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48)
- 2023(4257)
- 2022(3730)
- 2021(3482)
- 2020(3175)
- 2019(7232)
- 2018(7406)
- 2017(15457)
- 2016(8220)
- 2015(9481)
- 2014(9672)
- 2013(9776)
- 2012(9244)
- 2011(8491)
- 2010(8624)
- 2009(8197)
- 2008(8043)
- 2007(7392)
- 2006(6806)
- 2005(6249)
- 学科
- 济(38085)
- 经济(38053)
- 业(23192)
- 管理(23002)
- 方法(19859)
- 数学(18571)
- 数学方法(18496)
- 企(16375)
- 企业(16375)
- 农(12416)
- 中国(12218)
- 财(9531)
- 制(8781)
- 贸(8722)
- 贸易(8717)
- 易(8500)
- 银(7921)
- 银行(7904)
- 行(7674)
- 农业(7368)
- 业经(6941)
- 融(6865)
- 金融(6865)
- 体(5480)
- 务(5148)
- 财务(5144)
- 财务管理(5131)
- 环境(5011)
- 学(4999)
- 市场(4962)
- 机构
- 大学(128932)
- 学院(128133)
- 济(60283)
- 经济(59235)
- 管理(50151)
- 理学(43296)
- 理学院(42890)
- 管理学(42416)
- 管理学院(42184)
- 研究(40543)
- 中国(33318)
- 财(29556)
- 京(26299)
- 财经(23649)
- 科学(21954)
- 经(21414)
- 农(20334)
- 所(20307)
- 经济学(19287)
- 中心(18245)
- 研究所(18102)
- 江(18066)
- 业大(17774)
- 财经大学(17705)
- 经济学院(17667)
- 北京(17025)
- 农业(16239)
- 范(15279)
- 师范(15138)
- 经济管理(14620)
- 基金
- 项目(77057)
- 科学(60868)
- 基金(57214)
- 研究(56847)
- 家(48792)
- 国家(48382)
- 科学基金(41249)
- 社会(38137)
- 社会科(36253)
- 社会科学(36244)
- 基金项目(30530)
- 省(28908)
- 教育(26589)
- 自然(25311)
- 自然科(24679)
- 自然科学(24672)
- 划(24316)
- 自然科学基金(24261)
- 资助(23901)
- 编号(23490)
- 成果(18839)
- 部(18541)
- 重点(16665)
- 教育部(16240)
- 发(16201)
- 国家社会(15925)
- 人文(15906)
- 创(15636)
- 课题(15261)
- 科研(14690)
共检索到19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晓媛 丁建勋
基于CES生产函数,本文首先分析了消费率与资本—劳动价格比率(利率—工资率比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如果一个经济体压低资本—劳动价格比率将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将影响消费率,但其影响效果取决于要素替代弹性的大小。其次,对我国消费率与利率—工资率比率之间关系的观察发现,二者可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并基于此对我国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了推测。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消费率与资本—劳动价格比率之间的确存在着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人为压低资本价格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将降低我国消费率。最后,提出了消除要素价格扭曲从而提高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本文将劳动收入份额与现实存在的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深化特征联系起来,以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一方面,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的研究,推测并观察得出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严格的计量分析也显示,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与利率/工资率比率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其传导途径为:要素价格相对扭曲→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欲矫正要素价格扭曲,必须加快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本文将劳动收入份额与现实存在的要素价格扭曲和资本深化特征联系起来,以解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现象。一方面,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要素替代弹性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的研究,推测并观察得出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另一方面,严格的计量分析也显示,劳动收入份额与资本-劳动价格相对扭曲值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与利率/工资率比率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要素价格相对扭曲(人为压低利率/工资率比率)降低了我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其传导途径为:要素价格相对扭曲→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笪远瑶 王叶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素市场扭曲则对地区创新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资本深化以及地区创新选择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中国1994-2018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理论机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要素价格扭曲是影响资本深化和地区创新选择的重要因素,资本深化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创新选择的重要机制。(2)要素价格扭曲通过加快资本深化进程抑制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有利于地区的技术引进创新。(3)进一步分析,要素价格扭曲对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在不同时间段、地区、高等教育水平和市场化水平下存在异质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要素市场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含明
文章构造了反映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面板协整模型,定量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要素价格扭曲与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之间同时存在着长期的局域与空间协整关系。具体而言,在长时期内,一个省份以及该省邻近省份要素价格扭曲水平的上升对于该省居民收入差距水平的扩大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空间面板协整 要素价格扭曲 泰尔指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璐
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从市场供需两端作用于消费和投资,是影响消费—投资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层面2000—2017年的相关数据,综合使用数值模拟分析和计量分析,考察生产要素价格扭曲变动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数值模拟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产生正面影响,且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幅度更大。劳动力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东部地区是正面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负面影响,资本价格扭曲增加对消费—投资结构的影响都是正面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程
对我国的利率状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基于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理论,运用两种方法从实证角度测算我国利率的低估程度:一是基于C-D函数从微观层面对资本的租金成本和使用成本进行比较,二是从宏观层面对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报酬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我国资本要素市场的扭曲程度,并根据这种扭曲的方向来判断利率水平是否低于均衡水平。政策层面认为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是导致利率低估的主要原因,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应该与资本要素市场健全同步进行,二者互相作用,才能达到改革的效果。
关键词:
利率失衡 资本要素价格 利率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松岩
文章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2001—2020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呈先降低后攀升态势,且存在较大差异;三大区域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总体呈减弱趋势;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增强不仅会直接刺激能源消费攀升,还可通过刺激消费需求间接扩大能源消费。据此,应持续优化区域能源要素价格结构,发挥能源要素资本市场作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进而降低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松岩
文章借助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算2001—2020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并基于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考察期间中国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呈先降低后攀升态势,且存在较大差异;三大区域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总体呈减弱趋势;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度的增强不仅会直接刺激能源消费攀升,还可通过刺激消费需求间接扩大能源消费。据此,应持续优化区域能源要素价格结构,发挥能源要素资本市场作用,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进而降低能源要素价格扭曲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结构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中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微观层面的要素价格扭曲通过价格机制影响了投资和消费,是引致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修正的Ramsey-CassKoopmans模型为基础,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视角,对转轨时期中国经济长期平稳发展且高投资、低消费并存的经济事实给予了一个解释框架,并通过数据计量来证实要素价格扭曲对中国投资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结论认为:资本和劳动价格的负向扭曲均会刺激投资、减少消费,但是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力更大;若劳动比资本的价格扭曲更为严重,将更加不利于投资消费结构的改善。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投资 消费 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仕斌 徐海
自1978年我国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一个长期存在的特征就是市场的扭曲,这种扭曲既存在于产品市场,也存在于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中的价格扭曲会改变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发展。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价格双轨制逐步取消后,产品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宁 史晋川
要素价格扭曲是指生产要素的价格结构不能准确反映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通过测算每种要素边际产出与实际价格的对比,可以直接测度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通过对比分析测度中国要素价格扭曲的研究成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建立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测度中国整体经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结果表明:我国要素份额在长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均存在负向扭曲,且大多数时期内,资本的扭曲程度比劳动的扭曲程度高。
关键词:
要素价格 扭曲 测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季永宝
本文旨在探讨要素价格扭曲在促进短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是否对经济发展的源泉——技术创新产生了抑制效应。在梳理要素扭曲与自主创新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将其作用机制总结为资本价格扭曲抑制效应和劳动价格扭曲的两阶段效应。进而构架资本和劳动价格扭曲指标,改进已有方法将其分别量化后纳入分析框架,并选取199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与资本和劳动的交互项系数都为负值,资本和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抑制了我国自主创新活动;国际贸易、FDI和专利申请、国内产值、资本存量和劳动人员数量对我国自主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柄权 李国平
文章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构建了要素配置效率的衡量指标,利用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单个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均显著降低了该要素的配置效率;其次,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间存在联动效应,二者呈正向反馈关系。因此,旨在提升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应密切配合,进行系统性的改革,不可顾此失彼。文章对于我国当前矫正要素市场价格扭曲,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促进企业间的有效竞争以及行业间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蓝管秀锋 杨喆翔
文章采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在分析中国要素价格总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资本、劳动和土地价格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要素价格总扭曲与要素收入分配失衡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随着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的上升,国民经济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占比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资本、劳动和土地价格扭曲对要素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同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