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12)
2023(14933)
2022(12963)
2021(11785)
2020(9844)
2019(22717)
2018(22566)
2017(43711)
2016(23666)
2015(26630)
2014(26590)
2013(26478)
2012(24655)
2011(22477)
2010(22470)
2009(20374)
2008(19879)
2007(17448)
2006(15433)
2005(13631)
作者
(69608)
(57739)
(57379)
(54199)
(36888)
(27637)
(25966)
(22672)
(22030)
(20626)
(19839)
(19509)
(18304)
(18136)
(17892)
(17727)
(17073)
(17058)
(16491)
(16429)
(14366)
(14258)
(13897)
(13101)
(12905)
(12797)
(12777)
(12693)
(11639)
(11363)
学科
(103927)
经济(103828)
管理(65509)
(64081)
(51077)
企业(51077)
方法(46558)
数学(40899)
数学方法(40431)
中国(28909)
(27762)
地方(25876)
(23040)
业经(22685)
(20801)
农业(19071)
(18086)
贸易(18071)
(17414)
(16765)
环境(16209)
技术(15914)
理论(15649)
(15563)
(15533)
金融(15532)
银行(15509)
(15303)
(14894)
(14347)
机构
大学(339766)
学院(338132)
(136623)
管理(134329)
经济(133700)
理学(116437)
研究(115566)
理学院(115111)
管理学(113103)
管理学院(112492)
中国(85815)
(73132)
科学(71872)
(61573)
(58015)
(56710)
研究所(52831)
中心(52375)
业大(51592)
财经(49481)
(49448)
北京(46545)
(46043)
师范(45601)
(45075)
农业(44282)
(41882)
经济学(40801)
(40347)
经济学院(36934)
基金
项目(232145)
科学(182877)
研究(169450)
基金(168097)
(146335)
国家(145085)
科学基金(124866)
社会(106678)
社会科(101227)
社会科学(101203)
(91045)
基金项目(89154)
自然(81313)
自然科(79416)
自然科学(79400)
教育(78062)
自然科学基金(77975)
(76596)
资助(70177)
编号(68840)
成果(55797)
(52678)
重点(51949)
(51090)
课题(47910)
(47906)
创新(44651)
科研(44268)
教育部(43862)
国家社会(43567)
期刊
(149974)
经济(149974)
研究(101512)
中国(65836)
学报(53774)
(51380)
科学(49382)
管理(48970)
(44167)
大学(40815)
教育(39959)
学学(38276)
农业(35973)
(30603)
金融(30603)
技术(29675)
业经(25366)
经济研究(24114)
财经(23729)
(20188)
问题(19556)
图书(18616)
(18228)
理论(17158)
技术经济(16872)
科技(16492)
实践(15731)
(15731)
商业(15380)
统计(15366)
共检索到499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康强  
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影响很大、应用很广的衡量人类发展成就的综合指标,但其传统算法存在两个统计缺陷:其一是缺乏对各向度本身的分布敏感性;其二是没有考虑各向度之间的均衡性。本文针对后者,采用测度准则法,提出一种以要素均衡为导向的人类发展指数改进法。实证研究显示,与人类发展指数的传统及现行算法相比较,此改进既能更好地体现人类发展的要义,也可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统计鉴别力,所以可作为计算人类发展指数的一种新选择。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辉  王征兵  
农村的均衡发展是指其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之间和谐共生的发展状态,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据此,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21个指标的农村均衡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综合评价模型。并且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均衡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国晖  刘少英  
我国证券市场的低效率,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与基金市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结果。在我国虽然企业债券比股票出现得早,发行企业债券的优势也相当明显,但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债券市场。因为非上市公司偏好于争取上市募股融资,上市公司则偏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企业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娜  黄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内部的均衡发展上。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所进行的大样本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义务教育学校内部仍存在较多不均衡现象,为此,需要政府与学校在治理模式、教育理念与办学行为中坚持均衡原则,各司其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小兴  
我国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解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本文研究发现,地区教育水平增长受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均GDP、人均教育事业费、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俊良  郭显超  
文章在综述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均衡、人口均衡、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模型,认为均衡的基本含义就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是人口内外部各子系统同时具备了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状态,其内容包括内部均衡、外部均衡和总体均衡三个方面。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人口内部、人口外部、人口总体三个方面,分别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协调度和可持续度进行测评,并利用1982~2010年的数据对四川省主要年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30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不容乐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亚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资本、土地等要素与劳动力在部门间相伴流动,随着要素持有者议价能力的持续上升,生产要素配置结构与模式变动急剧且成因趋于复杂多样,这将通过劳动估价调整推动经济增长拐点的出现,并对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产生深远影响。为此,应从微观个体决策动因、劳动回报重估及多要素均衡配置与经济增长互动等角度采取应对措施:考虑统筹配置城乡要素,并将生产要素适度向农村倾斜;基于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劳动力结构顺利转化;调整要素结构水平,扭转要素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过度配置现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良  张馨月  
文章首先将数字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测算了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然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起到主导作用;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在省域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特性,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对省内和省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具有正向溢出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对省内普惠金融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对省外普惠金融水平发展存在的溢出效应尚不显著;城镇化对本省内和省域之间的普惠金融发展存在正的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或区域辐射效应还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欢  彭燕  汪甜甜  杨爱佳  李翔宇  
特殊教育均衡发展对保障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利有重要意义。采用广义熵指数作为测度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水平、特殊教育学校入学率、生均经费支出、生均建筑面积、生师比以及毕业率等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1)我国特殊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日趋提升;(2)区域内部差异是构成全国特殊教育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区域之间差异的影响较小,两者均趋于缩小;(3)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居中,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小;(4)五项指标差异大小依次为:生均经费支出>生师比>生均建筑面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得性研究中引申出金融广度的概念,以区分金融服务渠道宽度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更为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宽度与广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这个三个维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特征,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是低金融广度和金融宽度与高金融深度。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短板是过低的金融广度和宽度,金融的不均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行金融业普遍服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程建生  
本文基于2002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GMM)研究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库茨涅茨效应角度分析认为,金融非均衡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等,金融发展伴随收入差距拉大;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整体金融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源在于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城乡金融发展逐步回归均衡,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当前政府正着手于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预期,金融非均衡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将有望得到改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席涛  付跃安  李阳  
以离散系数作为评价地区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的指标,并围绕这一指标构建了若干子指标,如资源权重、加权资源和建议资源量。文章以广州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年度统计资料为依据,以常住人口为基础变量,对省市图书馆与广州十二个区图书馆的基础性资源进行了均衡研究,并就未来投入和建设重点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璐  王沁  
在现有对投资与消费关系研究缺乏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引入Copula函数来探讨投资与消费的变动关系。首先利用因子分析进行投资与消费高维指标的降维处理,这样有效避免了Copula函数在多维变量下的建模复杂性;接着利用半参数建模方法选择了Cumbel函数来描述当前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投资与消费存在显著不均衡关系,同时二者具有非对称性、非线性等数量特征;最后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经济解释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