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4)
2023(8215)
2022(7047)
2021(6726)
2020(5591)
2019(13314)
2018(13108)
2017(24043)
2016(13012)
2015(15260)
2014(15193)
2013(15091)
2012(14143)
2011(13068)
2010(13168)
2009(11938)
2008(11941)
2007(10556)
2006(9389)
2005(8682)
作者
(37559)
(30940)
(30933)
(29527)
(19865)
(14943)
(14190)
(12242)
(11963)
(11180)
(10679)
(10517)
(10126)
(9942)
(9773)
(9537)
(9196)
(9125)
(9079)
(9003)
(7926)
(7501)
(7394)
(7176)
(6949)
(6911)
(6892)
(6811)
(6370)
(6237)
学科
(57550)
经济(57497)
管理(31837)
(29623)
方法(26431)
(23284)
贸易(23268)
(23230)
企业(23230)
数学(22782)
(22682)
数学方法(22636)
中国(17955)
(15153)
(11737)
业经(11358)
(10780)
(10118)
关系(10104)
(9782)
(9694)
金融(9693)
(9506)
银行(9484)
(9199)
地方(9122)
理论(9085)
农业(8786)
环境(8409)
(8206)
机构
大学(190696)
学院(189588)
(90098)
经济(88645)
研究(70693)
管理(67725)
理学(57488)
理学院(56797)
管理学(56042)
中国(56000)
管理学院(55682)
(41136)
科学(39243)
(38550)
(35829)
研究所(32350)
中心(30900)
财经(30827)
(30113)
经济学(29571)
(28273)
(28171)
经济学院(26807)
北京(26642)
业大(25389)
(25321)
(24384)
师范(24169)
农业(23756)
财经大学(22982)
基金
项目(119203)
科学(93386)
研究(89426)
基金(87611)
(76659)
国家(76078)
科学基金(63791)
社会(57797)
社会科(55084)
社会科学(55072)
基金项目(45153)
(43001)
教育(41418)
自然(38920)
自然科(38040)
自然科学(38031)
自然科学基金(37436)
(37120)
资助(37103)
编号(35559)
成果(29585)
(28147)
重点(27377)
中国(26144)
(26100)
国家社会(25277)
课题(25076)
(24482)
教育部(24476)
大学(23525)
期刊
(96897)
经济(96897)
研究(61700)
中国(39516)
(28184)
学报(27982)
(26284)
科学(26214)
管理(25210)
教育(21957)
大学(21622)
学学(20054)
(19728)
国际(18993)
(18561)
金融(18561)
农业(18370)
经济研究(17743)
技术(15632)
财经(15320)
问题(14229)
业经(13918)
(13502)
世界(13075)
(11583)
理论(10429)
(9432)
贸易(9432)
技术经济(9253)
实践(9241)
共检索到299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勇  
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劳动力与资本价格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件,而我国国内长期存在着要素价格扭曲这一现实情况。本文利用显性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国际贸易竞争力指标,并采用C-D生产函数以空间要素的形式构建了要素价格扭曲指标。文章充分收集了工业级的数据,将宏观的贸易分析框架纳入了微观的企业发展研究之中,并采用大样本及分样本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要素市场上的劳动力与资本要素扭曲均与国际贸易竞争力间存在显著负向联系,劳动力扭曲具备线性特征,其影响会随着劳动力技术的上升而降低;资本扭曲具备非线性特征,其对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会随着时间不断上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莹   鞠可一  
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一直备受关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得到广泛应用。基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对中国国际贸易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包括中国国际贸易总体状况、竞争力和优势、不足和短板等。重点探讨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中国各要素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对比及其对中国出口和进口、国内经济的影响等。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建议,包括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强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开拓国际市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孙婷  张鑫宇  
本文采用CES生产函数并以“扭曲税”的形式将要素价格扭曲与技术进步偏向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以及通过技术进步偏向产生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要素市场上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资本价格的绝对扭曲程度更高,劳动力价格的相对扭曲程度则更为严重;技术进步整体表现出资本偏向型特征,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技术进步偏向的主要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本文基于增值贸易和参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视角,以贸易收益为纽带,从4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出口国中国、德国和美国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1)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位置;(2)国外消费需求引致的国内就业和收入;(3)国内增值占进口国最终产品需求的比重;(4)GVC收入显示性比较优势。研究表明,尽管国际贸易给中国带来了就业和收入的增长,但由于中国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下游和国际生产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端,从增值贸易的角度看,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不大。要提高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就必须要实施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出口的国内增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罗知  宣琳露  李浩然  
很多学者测算出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是偏向资本的,但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除了理论中指出的要素价格和禀赋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也有可能诱导技术进步偏向某种要素,国际贸易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一些学者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而技术模仿使我国直接复制了发达国家偏向于资本的技术,所以我国的技术进步也偏向资本。本文则发现,国际贸易是通过影响要素价格这一途径促使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本文利用1997-2012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和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实证结果显示,进口贸易会使得技术进步偏向资本,但是出口贸易并不影响技术进步的偏向。进一步的,引入要素价格扭曲这一中介因素后,我们发现进口贸易减轻了劳动价格扭曲,进而使得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而言越发低于其边际产出,促使企业选择了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誉  
要素市场扭曲不仅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内部资源配置,而且还影响其对外开放的经济福利。本文从要素市场扭曲测度的角度出发,依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中国要素市场跨地区和跨行业的分布进行了测度。结论为:中国现阶段要素市场扭曲的存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国在对外开放中所应该取得的福利。因此,在短期内适度的贸易政策将有助于缓解国内要素市场的改革压力,而从长期来看,改革要素市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喻志军  
本文目的在于给出客观准确评价中国外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论文通过理论推断阐述了随着社会进步,国际分工日益深化,贸易竞争力水平和来源也将不断更新。进而通过计算中国、美国、德国的相应指数和实证比较外贸竞争力的不同测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综合评价中国贸易竞争力的思路和原则。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高鹏  
研究目标:测度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竞争力,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构建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和低碳贸易竞争力指数,从总体、三次产业和产品部门视角研究中国31个省份国际贸易、省际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上海总的隐含碳排放竞争力最强,青海最弱;国际贸易碳泄漏较为严重;不同产品部门的国际贸易和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差异化较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第三产业的国际贸易隐含碳排放竞争力较强。研究创新:方法上创新低碳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视角上立足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内容上融合国际贸易与省际贸易因素。研究价值:促进低碳贸易发展,为新一轮的贸易竞争提供政策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花  
当前我国要素价格扭曲已经严重影响到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乃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影响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价值链现状,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秋锋  
笔者把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引入H—O模型,分析贸易结构调整、劳动力有限流动、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对收入变动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要素收入分配与贸易商品要素密集度转变存在密切联系,劳动所有者收入下降是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结果;资本深化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不利于劳动所有者;作为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贸易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出现和要素密集度背离的现象,原因是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扭曲和产品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金艳  
2018年上半年中兴通讯遭遇的"缺芯之痛"不仅使中美贸易战备受关注,更引发国人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竞争性国企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问题的反思。处于我国新一轮国企改革大潮中的竞争性国企在历次国企改革之后效率已大大提升,但是近年来依赖资源、政策等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垄断或市场支配地位不仅备受民企诟病,也抑制了其进一步自主创新的动力。在混改背景下,由资源政策优势走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竞争优势将是竞争性国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而围绕不断打破制约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外部竞争环境培养之囹圄,进行相应的反垄断法制创新与完善,则是竞争性国企核心竞争力提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鞠蕾  王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投入高、风险大,需要强有力、系统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才能迅速成长起来,但伴随着带有地方政府竞争性质长期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4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地方政府不当竞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并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不当竞争造成了要素市场扭曲,要素市场扭曲主要通过财政支持和污染纵容体现,两者均加剧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且财政支持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玲玲  于津平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碳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样的环境政策将会对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从工业行业整体看,我国的贸易竞争力确实依赖于碳减排的低效率;提高碳减排效率对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竞争力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但对R&D强度高的行业而言,提高碳减排效率反而会提升贸易竞争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大中  
本文在双边HOV基本框架下同时引入要素生产率(TFP)与综合贸易成本(CTC)的跨国差异,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多角度评估了在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TiVA)隐含的净要素含量流向扭曲程度。研究发现,资本与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相对于进口,出口隐含的资本流向扭曲程度较高、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则较低;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低技能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向扭曲程度较低;相对于跟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台湾等五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隐含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程度较轻;受到中低技能特别是低技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蕾  尹翔硕  
传统理论认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加强,垄断程度会越来越低,因此当市场处于开放的状态下,贸易被认为能够帮助纠正垄断定价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然而数据显示,行业间和地区间的成本加成异质性随着时间增长在不断扩大,贸易使垄断力量差异变大。由于行业进入壁垒不同,贸易对竞争程度不同的行业影响不同,进入壁垒低的行业由于更易于参与贸易,成本加成相比于进入壁垒高的行业进一步降低,这也预示着各行业间的成本加成差别将会变大,资源配置扭曲的程度加深。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包含不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说明开放部分行业的贸易政策会导致福利损失,而市场进入壁垒的消除能纠正不对称贸易自由化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