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2)
- 2023(10526)
- 2022(8734)
- 2021(7881)
- 2020(6363)
- 2019(14135)
- 2018(13587)
- 2017(25930)
- 2016(13572)
- 2015(14631)
- 2014(13878)
- 2013(13311)
- 2012(11730)
- 2011(10390)
- 2010(10477)
- 2009(9872)
- 2008(8460)
- 2007(7220)
- 2006(6357)
- 2005(5476)
- 学科
- 济(51131)
- 经济(51081)
- 管理(36047)
- 业(34394)
- 企(28001)
- 企业(28001)
- 融(25219)
- 金融(25217)
- 中国(23970)
- 银(22661)
- 银行(22643)
- 行(22024)
- 方法(20714)
- 数学(18441)
- 数学方法(18297)
- 农(15133)
- 财(14013)
- 地方(13853)
- 业经(12483)
- 制(12002)
- 中国金融(11041)
- 贸(10249)
- 贸易(10237)
- 易(9947)
- 务(9705)
- 财务(9685)
- 财务管理(9671)
- 农业(9601)
- 企业财务(9234)
- 理论(9107)
- 机构
- 学院(174887)
- 大学(170827)
- 济(74693)
- 经济(73053)
- 管理(66694)
- 理学(58155)
- 理学院(57514)
- 管理学(56588)
- 管理学院(56265)
- 研究(55091)
- 中国(48330)
- 财(34181)
- 京(34004)
- 科学(31557)
- 中心(28479)
- 财经(27892)
- 农(26387)
- 经(25438)
- 所(25082)
- 江(25028)
- 经济学(24589)
- 业大(24386)
- 研究所(22819)
- 经济学院(22488)
- 范(22151)
- 师范(21937)
- 财经大学(21141)
- 农业(20826)
- 州(20764)
- 北京(20282)
- 基金
- 项目(122750)
- 科学(98619)
- 研究(91675)
- 基金(90511)
- 家(77659)
- 国家(77018)
- 科学基金(67952)
- 社会(61432)
- 社会科(58649)
- 社会科学(58636)
- 省(48876)
- 基金项目(48493)
- 自然(42097)
- 教育(41689)
- 自然科(41234)
- 自然科学(41228)
- 自然科学基金(40477)
- 划(40242)
- 编号(37321)
- 资助(35109)
- 成果(28368)
- 发(27650)
- 重点(27560)
- 创(26885)
- 部(26438)
- 国家社会(26212)
- 课题(25044)
- 创新(25034)
- 制(23820)
- 人文(23752)
共检索到254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建植
本文运用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交互项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当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金融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金融集聚将通过极化效应提升城市化,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价格扭曲将会抑制金融集聚对城市化的极化效应;另一方面,金融集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金融集聚与资本、劳动及要素价格扭曲交互项的单一门限效应,当超越这一门限值时,金融集聚对城市化的影响作用会发生反转。因此,纠正要素价格扭曲才能更好发挥金融集聚的极化效应,提升城市化。
关键词:
金融体系 极化效应 门限模型 交互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翼 王可昕 王艺萌 郑兴无
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城市要素配置与生产率,使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中国283个城市的动态时序全要素生产率,以多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与要素价格扭曲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有助于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缓解要素价格扭曲对生产率起到正向作用。金融集聚影响资本替代和劳动结构优化的拓展分析和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了相应回归结论。提升金融集聚的专业化能力和增强金融业务的普惠性,有助于优化城市要素配置及提升效率,更好发挥金融活动服务城市发展的功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莲 易鸣
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交互项模型、分组回归检验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集聚影响城镇化水平的要素价格扭曲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金融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金融集聚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交互项回归表明,要素价格扭曲和金融集聚的交互影响显著抑制了城镇化水平提升;分组回归表明,要素价格扭曲越高,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抑制作用越强;门槛回归表明,金融集聚和城镇化之间存在双资本格扭曲门槛、单劳动力价格扭曲门槛和双要素价格扭曲门槛,当要素价格扭曲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金融集聚对城镇化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要素市场扭曲影响了金融系统作用的发挥,要实现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作用,纠正要素市场扭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城镇化 要素价格扭曲 门槛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蕾
测算了资本价格和劳动价格的扭曲程度,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VAR模型,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对城市化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均抑制了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且资本价格扭曲抑制城市化的作用显著大于劳动价格扭曲阻碍城市化增长的作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扭曲资本价格而实现增长,但实现的仅是土地城市化的大幅扩张;劳动力价格的扭曲使人口城市化增长缓慢,以致出现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现象。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城市化 PVAR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占权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区域间资本流动加速,资源流动范围扩大,其中金融集聚效应最为明显。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角度,基于门槛效应模型框架,采集我国1998-2017年30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探讨金融集聚对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无论是资本还是劳动力要素,当且仅当它们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在一定门槛值以下时,金融集聚助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效应才能成立。而若要素价格扭曲过高,则会负向调节金融集聚与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系,变促进作用为抑制作用。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金融集聚 制造业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宇 郑国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扭曲指数,从配置扭曲和价格扭曲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了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倒"V"型变化特征。劳动力配置扭曲和劳动力价格扭曲均会显著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TP)上。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会通过人才集聚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抑制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户籍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的改善,劳动力市场扭曲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将得以缓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洪基 傅春杨
文章通过构建带有结构变迁的扭曲核算模型,研究了行业投入产出背景下的中国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对本国产业结构和增速变动的影响,并判断了其瓶颈部门。文章的主要发现有:构造了一个合理的指标,来判断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差异对增速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的要素配置效率低于制造业,且消除服务业的配置差异,可以较大的提高增速和改变产出;自2007年开始,中国服务业的配置效率损失中,金融业的占比增大,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部门。
关键词:
结构变迁 投入产出结构 要素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仕斌 徐海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后,产品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关键词:
要素价格 扭曲 测度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璐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从市场供需两端作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消费—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层面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综合使用数值模拟分析和计量分析,考察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数值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且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东部地区是正面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都是正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振雄 刘艳彬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滞后现象归结于一点,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本文借鉴Fei&Ranis提出的分析框架,引入要素价格相对扭曲,构建要素价格扭曲至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传递途径,用以解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衰退缓慢。实证研究发现,1980—2008年中国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均偏向资本;而且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即资本相对劳动越来越便宜,加剧了各类型产业技术进步偏向资本。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各类型产业以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即各类型产业快速资本深化。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深化速度甚至超过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因而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资本存量的增加,被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吸收,从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婷 卞学字 张明志
为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释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动能,本研究在统一的CES生产函数框架内,以要素匹配质量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以探讨扭转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新思路。为分析其内在传导机制,探索要素匹配质量的"黑箱",我们以技术匹配指数和技术合意结构为要素匹配质量的代理指标,借助核密度函数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在合理的质量匹配区间内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但在其他取值区间内则不利于TFP提升。且通过面板门槛检验可知,在不同取值区间内,要素价格扭曲通过改变要素匹配质量、进而使其对TFP的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甚至发生逆转。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提升资本与劳动力匹配质量、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妍 张建平 李晶维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措施,其中,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是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保障。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以中国1998-2014年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前沿算法核算创新效率作为核心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门槛特征分析方法,得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负面效应这一结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鞠蕾 高越青 王立国
长期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实行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主的需求管理,这种"重需求侧、轻供给侧"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显著拉动经济增长,但却在供给侧积累了大量问题,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矛盾,而产能过剩矛盾即是我国经济结构性失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此,从供给侧入手,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要素市场扭曲,是治理产能过剩的关键途径。本文选取要素供给作为从供给侧研究产能过剩问题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并利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面板数据构...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伟 潘孝挺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金融要素市场化的代理指标,分析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具有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受金融要素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金融要素扭曲的敏感性要高于大型企业,在过程创新中,金融要素扭曲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但在产品创新中,金融要素的扭曲对大型企业的影响更强。本文为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这一论点,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微观证据。因此,全面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