级对劳动收入占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度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表现为显著的负作用;导致我国出口增长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相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禄松 郑亚莉
笔者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出口技术水平指数,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各省级区域2002-2012年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2-2012年,我国制造业各省级区域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都在不断地升级,但没有Rodrik测度的那么高;2.资本和劳动密集偏向型产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均显著地增加了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以及工资收入,从而增加了制造业熟练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3.外商直接投资也能显著地扩大其相对工资差距,而区域开放程度则显著减少了我国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文章基于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ystem GMM)估计法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就劳动力、资本和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要素价格上涨在国家层面上对出口技术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倒逼"效应,即要素价格上涨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但要素价格上涨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同。从动态视角看,要素价格上涨所体现出的"倒逼"效应越来越小,而其表现出来的"倒退"效应越来越明显,即要素价格上涨越来越成为企业本身发展的成本负担。
关键词:
要素价格 出口技术结构 系统GMM估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玉楠 李廷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均会影响某地区的比较优势,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文章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以HOV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面板方程,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出口量和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静娴 杨敏
文章通过测度HS海关编码的20类商品的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探索中国31各省级行政区划的进、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知识流的视角,探索进口技术结构优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构建省级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技术结构的优化通过技术过境平移、技术溢出推动、市场竞争引致在大时空范畴内显著影响中国宏观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知识流载体中信息流、资金流显著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技术流与商流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不显著,人才流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会君 史长宽
中国出口生产率悖论之谜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选取2001~2011年制造业28个行业的相关数据,通过各因素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程度来考察行业企业的国内外市场的选择问题。与以往的文献不同,本文对国内外贸易成本差异进行量化分析并纳入到计量模型中,实证结果表明,行业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一个原因,而加工贸易并不是产生"生产率悖论"的原因;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都存在"生产率悖论",虽然它们生产率悖论的门限值基本都在国内外贸易成本的差异值13左右,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率悖论"要更为严重。要消除生产率悖论,可以通过降低国内贸易成本,进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丽英 郑兴
利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19个门类2004-2013年数据,使用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并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人力资本的门槛值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检验了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在人力资本低于门槛值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会对国内技术进步产生负面影响;而人力资本高于门槛值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进步会有积极影响。我国目前阶段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炜 周勇
本文在要素替代框架下构建了一个有关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估计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扭曲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和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扭曲效应,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则对城镇化扭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中间品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不显著。本文的研究表明,由单纯的要素驱动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技术进步遵循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资源,本质上是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潜在收益在于,若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配置结构得以有效改善,则能够促进二者建立良性互促共进的长效机制,进而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广程 许坚
基于199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省级工业与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深入考察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消费升级对不同产业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对工业全要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收入分配在消费升级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具有"倒U"形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存在单门槛效应,不平等差距的缩小将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消费升级 收入分配 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轶
基于要素构成与技术进步偏向之间的关联机制,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近年来是否保持"劳动密集"进行了阶段评估。结合行业数据研究发现:尽管在1994年后进入加速资本深化过程,但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仍保持了相对的劳动要素密集特征,其技术进步也呈现显著的资本偏向,偏向程度在部分年份甚至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资本深化并非技术进步偏向的"内生"结果(GranGer),反而是"外生"因素驱动的资本深化引致了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导致该类产业在要素和技术两个方面持续偏离"劳动密集",因而要重点控制加剧资本深化的"外生"因素,并针对性调节产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和速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陆雪琴 文雁兵
本文理论分析表明技能溢价同时取决于技术进步偏向、技能劳动与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以及技能劳动的相对供给三个方面。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以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度量的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具有"溢价逆转"效应:①1997—2002年技术进步提高技能溢价,在全部样本区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倒U型且样本数据大部分在转折点右边。2003—2010年,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呈正U型。②技能劳动相对供给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全部样本时期符号为负但不显著,在1997—2002年显著为负,在2003—2010年为正但不显著。技能溢价反映了企业对技能劳动的需求与技能劳动供给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方远平 唐瑶 陈宏洋 毕斗斗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城市创新动力的源泉和核心竞争力并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基于我国城市群2003——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阵估计(GMM)方法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综合发展水平差异程度较大,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群;总体上呈现出东部沿海城市群高于中部和西部城市群的空间格局。(2)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紫哲 魏冬
本文分全国整体和区域层面检验了两种要素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与劳动报酬占比的关系,结果显示,劳动、资本偏向型产业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都可以有效促进劳动报酬占比提高,且资本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的优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大致相当,但劳动偏向型出口技术结构优化带来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存在较大差别。此外,技能劳动供给与劳动报酬占比之间普遍存在U型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劳动报酬占比。
关键词:
要素偏向型 出口技术结构 劳动报酬占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天宇 朱林
论文在测度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HAC-GMM、SYS-GMM方法,深入探讨了居民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没有减弱的趋势,在各地区之间呈U型分布,即东部和西部更高,中部相对较低。同时,金融深化也是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时,应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金融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政策实施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升级 需求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初次分配扭曲、财政支出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效应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
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升级的经济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金融要素配置、技术进步偏向与收入分配效应
中国要素市场扭曲存在工业偏向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要素市场扭曲、投资偏向与能源回弹效应——基于1997~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城市偏向、滞后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城市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28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要素市场扭曲、投资偏向与能源回弹效应——基于1997~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