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4)
- 2023(12854)
- 2022(10551)
- 2021(9777)
- 2020(8332)
- 2019(18676)
- 2018(18259)
- 2017(34294)
- 2016(18293)
- 2015(20592)
- 2014(19779)
- 2013(19566)
- 2012(17982)
- 2011(16100)
- 2010(16172)
- 2009(15077)
- 2008(15215)
- 2007(13771)
- 2006(12156)
- 2005(11335)
- 学科
- 济(86197)
- 经济(86113)
- 业(84123)
- 企(77602)
- 企业(77602)
- 管理(69320)
- 方法(37544)
- 业经(29413)
- 数学(29268)
- 数学方法(29085)
- 农(27205)
- 财(25796)
- 中国(23295)
- 技术(22839)
- 务(19470)
- 财务(19458)
- 财务管理(19444)
- 农业(18499)
- 企业财务(18416)
- 贸(16940)
- 贸易(16924)
- 制(16853)
- 易(16565)
- 策(15881)
- 划(15399)
- 理论(14886)
- 和(14464)
- 技术管理(14431)
- 体(13389)
- 企业经济(12336)
- 机构
- 学院(265543)
- 大学(260862)
- 济(124297)
- 经济(122444)
- 管理(108697)
- 理学(93351)
- 理学院(92479)
- 管理学(91503)
- 管理学院(90983)
- 研究(89034)
- 中国(72111)
- 京(55033)
- 财(54193)
- 科学(49788)
- 农(44013)
- 所(43963)
- 财经(43202)
- 中心(40084)
- 江(40059)
- 经(39584)
- 研究所(39534)
- 经济学(38357)
- 业大(37051)
- 北京(35016)
- 农业(34685)
- 经济学院(34628)
- 财经大学(31968)
- 院(31487)
- 商学(31235)
- 商学院(30960)
- 基金
- 项目(171764)
- 科学(138904)
- 研究(128517)
- 基金(128139)
- 家(111041)
- 国家(110098)
- 科学基金(96343)
- 社会(86349)
- 社会科(82233)
- 社会科学(82212)
- 基金项目(67416)
- 省(66277)
- 自然(59844)
- 自然科(58599)
- 自然科学(58587)
- 自然科学基金(57708)
- 教育(57505)
- 划(54595)
- 资助(51214)
- 编号(49433)
- 创(42635)
- 业(39455)
- 部(39399)
- 创新(38893)
- 重点(38493)
- 成果(38361)
- 发(37874)
- 国家社会(37270)
- 教育部(34340)
- 制(33979)
- 期刊
- 济(137771)
- 经济(137771)
- 研究(80077)
- 中国(55537)
- 管理(47201)
- 财(44834)
- 农(40619)
- 科学(37003)
- 学报(34626)
- 农业(28597)
- 大学(27649)
- 技术(27013)
- 学学(26284)
- 教育(24506)
- 融(23904)
- 金融(23904)
- 经济研究(22936)
- 财经(22602)
- 业经(22587)
- 经(19852)
- 业(19342)
- 技术经济(18075)
- 问题(17596)
- 贸(16261)
- 世界(15811)
- 科技(14394)
- 国际(14164)
- 现代(13323)
- 理论(12636)
- 策(12449)
共检索到407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作为中国经济转轨时期重要的制度衍生物,要素价格扭曲和企业政治关联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中国工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中介效应模型回归,研究发现:中国工业企业存在严重的要素价格负向扭曲,这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会通过"要素替代效应"直接削弱工业企业的创新积极性,通过提高企业的政治关联主动性对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产生间接影响;政治关联在要素价格扭曲与工业企业创新积极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存在所有制差异,国有企业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抑制效应产生负向调节作用,非国有企业中则属于"遮掩效应",即对要素价格扭曲的创新抑制效应存在正向调节功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施炳展 冼国明
"对内改革"是"对外开放"的国内背景;中国"对内改革"渐进性诱发的要素市场扭曲是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独特约束。基于这一判断,本文从要素价格扭曲视角,利用1999—2007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重新审视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结论认为:中国工业企业要素价格存在严重负向扭曲并有增加趋势;东部地区、外资、港澳台资和私营企业扭曲程度最高;总体上看,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奇迹离不开要素价格负向扭曲;中国企业将国内"生产要素应得"通过低价出口形式转移给了国外消费者;贸易规模扩大、贸易结构优化的同时,更应注意贸易利益分配。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企业 出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马丽园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补贴对于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往往忽略补贴对企业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对补贴影响企业增加值传导路径研究不充分的现实,构建了"补贴→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值"的理论框架,在倾向得分匹配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估计方法,完整地测算了补贴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间接影响路径。理论模拟结果显示,补贴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比例及要素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要素价格扭曲并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产生间接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补贴降低了工业企业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使得获得补贴的工业企业中要素边际产出与要素成本相匹配,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并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因此,补贴总体上推动了中国工业企业的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同斌 刘俸奇 马丽园
现有的研究主要分析补贴对于企业行为的直接影响,而往往忽略补贴对企业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对补贴影响企业增加值传导路径研究不充分的现实,构建了"补贴→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值"的理论框架,在倾向得分匹配的基础上采用联立方程估计方法,完整地测算了补贴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的间接影响路径。理论模拟结果显示,补贴可以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比例及要素的边际产出,进而影响要素价格扭曲并对中国工业企业增加值产生间接作用。实证结果表明,补贴降低了工业企业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使得获得补贴的工业企业中要素边际产出与要素成本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惠泽 张梅
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创新效应,不得不考虑要素市场扭曲的调节作用。基于2009—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面板数据,从要素市场扭曲的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显著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但较高的要素市场扭曲环境能缓解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2)中介效应模型验证,要素市场扭曲会通过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会抑制要素市场扭曲对技术创新水平的积极作用;(3)要素市场扭曲的空间样本分布多集中在较高水平上,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其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着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门槛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以专利保护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对2007—2014年间1989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门槛回归。结果发现:专利保护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利保护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专利保护的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将近一半的省区都未达到专利保护强度的最优区间,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GDP甚至尚未跨过门槛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爽
以专利保护强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对2007—2014年间1989家中国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门槛回归。结果发现:专利保护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专利保护强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专利保护的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目前中国将近一半的省区都未达到专利保护强度的最优区间,中西部地区绝大多数省区的GDP甚至尚未跨过门槛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姝 翟士运 古朴
中国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控股股东侵犯其他股东权益的案例层出不穷,独立董事等常规治理手段相继失效,鼓励非控股股东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的声音却与日俱增。然而,对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能否对企业产生正面影响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的结论。本文以2007—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股东大会投票的数据,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非控股股东投票率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相对于其他企业,在非国有企业、经理人纵向兼任、非"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非交叉上市的企业中,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主要通过抑制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而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则非常有限,甚至不存在,更不能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本文结论不仅验证了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的有效性,还发现了非控股股东抑制控股股东机会主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情形,为鼓励非控股股东参与决策、完善企业治理机制助推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伟 潘孝挺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金融要素市场化的代理指标,分析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具有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受金融要素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金融要素扭曲的敏感性要高于大型企业,在过程创新中,金融要素扭曲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但在产品创新中,金融要素的扭曲对大型企业的影响更强。本文为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这一论点,提供了来自企业创新的微观证据。因此,全面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姜能鹏 贺培
本文以中国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作为技术创新的代理变量,利用匹配的企业层面数据及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究OFDI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传导机理及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影响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OFDI有助于企业通过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升级、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生产效率三个重要途径实现技术进步。将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纳入OFDI技术创新效应传导机理的分析框架后发现,资本要素市场扭曲明显不利于企业通过OFDI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资本更多地配置于实力更强的企业,助力其实现规模经济,但总体上显著抑制OFDI技术创新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贺培 陈金至
笔者以中国历年专利申请数量作为技术创新代理变量,利用匹配的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及多种实证方法验证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技术创新效应,以及要素市场扭曲对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OFDI显著促进了本国技术创新,且突出体现在原创性研究领域。基于要素市场扭曲的研究视角,笔者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岭回归法对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价格存在高估情况,两个要素市场亦存在扭曲现象,尽管扭曲程度不同,但均抑制了OFDI技术创新的产出和质量效应。在采用系统GMM方法解决了工具变量过度识别以及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笔者建议:营造公平的融资环境,减少偏向性政策导致的资本要素错配以及效率损失,引导企业加大核心技术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投入;深化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对OFDI推动技术进步的长期影响;进一步深入探究要素市场扭曲抑制OFDI技术创新效应的传导机理,应是今后相关研究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OFDI 技术创新 要素市场 扭曲 专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欣 李宁 陈经伟
本文构建一个中国工业企业层面的综合数据集,研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机制,并以初次OFDI企业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来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会显著促进中国企业OFDI行为;变换不同方法测度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成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对中国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资本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对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强;相较于国有企业,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企业OFDI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当企业OFDI东道国具有较高的治理水平时,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从动态分析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促进企业OFDI行为的作用持续期为三年,且在第二年该促进作用最强;从投资广度和深度视角来看,资本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OFDI广度和深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本文不仅丰富了中国企业OFDI行为作用力问题的研究,对中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政策制定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方面,政府应加快完善资本要素市场,消除资本要素市场分割等约束机制,让企业OFDI决策回归自身能力和投资动机;另一方面,政府应实行有效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增强企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现OFDI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企业 资本要素市场扭曲 OFDI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冯谚晨
我国转轨时期要素价格双轨制的存在,产生了要素价格扭曲。要素价格扭曲又分为绝对扭曲和相对扭曲,通过测算工业企业中不同所有制企业要素价格扭曲及其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发现,主要为要素价格绝对扭曲中劳动要素负向扭曲和相对扭曲中资本要素相对于劳动要素负向扭曲严重,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并通过剖析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不同阶段要素价格扭曲负面影响劳动报酬份额的途径,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目的性地减小不同所有制企业中要素价格扭曲现象,对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和确保公平有着重大意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君
资源错配使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产生了结构性失衡和产能过剩等经济问题,本文从实际产出与最优配置条件下产出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错配指数,并进一步将资源错配具体分解成产业内错配与产业间错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40个行业的130367个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我国工业企业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资源错配,如果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条件,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产出将会明显上升;其次,我国工业企业资源错配与行业规模没有关联,而与企业的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再次,企业资源错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