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1)
2023(7117)
2022(6461)
2021(5893)
2020(5387)
2019(12691)
2018(12792)
2017(25821)
2016(14022)
2015(16348)
2014(16663)
2013(16738)
2012(15957)
2011(14724)
2010(14993)
2009(14250)
2008(14427)
2007(13303)
2006(11708)
2005(10598)
作者
(43432)
(36426)
(36146)
(34559)
(22811)
(17415)
(16936)
(14316)
(13300)
(12923)
(12149)
(12010)
(11563)
(11431)
(11382)
(11380)
(11174)
(10707)
(10506)
(10484)
(9092)
(9090)
(8944)
(8225)
(8159)
(8074)
(8043)
(8030)
(7402)
(7323)
学科
(62503)
经济(62450)
管理(35943)
(35708)
方法(32066)
数学(28565)
数学方法(28367)
(26591)
企业(26591)
(22411)
贸易(22402)
(21760)
(17890)
中国(17167)
(14955)
(12515)
(11839)
业经(11593)
地方(11544)
农业(11075)
(10704)
银行(10667)
(10221)
(9516)
(9421)
金融(9419)
(8882)
环境(8764)
(8596)
财务(8581)
机构
大学(218474)
学院(217229)
(95661)
经济(93771)
管理(80053)
研究(73577)
理学(68613)
理学院(67823)
管理学(66786)
管理学院(66380)
中国(55587)
(45801)
科学(44269)
(43803)
(39388)
(38510)
财经(35081)
研究所(34804)
业大(33267)
中心(33263)
(32568)
农业(31632)
(31586)
经济学(30296)
北京(28982)
经济学院(27879)
(27727)
师范(27454)
(25787)
财经大学(25735)
基金
项目(135489)
科学(104432)
研究(98804)
基金(96901)
(84172)
国家(83507)
科学基金(69368)
社会(61725)
社会科(58577)
社会科学(58554)
(52813)
基金项目(51562)
教育(45803)
(44672)
自然(43729)
自然科(42642)
自然科学(42626)
自然科学基金(41882)
编号(41306)
资助(40418)
成果(34324)
(31130)
重点(30705)
(29898)
课题(27971)
(27686)
教育部(26424)
科研(26408)
创新(25991)
大学(25561)
期刊
(102955)
经济(102955)
研究(64409)
中国(36763)
(35167)
学报(34743)
(32498)
科学(30162)
管理(26316)
大学(25684)
学学(24267)
农业(23722)
(20390)
金融(20390)
教育(19619)
(17904)
经济研究(17847)
技术(17519)
业经(17407)
财经(17366)
问题(16100)
(14971)
国际(14891)
(12420)
商业(12145)
技术经济(11520)
理论(11518)
统计(10936)
实践(10369)
(10369)
共检索到320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熊宇  
文章讨论了我国贸易顺差与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之间的关系,认为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以廉价劳动力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若要从根本上解决或者缓解贸易顺差,需要提升我国的要素禀赋,以更高级的要素参与国际要素分工,参与国际产品价值链的更高级阶段,从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河  周长富  王月  
贸易顺差和贸易收益问题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贸易投资一体化的日益盛行,古典贸易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当今的贸易现象和贸易收益分配问题。基于中间产品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内部贸易的角度,短期内,高储蓄率是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长期来看,中间产品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贸易是中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中国的垂直专业化份额较低,巨额的贸易顺差并没有为中国带来福利的改进,反而使得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出现了福利净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宗建亮  熊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人民币,2005年则达到182321.0亿元人民币,平均以每年9.4%左右速度增长。是什么在支撑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D由凯恩斯国民经济恒等式Y=C+I+G+(N-M)可知,C、I、G和(N-M)的增加都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敬峰  
通过对有关贸易理论和我国贸易发展现实的分析,说明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及其影响。指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继续扩大出口规模的同时加大进口规模,以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为目标,并以此目标来调整相关的贸易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崇曦农  刘晶  
该文通过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原因及要素价格与贸易顺差的微观形成机制,提出我国较大的贸易顺差是不会持续存在的。随着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加工贸易的渐进转型,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会逐渐下降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在此建议,要使我国现阶段积累的贸易顺差回归并稳定于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长期均衡水平单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应从宏观层面,重点着手国内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尤其要保持实际工资的合理增长,最终从价格机制上迫使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的使用,促进生产方式和贸易方式的转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树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婧  
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我国贸易顺差规模也持续扩大。扩大的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促成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使我国对外贸易环境趋紧。本文通过贸易差额系数和贸易差额构成系数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对我国近十年贸易顺差的变化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从而对其变动的路径和现状得出一个更加客观的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新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两轮贸易顺差激增现象。总体分析可以得出,国际产业转移是导致出口量增、进口价跌、产能过剩的原因,而一系列刺激政策和改革举措出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要以完善宏观调控措施、优化商品结构、建设境外贸易合作区、完善贸易统计方式为重点,减贸易顺差、促发展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琼  齐源  
文章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三个阶段,分析近几年贸易顺差的结构性特征。据此认为,我国贸易顺差实际是一种"转移顺差",是国际间产业转移以及资本项目顺差隐形转移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劳动力价格、国内产能过剩及内需不足、配额限制取消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出从顺差总量、贸易不平衡度以及顺差与GDP之比的国际比较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并不像一些研究人员所认为的那样严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元旭  金伦希  
随着韩中两国经济交流的加深,两国在对方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自2003年起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而韩国目前也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对象国和第四大出口对象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稳定增长,其中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一直较快增长。然而自2006年开始,这一贸易顺差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负增长态势主要来自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带来的出口效应减弱、中国本土产品复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自给率提高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我国应对中韩贸易逆差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万青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而忽略了国际分工对贸易收支的作用以及贸易品的异质性问题。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当前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本文认为国际分工决定国际贸易,我国在东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导致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大量顺差,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这个结论。当前全球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同比增长率大幅下降,但只要东亚分工格局未变,我国大量外贸顺差的局面就不会改变。面临经济危机的冲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应当实施鼓励出口的措施,例如人民币贬值、提高出口退税率和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等;而从长期来看,则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来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